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分析

2016-02-05 00:19李喜俊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22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介入性浅部脓腔

李喜俊 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人民医院 (辽宁 大连 116224)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分析

李喜俊 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人民医院 (辽宁 大连 116224)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方法在临床中具有的效果。方法:运用回顾式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53例患者作为临床对象,运用超声引导穿刺方式实现治疗,分析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结果:在所有参与临床分析的患者中,共有53例患者治愈,故治疗的有效率为100%,但是其中有8例患者共治疗4次,7例患者共治疗3次,38例患者仅治疗1次。因此,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而言,运用超声引导穿刺方式实现介入性治疗,它在治疗中具有较小的痛苦,有着较快的见效速度,本研究中未发生并发症。

超声引导穿刺 治疗 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临床分析

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在临床肛肠外科之中属于常见类疾病,其传统治疗的方式具有较大的创伤,极易形成其肛瘘症状,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超声探头的引导在其手术之中有着简便且准确的定位,并在监测引导之中能够及时对穿刺方相、深度等作出调整,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的显像技术能够准确显示出病灶内部和附近血流的状况,并在穿刺知识能够降低损伤,在临床上具有微创和较快的恢复速度等优势,故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本院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53例患者作为临床对象展开分析,其临床报告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53例患者作为临床资料,其中有31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年龄23~42岁,平均(32.3±3.0)岁。有18例患者的脓肿>4cm,有19例患者的脓肿为3~4cm,16例患者的囊肿<3cm。依照肛管直肠的周围囊肿临床声像图的特征,有29例为肛周脓肿、24例为坐骨直肠窝囊肿。1.2方法

术前准备:在术前实施常规性的超声检查,明确其进针的准确位置。在实验室对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以及心电图等实施检查。

手术操作:患者需要俯卧并垫高臀部,将肛门充分暴露在外,并对肛周实施常规性的消毒,把超声探头放置在消毒套之内,对探头扫描的深度、位置等进行调整,或是轻轻的摆动、转动其超声探头的多个切面,进而呈现消除脓腔在解剖学中的位置或是结构和范围的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等间重要关系。在明确了没有关键的解剖结构状况之下,把脓肿距离皮肤最近并长轴最长的切面选取为进针的点。若很多位置出现了纤维的间隔,呈现出间隔的数量较多的切面可选取为进针的最佳切面。针对于穿刺的脓腔而言,部分存在间隔的务必要领穿刺针穿过间隔,其有多个间隔之时,要穿破每个间隔且对穿刺的口径予以增大,进而扩大其脓液引流的相关通道,有助于脓液的抽尽和脓腔的冲洗。利用抽出的脓液量约60%甲硝唑注射液、生理盐水等进行反复式的冲洗,冲洗至液内没有细小的脓屑和变为清亮之后,依照脓腔的大小将甲硝唑的溶液、敏感的抗生素保留约5~20mL之后将穿刺针拔除。在5~7d后进行复查,针对脓液再次形成的患者,需要实施二次的治疗。在复查时发现脓腔消失并且周围没有显著的低回声病灶及其血流信号之后,要将介入性的治疗停止。

术后治疗:在介入性的治疗中,患者要口服一些敏感的抗生素或是在静脉端注射相关抗生素,要想确保临床的疗效,在停止了介入性的治疗之后,还是需要1周口服一些抗生素。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分析的数据都使用SPSS19.0软件完成相关分析,运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去检验。若是存在着P<0.05的显著性差异,则其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的意义。

2.结果

在所有参与临床分析的患者中,经过对术后的1~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共有53例患者治愈,故治疗的有效率为100%,但是其中有8例患者共治疗4次,约占15.1%;7例患者共治疗3次,约占13.2%;38例患者仅治疗1次,约占71.6%。因此,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讨论

肛管直肠的周围有关软组织、间隙内产生急性化脓性的感染,且形成了脓肿,故称之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肛管直肠的周围脓肿在类型上分为:浅部脓肿、深部脓肿,其浅部脓肿又包含肛周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脓肿主要是由于病菌沿着肛腺管管状的分支、联合其纵肌纤维分别向上、下、外进行扩散至肛管直肠周围的间隙形成。再向外穿过而后联合其纵肌、外括约肌至坐骨直肠间隙成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等。临床患者经常由于疼痛进而不仅承受肛门的指诊或是直肠镜以及在直肠内实施超声的检查,所以导致其病变或是没有明确的范围进行诊断。当前检查的手段包含磁共振,然而由于其检查涉及了较高的费用,并在检查之时要予以对比剂的注射,及其受来自腔内影像相关视野因素的影响,故限制了其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性的应用。该疾病在实施手术治疗时极易进行定位,然而依旧存在较多不足。例如:对其液化有着不完全性分隔脓腔,进而盲目将腔内有管纤维间隔予以分离,故没有实现彻底性引流。在每次进行换药之时不可观察其脓液可否实现完全性的引流,肛瘘极易形成。针对没有液化性脓肿仅能实施保守性的治疗,在待其实现液化后,具有较长的治疗时间。务必进行住院实施临床治疗,针对脓腔要每天进行清洗及换药,故具有较大的痛苦。超声引导在治疗中具有简单的操作,能够清楚掌握脓肿治疗的准确位置和范围或是形态以及深度等存在的重要关系,从而精准的选取出皮肤距离脓肿穿刺的最近有效距离。

5~7d进行一次的复查,能充分掌握脓肿在治疗以后产生的变化状况,持续观察患者脓腔的大小和厚度及其周围组织是否产生了转变,在脓内的透声状况,进而明确其是否应该实施持续性治疗且制定出治疗的对应方案。在本次临床分析中脓肿治疗的次数和脓腔具体位置以及大小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其治疗的次数有可能和脓腔液化的实际程度以及每次进行冲洗的彻底性或是感染细菌的种类与患者每次在术后可否有坚持持续的用药甚至是休息间有一定的关系。

超声引导的介入性治疗其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实际上是整个过程为实时性的监测,可以选取较短的路径予以进针,应随时随地的调整其穿刺针的具体位置以及深度,有助于多间隔的浓情实现治疗,在进行冲洗之时能够直观地掌握个部位的冲洗状况及其可否有残腔的存在。临床的门诊治疗具有较小的创伤、较短的时间、能够较快缓解症状、有着较快的恢复速度。根据文献的研究及报道,超声引导的检查方式在临床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相关诊断与治疗之中可以有效缩短其病程。

[1] 姜宏, 姜进军, 于红娜, 等.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0,7(2):161-163.

[2] 王树松, 许加刚, 王霞, 等.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肛周脓肿46例报告[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9(9):860-861.

[3] 张惠, 向素芳, 宋军, 等. 高频超声引导微创治疗浅部肛周脓肿疗效观察[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5(3):114-116.

1006-6586(2016)11-0054-02

R574.63

A

猜你喜欢
介入性浅部脓腔
更 正 声 明
分析经导管介入性治疗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
游离股外侧肌皮瓣治疗合并巨大脓腔的慢性脓胸疗效
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效果分析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引导置管引流在治疗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