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浅析

2016-02-05 00:19王学兵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设备物资部福建厦门36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医护管理制度医疗

王学兵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设备物资部 (福建 厦门 361000)

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浅析

王学兵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设备物资部 (福建 厦门 361000)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群众对医院的诊疗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必须对医疗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在服务质量以及诊断质量双重提高的刺激下,医疗设备的更新在推动医院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鉴于医疗设备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对促进医院整体管理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从事医院管理相关工作经验,简单地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作出以下几点探讨,以供参考研究。

医院管理 医疗设备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自身健康的意识也不断地增强。医院作为保障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深受广大社会群众的认可和信赖。鉴于此,医院服务质量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医疗设备的引进与管理是医院提高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此基础下,做好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与质量,促进着医院的现代化发展。

1.对医疗设备采取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

1.1 医院经济效益增长的需求

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医院对自身的改革建设中先后引进了大量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医院日常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给医院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有效的刺激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增长。但高新技术的医疗设备应用也带来了一定的技术风险,安全隐患的不断增加对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随之增高。医院传统的设备维修中心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医疗设备引进的需求,一旦发生医疗设备技术维修问题,在医院设备维修中心无法承担的情况下,对设备无论是报废,或者是返厂维修的决定,都会增加医院的成本投入,随之而来的就是医疗风险的增高以及经济效益的降低[1]。因此,对医院中的医疗设备采取恰当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满足医院经济效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满足社会对医院自身发展的需求。

1.2 社会意识改变的需求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刺激着社会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关注逐渐转变原有的意识,传统的单一有病才治的思想向积极预防疾病转变,每年至少两次的健康体检意识已经深入社会群众的健康观念里。先进的医疗设备引进,不但提高了医生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医院日常工作的效率,因此,医疗设备自身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成为推动医院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重点。加强对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可以有效的遏制医疗设备问题的出现,通过定期的检查以及鉴定,保障医疗设备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性,从而满足社会群众对医院的需求。

1.3 医疗风险控制的需求

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会因为临床诊断难度高而造成误诊,导致医疗风险的提高。通过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可以降低此类医疗误诊事件的出现频率,提高临床诊断的质量。同时,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法,培训医疗设备操作工作人员,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将医疗设备的优点有效发挥出来,在提高医疗设备操作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减少医疗设备操作失误出现的医疗事故。从本质上,通过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保障医疗风险防患意识的提高。

2.现阶段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医院领导缺乏重视

就目前来看,部分医院对自身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理念不强,认知不足,造成医院没有建立相关的医疗设备质量与管理制度,即便是有的医院建立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不够,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在实际的医疗设备质量与管理工作中,效率不高,造成检测与鉴定工作严重滞后。同时一些医院领导对医院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重视远远超过于对自身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视,使得医院内部极为忽视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以及监管,造成重大的管理缺口,给医院的经济效益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2.2 管理制度建立不够完善

医院领导者与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漠视,导致医院内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管理质量无法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医院的日常工作开展中,因为没有有效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使得医护工作人员对于医疗设备的使用极为松散,认为医疗设备出现故障与自身的利益没有关系,使得医疗设备极易发生故障问题。凸显出医院对医疗设备故障的维修较为重视,却缺乏日常的维护以及质量控制这种不良的现象,加之医院没有建立良好的维修检测工作队伍,使得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流于表面[2]。

2.3 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正如本文前面所述,医疗设备的应用对医护工作人员,包括维修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极高。但是在我国,医疗设备的专业教学还属于较为新型的学科,现有的医护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而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没有投入到医院的工作岗位中,使得医护工作人员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技能障碍[3]。

3.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医院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视

首先,医院的领导者或者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固化思想,将对医院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单一重视,转变到医疗设备的重视中来,提高医院领导者或者管理工作人员的认识,使得医院内部逐渐重视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通过对医院内部的意识宣传,使得人人具备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意识,帮助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强有力的基础支持[4]。

3.2 完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

制度的建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医院内部要构建完善合理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从责任细化来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促进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在医院内部全面开展,加强人人有责的工作意识。提高日常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使得医疗设备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就能够得到良好的维护,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降低维修的机率。另外要加强医疗设备日常的监测与鉴定工作,保证医疗设备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5]。

3.3 提高医疗设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大胆引进拥有医疗设备使用技能的专业人才,加大对于医学工程技术学生的顶岗实习机会,以此加强专业学生的工作经验,并提高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现有医护工作人员,包括维修检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使得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正常开展。

4.小结

社会现代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社会健康意识的改变及医疗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得医院这个作为我国医疗卫生防疫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平台,对自身不断地进行深化改革。先进医疗设备的不断引入,对医院相关人员的管理以及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及时的改变医院固有的管理理念,加强人才的专业素质,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崔骊, 李向东, 云庆辉.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医学装备, 2013,10(1):74-75.

[2] 王博冉. 某三甲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及CT检查患者人群的研究[D]. 辽宁医学院, 2014.

[3] 罗惠超.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构建探讨[J]. 中国医学装备, 2014,11(7):81-83.

[4] 余奎, 曲哲, 孙宝军, 等.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把控环节的探讨[J]. 医疗卫生装备, 2014,35(8):130-131.

[5] 张树伟.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等级评审探索[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57):225-226.

1006-6586(2016)11-0107-02

R197.39

A

猜你喜欢
医护管理制度医疗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