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皮内注射法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02-05 04:20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生儿

武 萌

改良皮内注射法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武 萌

【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皮内注射法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60例卡介苗接种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皮内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皮内注射方法接种,比较两组接种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穿刺成功率、皮丘达标率及菌液外溢率比较中均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在接种卡介苗时身体稳定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皮内注射可有效降低卡介苗接种对新生儿造成的伤害,提高注射时身体稳定性。

【关键词】改良皮内注射法;新生儿;卡介苗接种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roved inner skin injection in neonatal BCG vaccination in value. Methods 60 cases of neonatal BCG vaccination received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internal intradermal injection method,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modified method of intradermal vaccination,inoculation effec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and bacteria spill picchu compliance rate comparison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neonatal BCG vaccination when the body stable rate of 90.0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36.67%,the difference significantly(P< 0.05). Conclusion Improved intradermal injec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neonatal BCG vaccination on the damage and improve physical stability when injected.

【Key words】 Modified within intradermal injection method,Newborns,BCG vaccination

卡介苗是一种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后通过引起感染从而产生对人型结核杆菌的免疫力[1]。调查显示[2],90%以上接种者在接种局部容易形成溃疡,且持续时间较长,愈合后变成疤痕。新生儿在接种卡介苗时常出现疫苗液体外溢,因此,在对新生儿注射卡介苗时应注意注射方式及技巧[3]。基于此,本研究以改良皮内注射法为方案,并探讨其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4月接收的60例卡介苗接种的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在出生24 h之内均接种卡介苗。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胎龄37~41周,平均胎龄(39.27±1.33)周。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6~42岁,平均胎龄(38.84±1.67)周。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皮内注射,方法如下:医护人员用左手将要注射部位的皮肤绷紧,同时给予皮下注射。观察组则采用改良皮内注射法接种,措施如下:注射前,选择新生儿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处为注射部位,使新生儿保持右侧卧位,并使前臂靠在前胸,同时屈曲左肘关节,接种医生固定好接种部位,将接种部位皮肤向内捏紧并提起,使用消毒酒精对将要接种部位进行消毒,待酒精干燥后进行皮内注射。注射时,疫苗进针方向应保持与上臂平衡,针尖稍微下压,与接种部位皮肤呈5°夹角,且针尖入皮肤约0.5 mm,并将药物推入,待注射部位皮肤变白、隆起、毛孔显露可拔针,使注射部位形成圆形皮丘,注射结束后针尖需在皮内停留3~5 s后拔出,此时不可按摩注射部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新生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丘达标率及菌液外溢率;对两组新生儿身体稳定性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穿刺成功率、皮丘达标率及菌液外溢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28例,穿刺成功率为93.33%,皮丘达标29例,达标率为96.67%,出现菌液外溢2例,菌液外溢率为6.67%;对照组中,一次穿刺成功17例,穿刺成功率为56.67%,皮丘达标16例,达标率为53.33%,出现菌液外溢7例,菌液外溢率为2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新生儿身体稳定性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在注射过程中身体稳定27例,出现身体晃动3例,稳定率为90.00%;对照组新生儿中身体稳定11例,出现身体晃动19例,稳定率为36.67%。观察组新生儿在接种卡介苗时身体稳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接种卡介苗在新生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保障健康、预防结核病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4-5],随着卡介苗的广泛接种,使结核病的发病率降低,在接种卡介苗时,临床上使用稀释后的卡介苗进行皮内注射,这种注射方法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实践中,即使操作者按照正常的接种方式注射也会出现接种失败的现象[6]。近年来,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医护人员对传统注射方法进行改良,新方法较传统的穿刺成功率高,菌液外溢等现象减少[7]。

本研究采用改良皮内注射法对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穿刺成功率、皮丘达标率及菌液外溢率比较中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改良后的皮内注射方法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皮丘达标率,降低菌液外溢率,极大程度上减少由于多次穿刺给新生儿造成的伤害;在对穿刺过程中新生儿身体稳定性进行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在接种卡介苗时身体稳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改良后的皮内注射法可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感,提高身体稳定率,与温晓寰[8]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改良皮内注射法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应用显著。

参考文献

[1] 赵爱华,徐苗,寇丽杰,等. 对卡介苗接种无卡痕儿童是否应该补种的讨论[J]. 中国防痨杂志,2015,37(10):1074-1075.

[2] 张琳,郭东方,米晓燕.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引发淋巴结强反应56例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5):548-549.

[3] 戚宏云,侯晨霞. 接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偶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J]. 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3):53.

[4] 杨金琼.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常见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 167,169.

[5] 周玲,吴德仁,朱小琴. 北海市沿海地区渔民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J]. 职业与健康,2015,31(24):3432-3435.

[6] 贺旭英,马敬仓. 1例接种卡介苗发生化脓性淋巴结炎并行手术治疗的调查[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127-130.

[7] 蒋亚男. 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6): 156.

[8] 温晓寰. 探讨改良皮内注射法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成功率的效果[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775-2776.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10-0039-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0.027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保健科,河南 郑州 450053

Application Value of Bacillus of Calmette and Guerin Vaccination of Newborn by Improved Intradermic Injection

WU Meng Health Care Department,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53,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新生儿
近10a 3655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分析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浅议新生儿沐浴抚触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