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研究

2016-02-05 04:20梅海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内耳突发性耳聋

梅海军

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研究

梅海军

【摘要】目的 分析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方法 研究年度2015年1~12月,纳入对象突发性耳聋74例,按数字法将其分两组,对照组(常规疗法)与实验组(地塞米松)。对比两组。结果 两组中实验组纯音听阈降低幅度大,治疗有效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地塞米松;治疗

Objective Dexamethasone effect in treatment of sudden hearing loss is to be studied. Methods Chose 74 patients of sudden hearing loss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and separate them into control group(convention treatment)and study group (dexamethasone treatment)according to digits,and then compared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pure tone threshold values were decreased more dramatically and treatment efficacy was much higher in study group compared to counterparts i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P< 0.05). Conclusion Dexamethasone is quite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sudden hearing loss.

【Key words】 Sudden hearing loss,Dexamethasone,Treatment

突发性耳聋为常见耳鼻咽喉科急症,发病机制及具体病因未明确,多数认为与下列几点有关。

(1)圆窗膜破裂,在内压及外压等因素下,中耳腔的压力改变,引起破裂,造成耳蜗功能障碍,发生耳聋[1]。

(2)免疫性疾病,或功能异常。

(3)病毒感染。

(4)内耳供血障碍。

此文研究年度2015年1~12月,纳入对象突发性耳聋74例,总结地塞米松疗效,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年度2015年1~12月,纳入对象突发性耳聋74例,按数字法将其分两组,对照组(常规疗法)与实验组(地塞米松)。对照组37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0.66±5.47)岁,发病时间3~16 d,平均发病时间(7.54±1.12)d,女患者有12例,其余25例为男患者。实验组37例,年龄19 ~77岁,平均年龄(40.55±5.72)岁,发病时间3~15 d,平均发病时间(7.37±1.20)d,女患者有11例,其余26例为男患者。组间有均衡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对照组 常规应用丹参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维生素B1、能量合剂及维生素B12等。

1.2.2 治疗实验组 使用鲍宁液,给予鼓膜表面麻醉,体位摆放仰卧头侧位,且患耳朝上,给予碘伏消毒。在耳内窥镜下,对鼓膜后下象限作鼓膜穿刺,取地塞米松0.5 ml,给予缓慢注射,保持体位30 min,此期间嘱患者安静,切忌作吞咽动作,确保地塞米松在鼓室停留时间更长, 1次/d,治疗时间15 d[2]。

用药前后,对两组纯音听阈进行测定,并对比。评定比较疗效。

1.3 疗效标准

治疗无效:经15 d治疗,听力改善<15 dB;好转:经15 d治疗,听力改善15~30 dB[3];有效:经15 d治疗,听力改善>30 dB。好转与有效相加,为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纯音听阈

对照组用药前(70.26±20.28)dB,用药后(45.67±19.55)dB。实验组用药前(70.31±20.24)dB,用药后(26.37±12.32)dB。两组中实验组降低幅度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疗效对比

对照组取得86.49%(无效5例,15例好转,有效17例),实验组取得94.59%(无效2例,11例好转,有效24例),两组中实验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免疫因素与突发性耳聋发生有密切关系,研究不断深入,认为自身免疫与病毒感染都为内耳炎症反应引起毛细胞、血管及神经元损害,为激素治疗提供依据[4]。糖皮质激素通过和细胞浆糖皮质激素受体互相结合,起到作用。糖皮质激素到达靶细胞的胞浆内,与受体结合,产生复合物,经胞浆直接进入细胞核,减少或增加基因转录,对炎症进行抑制,如一氧化氮合酶、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等[5];而细胞因子对于一氧化氮合酶有诱导作用,增加一氧化氮,炎症部位血浆渗出加重,管壁水肿,损伤组织[6];此外,对于痉挛血管有扩张作用,缩血管物质敏感性下降,促进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正常,对水盐电解质跨膜运输及转运进行影响,促进内淋巴液平衡。临床主张,在实施常规疗法基础上,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进疗效。地塞米松为首选激素,经血-迷路屏障直接进入外淋巴和内淋巴囊,起到治疗作用,但不良反应多,靶向定位较差,通过静脉途径用药,受剂量影响较大,疗效欠佳[7]。鼓室内注射具有用药量少、靶向定位好等优点,可保证内耳药物浓度较高,副反应减少。注射后,地塞米松可经血迷路屏障和血液外淋巴屏障通路直接进到外淋巴循环,形成内外淋巴液渗透压梯度,促进淋巴脱水,抑制免疫,并有效抗眩晕,缓解迷路水肿,使内耳淋巴积水症状减轻,免疫反应得到缓解,内耳的毛细胞功能和内耳循环得到改善[8]。此文实验组选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疗效较对照组(常规疗法)优,提示地塞米松疗效有效,为突发性耳聋治疗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1] 易景成,陈爽,黄超英,等. 咽鼓管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 广西医学,2011,33(2):179-180.

[2] 梁丹,赖丹,殷泽登,等. 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3):4181-4185.

[3] 丁志雄. 鼓室联合静脉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4(12):113-114.

[4] 薛远琼,朱怀文,阮奕劲,等. 鼓室灌注联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4):1159-1161.

[5] 范学民.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20):186-187.

[6] 韦一,王德乐,王韶鉴,等. 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对比[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7):3194-3196.

[7] 宋伟伟. 前列地尔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医学,2015,35(2):99-100.

[8] 洪海填,刘海楼.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3,34(27):5607.

【中图分类号】R9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10-0081-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0.057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五官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100

Effect of Dexamethasone in Treatment of Sudden Hearing Loss

MEI Haijun Ophthalmology and E.N.T Department,People's Hospital of Shuangcheng District,Harbin Heilongjiang 150100,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内耳突发性耳聋
恐龙内耳的秘密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LDV在耳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内耳局部给药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