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行股神经阻滞技术患者的临床体会

2016-02-05 04:20李兰兰李丹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麻醉患者

李兰兰 李丹丹

30例行股神经阻滞技术患者的临床体会

李兰兰 李丹丹

【摘要】目的 评价患者行股神经阻滞技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30例行股神经阻滞麻醉技术患者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观察分析。结果 本文30例行股神经阻滞麻醉技术的患者,均得到满意的镇痛效果。结论 股神经阻滞麻醉技术操作简单,且成功率较高,同时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股神经阻滞;麻醉;患者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rve block analgesia technique. Methods 30 cases of femor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were included to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5,the patient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precaution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 this paper,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techniques were satisfactory analgesia. Conclusion Femor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technique is simple to operate,and high success rate,while fewer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Femoral nerve block,Anesthesia,Patients

股神经是一种混合神经,包括运动及感觉两类神经纤维。股神经阻滞适用于股前以及小腿内侧皮肤的知觉异常或障碍,其主要优点为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成功率高等,因此常见于临床应用中[1]。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30例行股神经阻滞麻醉技术患者,对其临床体会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患者共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5.37±2.24),所有患者均行股神经阻滞技术,其中小腿手术者9例,膝关节手术者14例,急性膝关节损伤者7例,患者下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1.2 方法

1.2.1 单次阻滞技术操作时最常用的是Labat技术 帮助患者行仰卧位,如麻醉科医师习惯右手操作时,需立于患者右侧,而麻醉科医师习惯左手操作时,则需立于患者左侧,同时指导患者将下肢轻度向外展开,便于发现体表标志[2]。将长度为3~4 cm的穿刺针备好,在耻骨结节与髂前上棘的连线下方,即紧靠股动脉外侧,将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并在髂筋膜刺破后停止进针,使用神经刺激器或通过诱发异感以明确穿刺针所在位置。在采用神经刺激器的过程中,刺激股神经能够引发髌骨向上和四头肌收缩运动[3]。在回抽试验无血且明确穿刺针所在位置后,通过股动脉外侧由内至外依次将20 ml的局部麻醉药液注入,便于局部麻醉药液均匀的分散于此平面的股神经分支上。最后经对小腿伸肌运动能力和大腿前面皮肤感觉的测定结果,就能够评定股神经阻滞效果。

1.2.2 连续阻滞技术 应采取长度为50 mm的18号Tuohy绝缘型穿刺针实行连续股神经阻滞,并于股动脉位置明确后,通过股动脉搏动点外侧1~2 cm与腹股沟韧带下方2.5 cm处,使其与皮肤呈60°角,再将穿刺针向头端刺入[4]。当髌骨因神经刺激器诱发而向上运动时,可明确穿刺针是否位于准确位置。当回抽试验无血后,再将20 ml的局部麻醉液注入,使股神经周围的筋膜血管间隙得到扩张,最后将20号硬脊膜外导管置入,直到不可向前推进为止。连续股神经阻滞适用于膝部或大腿手术患者出现的术后疼痛,可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0.2%罗哌卡因及0.25% ~0.125%布比卡因,连续使用时的输注速率为每小时8~12 ml,可连用3~5 d[5]。

1.2.3 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股神经阻滞易出现局部血肿及血管内注射等并发症,这是因为局部麻醉药易被误注于股静脉或股动脉内,因此操作过程中应明确穿刺针定位,并在注药前认真观察回抽试验,这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另外,穿刺操作中在理论上看易发生股神经损伤,但在临床实践中造成股神经损伤率极小。当患者行膝部以上的手术时,通常需将股外侧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同时阻滞才能够达到预期的麻醉效果;当患者行膝部以下的手术时,应依照手术具体要求以及患者止血带的部位,再对隐神经阻滞或3合l联合阻滞进行选择,特殊情况下可联合采用坐骨神经阻滞[6]。需注意的是,股神经阻滞虽能够阻滞支配下肢的部分交感神经纤维,但不易引发全身性低血压,且该技术对患者下肢血流的影响,甚至可使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佳,例如下肢血管移植手术。

2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均行股神经阻滞技术,其中麻醉效果满意者27例(90%),麻醉效果不佳者3例(10%)。2例出现穿刺点局部炎症(6.67%),1例出现局部感染(3.33%)。本组患者术中呼吸、脉搏、血压均无异常变化,且无神经损伤并发症。

3 讨论

股神经阻滞术适用于多种患者,其中包括小腿内侧和股前皮肤的知觉异常或障碍;内收肌群、股四头肌、耻肌与缝匠肌等部位发生疼痛、麻痹、萎缩及痉挛等征象;患者膝关节过于疼痛;小腿、膝关节的麻醉及术后镇痛;小儿术后疼痛;小儿股骨干骨折复位等[7]。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应采取仰卧位,且双下肢向外侧展开,再对患者皮肤行常规消毒,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单次阻滞或连续阻滞,并采用神经刺激器明确穿刺针位置行具体操作。另外,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穿刺进针时,应掌握好穿刺角度,防止股动静脉被刺伤;注药时需缓慢进行,并在注药后对注射局部按压片刻,防止药液扩散至下肢远端;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使用无菌敷料保护穿刺部位,且24 h内不可接触水,避免发生局部感染;当患者为幼儿时,应在基础麻醉或深度镇静下行阻滞;另外,穿刺针部位及注入药物时都应小心谨慎,不可误伤误入而引发严重并发症[8]。总而言之,由于股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小,术后镇痛效果佳。

参考文献

[1] 单海华,朱常花,谢红,等.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8):739-741.

[2] 倪文宗,李颖川,王爱忠.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 上海医学,2012,35(4):291-294.

[3] 贾东林,李水清,韩彬,等. 刺激型导管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3):257-259.

[4] 王宁,戎玉兰,魏越,等.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4):308-311.

[5] 于华鹏,刘朝晖,郭万首,等. 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早期康复锻炼中的作用[J]. 中国骨伤,2010,23(11):825-827.

[6] 单海华,牛常花,谢红,等.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的疗效分析[J]. 重庆医学,2012,41(13):1312-1314.

[7] 贺端端,贾东林,郭向阳.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对比研究[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4):304-307.

[8] 王怀江,张大志,李世忠. 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与静脉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 (33):2360-2362.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10-0175-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0.12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医院麻醉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Clinical Experience Technology in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rve Block

LI Lanlan LI Dandan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麻醉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为了患者 永远前行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