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效果分析

2016-02-05 06:03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8期
关键词:优良率关节镜患肢

桑 田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效果分析

桑 田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效果。方法 将52例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n=26)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n=26)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膝关节损伤康复优良率、康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临床效果较好。

早期康复护理;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康复时间

本研究为明确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临床效果,将52例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现报道两组康复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52例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患者均为医院自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已经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膝关节损伤,并具备关节镜手术指征。排除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凝血机制障碍以及精神病等特征人群,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均26例。其中,研究组中男13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5.4±5.1)岁;膝关节损伤类型:半月板损伤1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髂骨骨折4例,副韧带损伤5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35.5±5.0)岁;膝关节损伤类型:半月板损伤11例,前交叉韧带损伤8例,髂骨骨折3例,副韧带损伤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膝关节损伤类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即在术后3周拆除石膏,根据其病情实施康复锻炼,包括关节屈伸、抬高患肢、下地负重活动等常规术后护理。

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术后第1 d,麻醉作用消失,其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开始实施早期康复锻炼:①股四头肌锻炼。在床上放平大腿并绷紧大腿肌肉10~15 s,稍作休息后再次进行收缩、放松锻炼;②踝泵锻炼。伸直膝关节,最大限度背伸膝关节,并进行跖屈运动锻炼,每次10 s;③直腿抬高训练。平卧在床,健恻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并保持踝关节正常功能位,抬高患肢与床面形成30°~40°角,保持抬高动作约5~10 s。患者每日需交替反复练习上述3项训练,并依据其恢复情况增加其锻炼量,持续至康复。

(2)术后第3 d,行膝关节屈伸训练。坐于床边,双腿自然下垂,健肢后压患肢,逐渐增加其患肢屈曲度,保持1 min以上;同时使用连续被动运动机进行持续被动训练,首次训练是30次,随后每天增加50~100次,每日1 h。

(3)术后第4 d,开展行走训练,先迈健肢,随后迈患肢,以股四头肌力量带动大腿行走,并在疼痛耐受范围内站立、行走,每次5 min,患者适应后可延长至10 min。

1.3观察指标

(1)应用Judet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1],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损伤康复优良率。

(2)记录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

1.4疗效判定标准

优秀: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膝关节活动度增在100°以上;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是80°~100°,活动期间略有不适;尚可: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膝关节活动度是50°~80°,活动受限,恢复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不足50°,生活无法自理。膝关节损伤康复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对比以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对比则接受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损伤康复优良率

研究组26例患者中,优秀17例,良好7例,尚可2例,无较差者,其膝关节损伤康复优良率是92.3%;对照组研究组26例患者中,优秀6例,良好11例,尚可6例,较差3例,其膝关节损伤康复优良率是65.4%(χ2=5.68,P= 0.017)。

2.2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时间

研究组平均康复时间是(8.3±1.4)d,对照组平均康复时间是(13.4±2.2)d,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5,P=0.000)。

3 讨论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复杂、最大关节组织[2],受损几率很高,多因车祸、运动3伤。目前,关节镜手术为膝关节损伤的常规术式,具有微创、康复快、对膝关节生理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和并发症少等优势[3-4],但患者术后需辅以恰当护理干预,以此改善康复效果,加速康复进程。然而,经大量临床实践发现,常规康复训练效果一般,需应用更恰当、有效康复护理措施[5-6]。

早期康复护理作为外科护理领域上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在关节镜术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频率较高[7],其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面重塑,并减少关节炎的发生。同时,早期康复护理可预防患者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关节粘连等,并加速其患肢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从而促使其关节功能早期康复[8]。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即在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其术中第1 d锻炼可促进其血液循环,缓解患肢肿胀,增强其患肢肌力;术后第3 d训练则可预防关节僵直,并增加关节屈曲度;术后第4 d训练则可进一步促进患肢血液训练,加速其康复进程。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损伤康复优良率、康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充分证明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护理中的突出效果。

[1] 侯瑞敏. 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2014,8(6):626.

[2] 韩茜,杨婷. 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J].大家健康,2014,8(4):287-288.

[3] 姜桂华. 康复护理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2):220-221.

[4] 欧阳柯夫,办亦,张伟,等. 膝关节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J].医药前沿,2016,6(11):155-156.

[5] 余家阔. 膝关节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J]. 中医正骨,2013,25(9):3-9.

[6] 朱素芹.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选择及康复护理进展[J]. 中国临床护理,2013,5(3):268-271.

[7] 刘小华,蔡雪翠.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50-51.

[8] 岳耀升,蒋长伟. 208例膝骨性关节炎早期患者阶梯性治疗的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116-118.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Knee Joint Injury After Arthroscopic Surgery

SANG Ti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31,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knee joint injury after arthroscopic surgery. Methods 52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esearch group(n=26)used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control group(n=26)used routine nursing,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rehabilitation effect.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e and recovery time of knee injur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joint injury after arthroscopic surgery is better.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Knee injury arthroscopic surgery,Recovery time

R473.6

A

1674-9316(2016)18-0207-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8.134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骨科 ,吉林 长春 130031

猜你喜欢
优良率关节镜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