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干预措施分析

2016-02-05 07:33郭春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4期
关键词:血制品丙肝丙型肝炎

郭春梅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干预措施分析

郭春梅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干预。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5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结果 本研究85例丙型肝炎患者中,46例患者为血液传播,37例患者为手术或注射导致的医源性感染,2例患者为母婴传染。结论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传播途径,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降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

丙型肝炎;流行病学;预防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C.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March 2016,85 cases of hepatitis 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study,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studie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tis C and summarizes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sults In this study of 85 cases,46 patients were blood borne patients,37 patients were iatrogenic infection,2 patients were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Conclusion For hepatitis C patients,the main route of transmission are blood transmission,it need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atient's communication channels,and carry out targeted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epatitis C.

【Key words】Hepatitis C,Epidemiology,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丙型肝炎是较为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目前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丙型肝炎是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的一个主要发病原因[1]。在我国,丙型肝炎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临床资料表明,全球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大约为3.2%[2]。在感染丙型肝炎后,约80%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会转为慢性感染[3]。本研究主要分析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探讨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5例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2~73岁,平均年龄为(35.8±12.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确诊为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对此研究知情,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方法

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肝炎传播途径,分析患者丙肝的转归情况,同时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

2 结果

本研究85例丙型肝炎患者中,46例患者为血液传播患者,占54.12%,37例患者为手术或注射导致的医源性感染,占43.53%,2例患者为母婴传染,占2.35%。

3 讨论

3.1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一般通过血液传播,常见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输血或血液制品。比如血浆、凝血因子、白蛋白、球蛋白或者是成分血制品[4]。此外,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手术操作、血液透析、性行为、母婴传播等,都可能导致丙型肝炎传播。西方国家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注射毒品,特别是一些年轻的丙型肝炎患者。因为对于献血人员的HCV指标的筛选较为严格,西方国家经输血传播而导致的丙型肝炎相对来说较为少见[5]。我国对献血人员的HCV检查一般是检测患者抗-HCV[6]。因为试剂的灵敏度原因,或感染者本身的缘故,有可能导致个别HCV感染的献血人员无法被检测出抗-HCV。

3.2丙型肝炎的转归

丙型肝炎感染以后容易转为慢性,有些患者可能会长期携带病毒。目前对于丙型肝炎转为慢性的因素并不十分清楚。准种现象是RNA病毒的一个共同特点,如果宿主针对某一HCV优势株产生了中和抗体,那么其它类型的准种则因免疫反应性的不同而不能与中和抗体结合,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并大量复制成为体内的优势株[7]。

3.3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目前丙肝的预防重点在于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感染HCV的患者(即传染源)。由于人们对HCV普遍易感,因此应当在人群中广泛宣传有关丙肝的知识。用最敏感特异的试剂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选。取缔职业献血员,是阻断输血后丙肝的重要途径。同时医务人员要慎用血制品,严格掌握血制品的适应证。推广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对于基层医疗单位预防丙肝非常重要,而对于注射毒品的人防止感染则更为重要[8]。医疗器械如内窥镜、手术器械、牙科钻、针灸针等要严格消毒,确保可以杀死HCV。男性使用避孕套对防止HCV的性传播有很好的作用。如育龄妇女为丙肝患者,最好先进行抗HCV的治疗,待疾病痊愈或控制良好时再怀孕生育,有助于减少母婴的垂直传播。对于医生的宣传教育,不仅限于肝病专科医生,其他各科医生也要充分了解丙肝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对于有输血或血制品史的患者或有手术史的患者,要提醒他们定期检查肝脏酶学指标和抗-HCV,出现异常时立刻检测HCV RNA以确诊是否患有丙肝。对于临床上不明原因肝功能指标异常的患者,要想到丙肝的可能性,并注意询问有无输血史、手术史等,并及早进行抗-HCV 和HCV RNA的检查。

3.4小结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临床上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传播途径,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

[1] 魏来.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J]. 浙江医学,2016,38(9):595,597.

[2] 黄燕武,尹俊丰,田顺利,等. 小剂量普通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2):574-575.

[3] 高毅敏. 内蒙古赤峰市2009~2015年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8):648-650.

[4] Hu KQ,刘苗霞,王中峰. 一步诊断丙型肝炎病毒血症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方法[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8):124-125.

[5] 胡卫国. 枣庄市献血者献血次数与丙型肝炎知识相关性调查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14,12(7):68-71.

[6] 张奉海. 中西医结合治疗丙型肝炎新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8):14-16.

[7] 曹红. 丙型肝炎的诊断[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5):382-383.

[8] 李浩,岳文勇. 丙型肝炎实验室误诊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4):837.

Transmission Route and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C

GUO ChunmeiDepartment of Laboratory,Daqing Second Hospital,Daqing Heilongjiang 163461,China

R373

A

1674-9316(2016)14-000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4.004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大庆 163461

猜你喜欢
血制品丙肝丙型肝炎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血制品:白蛋白有望进入提价阶段
华兰生物被低估了吗?
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血制品:27倍PE的行业值得买吗?
血制品行业 27倍市盈率的血制品行业现在值得买吗?
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