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2016-02-05 05:35刘莉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肝病满意率病毒性

刘莉莉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刘莉莉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在一段时间内医院收集到的血、尿、痰、脓等标本进行细菌收集、培养、分离与鉴定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收集的样本200例,对其在医院治疗过程中收集到的血、尿、痰、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95.7%高于对照组满意率85.0%,观察组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有病毒性肝病的人群在血常规和多项生化检验指标上和正常人群都有很大差异,注意区分细菌的种类来降低耐药性,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临床微生物;检验;细菌耐药性;药性检测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医学水平有限和人们的用药习惯不良,在人群中发生耐药性的概率很高,在患者生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由于医生预防患者耐药性的意识不高或者患者根本不看医生,导致很多人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耐药性的现象,细菌一旦产生耐药性后,普通的方法很难进行治疗,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和痛苦程度,也会增加医疗的整体花费,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同时发生细菌耐药性会损害到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3]。因此只有对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因素进行探究和分析才能够有效地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5年1~6月在疾病预防中心收集的病毒性肝病样本共20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2±5.4)岁,其中男性患者120名,女性患者80名,患者的病程平均为(7.2±4.3)年。经过相关诊断,发现体内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数量为100名,平均年龄为(35.3±5.1)岁,其中有50例是体内细菌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50例体内的细菌的耐药性轻微。在这100名患者中,住院时间为6~9周,其中采用抗生素两种以上并且使用时间超过8周的共80例,接受抗生素治疗后几乎无效的共有20例。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监测管理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1.2方法

本研究着重对这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尤其是接受抗生素治疗的病毒性肝病患者样本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通过对比将病毒性肝病患者样本产生的血、尿、痰、脓等分泌物中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将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长短、病程、性别、药物治疗情况和抗生素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同时本研究的相关人员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例进行具体分析,为研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统计学软件SPSS 15.0,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100例中80例非常满意,14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其满意率为95.7%;对照组100例中65例非常满意,20例较满意,15例不满意,其满意率为85.0%。

观察组体内细菌产生耐药性的20例患者中,体内细菌产生强烈耐药性7例,体内细菌产生一般耐药性4例总发生率为8.7%;对照组体内细菌产生强烈耐药性12例,体内细菌产生一般耐药性8例;体内细菌无耐药性3例,总发生率为17.5%。

观察组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我们发现,在200名病毒性肝病患者样本中,共有43名病毒性肝病患者样本在进行诊疗的过程中体内细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患者体内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因素为抗生素使用的时间、抗生素使用的种类、抗生素使用的频率等方面[4-8]。随着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出现了很多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这给临床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保证抗生素的使用合理,这样就能够减少患者体内细菌的耐药性。应当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药物治疗,同时医院应当加强对于抗生素的管理,避免影响到病毒性肝病患者样本的正常诊疗。

随着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并且广泛的应用于医疗卫生事业上。因此为了保证抗生素的疗效,也为了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各个医院应该加强对抗生素药物使用的管理,严格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于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应该进行有关抗生素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微生物学检验的新进展,积极参与临床会诊。提高监测质量,确保监测结果的正确性。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提高医院的形象。

[1] 李玉塘,于超,杜亭亭,等. 2010年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性监测[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379-4381.

[2] 刘兴文. 溶血标本对临床生化60例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评估[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126-127.

[3] 姚毕华,俞春松.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慢性肝病检测结果比较[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9):4539-4540.

[4] 赖艳榕,彭湘明,刘少娟,等. 静脉导管微生物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3):1428-1430.

[5] 李艳红,杨志彦,雍文穆,等.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在COPD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临床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0):5927-5929,5945.

[6] 梁志洪,邓家德,陈惠玲,等.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8):5541-5544,5553.

[7] 刘晓雯.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255-256.

[8] 贺勇,何禾,唐治贵,等. 部分生化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7):630-633.

Clinical M icrobio logical Exam ination and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Monitoring

LIU LiliDisinfection and M onitoring of the M anagement,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Harbin,Harbin Heilongjiang 150056,China

【Abstract】Ob jective The aim o f this study w as to analyze the resu lts obtained from the co llection,cu lture,iso 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 f bacteria in b lood,u rine,sputum,pus and other sam p les co llected in hospital du ring a period o f tim e. M ethods 200 cases w ere co llected from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he blood,urine,sputum and pus collected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 l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 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7%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atisfaction rate o 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 f com plications w 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 f the contro l group,P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 c lusion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 virus in b lood and a num ber o f biochem ical indicators and norm al peop le have great differences,pay attention to distinguish species o f bacteria w ill m ake resistance can p rovide patients with better treatm ent.

Clinical m icrobiology,Inspection,Bacterial resistance,Drug resistance detection

R446

A

1674-9316(2016)12-013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2.094

猜你喜欢
肝病满意率病毒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