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特有模式

2016-02-06 02:51石卓文赵伟俊李明军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6期
关键词:乙方经营权土地

石卓文,赵伟俊,李明军

(合作市农业工作站,甘肃甘南 747000)

合作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特有模式

石卓文,赵伟俊,李明军

(合作市农业工作站,甘肃甘南 747000)

文章基于合作市开展农牧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工作实践,总结6条工作亮点及创新举措,工作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合作市模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确权 特有模式 合作市

1 基本情况

合作市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是199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市。该市辖6乡4街道办,39个村委会,8个社区(居委会)、24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21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3.6万人,5 700户农牧村户数。该市土地总面积27.14万hm2,其中 “国土二调”耕地面积为1.52万hm2,主要分布于东经100°44′45″~104°45′30″和北纬33°06′30″~35°32′35″区域间。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 850~3 500 m之间,资源性资产主要由农、林、牧三业用地构成。

2015年合作市被确定为甘肃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整县推进市,为此该市提前介入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手段,工作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合作市模式”。

2 模式总结

2.1 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行政先行

在工作初期成立了由“一把手”主抓的市、乡、村3级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各成员单位确定专人为工作联络员并进行统一办公。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该站与乡、村“两委”班子形成工作合力、及时交流沟通上下联动,创造“不推诿、不扯皮、敢担当”的工作氛围。并协调各行政村(社区)成立土地确权工作组,组织开展本村范围内各村民小组的土地确权工作。

2.2 各方紧密配合,强化工作交流,形成工作合力

为提升工作效率,自6月份甘肃省地图院中标进驻合作市开展工作前期,合作市积极协调为乙方解决了工作办公用房8间,共计200 m2。为了加快理顺工作进度,合作市为涉及确权乡(办)配备了电脑和必要的办公桌椅。工作期间甲方(市农业工作站)、乙方(省地图院)以互相“通气”、互相“取经”、工作人员“混搭”等方式不断加强交流,形成了双方相互配合、紧密合作的工作机制。

2.3 深入一线,“双语”宣传,营造确权氛围

在工作中以群众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宣传土地确权工作政策及工作流程,做到了“会说群众话,会做群众事”的服务能力。在开展入户调查及耕地实测中,以“村不漏户,户不漏地”因地制宜,结合乡政府包村选派干部与技术人员双向宣传为主线,用不同的宣传方式、不同的地点、场所、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语言(藏汉双语交流)深入田间地头、高山深沟、平川滩地,促膝而坐,切实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宣传力度和群众参与度。同时在村前路口设立宣传牌。

2.4 创新做法,强化工作手段,促进工作实效

合作市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调查规程》等省级下发的土地确权文件资料,结合合作市土地确权工作实际,本着以工作规定动作不变,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手段为目标,撰写签订了《合作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技术监管合同》。合同的签订是为进一步明确乙方所完成的整个工作阶段、工作完成时限、乙方所承担的工作义务。同时制定甲方在工作开展中强化技术协调,提升监管力度,实行进度服务质量,切实做到中标技术单位与实施单位精密配合协调发展。

2.5 创新矛盾排解方式,注重化解矛盾,强力推进工作

在开展土地确权工作中,土地确权工作领导小组、乡政府、行政村两委班子、中标单位及时沟通与协调、梳理在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容易诱发矛盾的原因。努力把出现的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进一步体现出了工作思路与工作进度相一致,达到了民意所向的目的。

2.6 定期督导检查,开展回访农户,夯实工作举措

截至目前,合作市的土地确权工作已全面进入信息录入及第2轮公示阶段,此阶段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土地确权任务的成败,关系到土地确权数据是否准确、群众是否认可、措施是否得当。在这关键阶段合作市对前期已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回头看”。努力做到信息录入、公示、确权的“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积极深入开展了“回访农户工作”。使农户满意度成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确保了工作“无死角、无盲点、无漏洞”,促使确权工作让农牧民吃上了“定心丸”。

猜你喜欢
乙方经营权土地
我爱这土地
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研究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民法典物权编应如何完善土地经营权?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重大意义及主要内容
分土地
浅议公路经营权转让
少林秘宗自卫术
少林实用防卫制敌术
家庭劳动小岗位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