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种植的气候与土壤条件

2016-02-06 02:51倪立同付晓丽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6期
关键词:土壤条件酸碱度籽粒

王 刚,倪立同,付晓丽

(蓟县种子管理站,天津 301900)

浅析玉米种植的气候与土壤条件

王 刚,倪立同,付晓丽

(蓟县种子管理站,天津 301900)

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可利用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形势下,如何实现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增产增收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影响玉米种植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分析,希望人们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有所借鉴,从而确保玉米产量的提升。

玉米种植 气候要求 土壤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大量的土地被城市、社区、高楼大厦等所占据,致使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在不断缩小,并且严重威胁到了粮食安全问题,为了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缓解我国人口与粮食之间的矛盾,就需要相关的农作物科研部门注重对种植技术、粮食生产的深入探究,适时的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从而妥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1 种植玉米的气候条件

玉米在生长的各个时期对光照和热量都有着极高要求。玉米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光照和热量的需求也不一样,所以,要想让玉米健康生长和高产,就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适时的对气候条件进行调节,以保证各阶段玉米成长的需求。(1)过于干旱的气候对玉米种植的负面影响。玉米在播种时,如果出现过于干旱的气候,将会致使玉米的播种时间推后,以至于玉米在生长后期的出芽率、开花等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到产量。如果干旱气候发生在玉米的发芽期,玉米会出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的情况,最为严重的时候可导致玉米植株的死亡。所以,在种植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水量的监控,对玉米适时的进行灌溉,从而降低干旱的发生机率。如果干旱现象发生在玉米需要十分充足水量的快速生长阶段,玉米的抽蕊和开花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玉米的幼穗发育率也会降低,这就会造成玉米的果穗和籽粒在数量上相对减少,有的还会导致玉米雄穗的抽穗时间被延迟,影响到雌穗的授粉,玉米产量也会因此降低,最坏的结果有可能是玉米不能开花和抽穗,出现玉米空杆的情况。如果干旱的气候发生在玉米抽丝的阶段,玉米会出现少部分花丝抽不出,或者是花丝完全的枯萎死亡的情况。从而极大地影响到玉米的授粉程度,必将致使玉米产量下降。所以,必须要加强这一阶段的灌溉工作,以确保玉米在抽丝时能够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在玉米的成熟期,如果气候过于干旱,就会使玉米的籽粒不饱满,玉米的重量也随之减轻,造成减产。所以,要因时因地,做好灌溉抗旱工作,保证籽粒更为饱满,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2)发生洪涝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如果洪涝灾害发生在玉米的出芽期,玉米籽粒由于在土壤中被大量水分浸泡,籽芽根部会因为缺少氧气产生酒精,而使根部腐烂,严重时植株会死亡。所以,要做好此期间的排水工作,让籽粒尽快脱离浸泡,有效提高玉米植株的成活机率。

2 种植玉米的土壤条件

(1)土壤养料的要求。土壤是给玉米提供养料的主要途径,土壤质量的优劣是决定玉米植株能否健康生长的关键。尤其是在玉米结穗时更加需要有充足的营养,于是就要适时的向土壤中补充一定肥料。经事实证明,单独使用有机肥或是化肥都不如有机肥和化肥搭配使用的效果好,而且为了提高利用效率可以各种化肥混合一起施用。在微量元素中氮元素是玉米需求量相对较多的,所以,在施用氮肥时配合其他的肥料一起使用,会为玉米的增产提供保证。(2)土壤酸碱度。土地是否适合种植玉米,土壤的酸碱度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它决定着玉米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程度,对玉米的健康生长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目前,一般在种植玉米之前都会施用或者追加肥料,使土壤保持肥沃的状态,让玉米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养分。另外,土壤的酸碱度也会受到肥料的极大影响,如果施用太多的化肥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被改变,这是由于在化肥的成分中普遍含酸碱性,如果长期用同一种化肥,就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度,还可能发生土地板结的情况,将会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玉米种植时,农业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到气候、土壤等条件,一旦发生恶劣气候时要能够及时地采取行之有效地应对措施,做好可防可控工作,同时,要增强检测土壤成分的力度,维持土壤的酸碱平衡,促进玉米的增产增收。

[1] 王彦霞.新技术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作用分析.农业与技术.2016,(11)

[2] 孙增慧.东北玉米农田行间土壤水分水平分布特性.中国农业大学,2016

[3] 尹小刚,王猛,孔箐锌,等.东北地区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对策.应用生态学报.2015,(01)

猜你喜欢
土壤条件酸碱度籽粒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看浙江
测测你皮肤的酸碱度
玉米籽粒机械直收应注意的问题
两个樱桃品种对不同土壤条件的生理响应
土壤条件对澳洲青苹叶片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天津酿酒葡萄产区土壤条件分析
电厂工业锅炉水质常规化验的方法和意义
牡丹籽粒发育特性与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