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湖南省三所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调查为例

2016-02-09 03:05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特性院校

石 洋(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51)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湖南省三所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调查为例

石 洋(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51)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高等职业院校一切有关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赖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更是评价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笔者在就业质量调查基础上,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数学描述,操作化高职院校现有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从而验证每一项指标对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影响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的个人特性、院校特性、单位特性、政府政策、行业介入、社会因素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的各项评价指标存在正相关,毕业生的个性特征与行业企业的介入在影响入职匹配度这个评价指标上关联度较高,高职毕业生的权利意识、高职院校的责任意识以及政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与工作稳定性强相关。

高职毕业生 就业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均已建立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但评价效果不一,就业评价指标是否有效,能否真实反映学生的就业现状,能否进一步指导专业建设和改革,这并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缜密思考和精心设计的问题,同时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一切有关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赖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更是评价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有效性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成为了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笔者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湖南省内6所高职院校内展开就业质量调查,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数学描述,操作化高职院校现有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从而验证每一项指标对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有效性,为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政策体系与职业服务体系,提供具有一定咨询和推广价值的理论与实证支持。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取决于对就业形势背景了解、就业质量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高质量就业的概念首先是从国外开始兴起的,并由中外学者进行深化总结,一步步地完善丰富,现在已经蕴涵了多方面内容。从美国的“工作生活质量”(QWL)到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体面劳动”(Decent Work)和欧盟的“工作质量”(Quality in Job),再到近期的“高质量就业”(High- quality Employment)和就业质量指数(EQI),都是对就业质量概念的探索。我国大多数学者都秉承了“体面劳动”的理念,并将工作的稳定性、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就业满意度等纳入就业质量的范畴。笔者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高等职业院校就业质量定义为衡量毕业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一切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例如个人特性、院校特性、单位特性、政府政策、行业介入和社会因素都会制约其就业质量的提升。鉴于此,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是指目前高职院校普遍认同和使用的评价就业质量的指标,具体包括: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工作稳定性、社会保护、晋升机会、人职匹配性、工作挑战性、工作决策空间、利益表达机制、对上述工作特性的满意度等。

表1 因变量测量维度

二、抽样选择和测量思路

(一)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以湖南省内高职院校2015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首先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别从湖南省长沙市抽取3所高职院校,然后按照工科、理科和文科的专业内容划分,分别从被抽取的3所高职院校中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6个专业,再后按分层抽样法从被抽取专业中抽取50名毕业生。笔者通过制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调查问卷》分别从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工作稳定性、社会保护、晋升机会、人职匹配性、工作挑战性、工作决策空间、利益表达机制、对上述工作特性的满意度等多方面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57份,有效问卷455份。在有效样本中,男女比例为1.15:1,人文类的毕业生204人,占样本总数的44.84%;理工类有251人,占55.16%,样本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变量界定

1.因变量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采用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是本研究的因变量,可概括从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工作稳定性、社会保护、晋升机会、人职匹配性、工作挑战性、工作决策空间、利益表达机制、对上述工作特性的满意度等维度进行测量,具体测量维度如表1所示。

2.自变量

本研究的自变量主要涉及个人特性(人力资本、关系网络和法律意识)、院校特性(人才培养质量、认可程度、教育管理和专业特色)、单位特性(责任意识、管理规则和关系网络)、政府政策(政策规则、政策取向和政策执行)、行业介入(行业需求、校企合作)、社会因素(伦理、风俗、惯例、舆论压力)等因素。

3.控制变量

劳动者的其他人口学特征变量、用人单位的组织特征变量和其他社会结构特征变量是本研究的控制变量。

(三)测量思路

笔者在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操作化高职院校现有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多项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根据个人特性、高职院校特性、政府政策、行业介入、社会等影响因素测算、验证各具体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最终提出修改、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就业质量评价指标。

三、结论及思考

笔者基于湖南省2015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的抽样调研数据和研究给出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采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logistic回归,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最终笔者认为影响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的个人特性、院校特性、单位特性、政府政策、行业介入、社会因素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的各项评价指标存在正相关,可以得出如下具体结论:

第一,毕业生的个性特征与行业企业的介入在影响入职匹配度这个评价指标上关联度较高。在校内外参加过各类技能培训和有过实习实习经历的毕业生,容易找到自身专业水平及个人素养相对符合就业需求的岗位,并且能够在就业单位进行良好的职业角色扮演。特别是一些校企合作比较深入的高职院校和专业,行业企业介入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创新现代师徒制等育人模式,培养了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实现与岗位无缝对接。在研究中笔者也发现,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新的职业种类层出不穷,某些旧的职业慢慢消失(例如互联网+的出现),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趋势,在衡量高质量就业时,人职匹配度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比重需要重新考虑,不能单纯要求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相符合,而是只要求泛专业对口率。

第二,高职毕业生的权利意识、高职院校的责任意识以及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与工作稳定性强相关。所谓工作的稳定性,国际上通用的鉴定方法是根据劳动者在其岗位上的平均持续时间来计算,6个月以上认定为稳定。学界也普遍认同,工作稳定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各方面资源的累积,是衡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要实现稳定的就业,必须签订公正合理的劳动合同,这样才能确保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得到保护,劳动者的人格和付出得到尊重,实现劳资双方平等。调查研究发现,毕业生个人的法律意识越强、高职院校就业管理越规范、政府就业监管力度越大,毕业生就不会轻易被一些非法无良的用人单位所欺骗,人身安全受到侵害。这也提醒监管部门和高职院校要协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公正合理的劳动合同,确保毕业生就业后的工资水平和各项福利待遇,提升就业质量。

总之,对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有效性的验证是推动实现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升的核心内容,其成果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与职业服务体系以及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放大效应。

【责任编辑:吴妮徽】

[1] 国福丽.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的证据[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版社,2011.

[2] 杨晓慧.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

[3] 邹云龙.大学生就业质量检测研究:以非自愿就业为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57-61.

[4] 边文霞.高校大学生学习能力与就业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6):114-118.

[5] 王佩国.构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1(11):30-31.

[6] 石丽媛.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7(6):60-61.

[7] 赫刚.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159-160.

[8] 杨黎明.关于职业教育的就业[J].职教论坛,2011(9):1.

G64

A

1008-8784(2016)04-86-3

2016-05-07

本文系湖南省201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XJK014CZY015)的研究成果。

石 洋(1982—),女,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硕士,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管理工程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毕业生特性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色彩特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