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企业的文化-科技融合机制

2016-02-10 06:05余菲菲
中国科技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雅昌案例科技

余菲菲,张 婕

(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2.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1100)

中国文化企业的文化-科技融合机制

余菲菲1,2,张 婕1

(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2.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1100)

立足当前中国文化企业中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需要,基于复合基础观的理论视角探究中国企业文化与科技融合机制,即“内外资源融合—复合产品提供—复合竞争能力”。在此分析框架的指导下,运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深圳两家文化科技型成功企业雅昌和华强,探究其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与内在机制,为促进中国文化企业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之路提供借鉴。

文化企业;复合基础观;文化与科技融合;机制;案例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国内学者关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研究,较多学者从产业与区域层面探究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路径、模式和对策[1-2]。此外,还有学者强调文化与科技融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政策环境的营造,构建政府、产业、企业与公众为一体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路径[3-5]。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来看,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4年3月刊中,专门设置了一期关于“数字技术与创意产业:拆分和组合”的专题。学者们多数认为数字技术的出现带动了图书出版业、传统报纸、创意产业和计算机游戏业发展的深刻变革[6-9]。

综上所述,当前国外学者对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研究大多是作为背景,而没有深入去探究文化与科技如何融合;而国内学者则大多数集中从产业、区域等宏观层面进行研究,而从微观企业主体层面探究文化与科技融合路径与内在机制的文献比较少见[10]。因此,本文将创新性地从复合基础观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中国文化企业的发展现状,运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立足于企业这一微观层面上,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与内在机制。

2 案例分析框架的构建

2.1 复合基础观视角的引入

复合基础观是2012年由陆亚东教授所提出的,是指企业应该具有开放式眼光,将自身拥有或外部购买的资源进行创新与整合,提供具有复合功能特征的产品或服务,用复合竞争的手段获取、创造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或发展路径[11]。

与传统资源基础模式不同,复合基础观强调的是创造性动态地整合利用企业现有内外部普通的资源,提供复合功能或组合体验的产品及服务,提升企业的复合式能力。复合基础观关注的是只有普通资源的普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加适用于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下文将比较复合基础观、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这三个理论的相似点与不同点,进一步阐明复合基础观的特征。

(1)复合基础观与资源基础观的异同。与传统战略思维相比,复合基础观更加注重现有内外部普通资源创造性地整合利用。复合基础观与资源基础观共同点在于都认可资源是塑造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但是,上述两个理论在以下三方面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从资源的属性来看,Barney[12]认为资源基础观中的资源必须具备四个特性: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完全替代性,而复合基础观强调的是普通企业通过对自己内外部普通资源的创造性整合利用,仍可以带来竞争优势。

从资源的来源来看,资源基础观强调企业的异质资源可以从组织内部的内部创新[13]、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高层团队的介入几个方面来获得[14]。而复合基础观则强调在企业内外资源与能力的整合、重组以及再创造一系列过程中获得企业的竞争资源。

从动态性来看,江术元等[15]认为资源基础观具有静态分析的性质。复合基础观则强调企业对内外部的资源创新性整合利用,要求及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资源组合与整合,体现的是一个动态过程。

(2)复合基础观与动态能力理论的异同。Teece[16]提出的动态能力理论是对资源基础观的完善与补充。复合基础观与动态能力理论存在着三点相似点:一是两个理论都强调资源和能力获取与塑造的过程具有动态性;二是都强调在资源塑造成企业的竞争优势的过程中都需要第三方的参与与支持;三是都认为企业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创新整合自己的资源以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上述两种理论的不同点体现在资源的利用方式与适用对象。从资源的利用方式来看,复合基础观强调的是对于内外资源的重组,从而为普通企业带来至少短时期之内的竞争优势。而动态能力理论则注重组织内部资源的更新,强调企业应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更新自身的优势资源以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从适用对象上来看,动态能力理论着眼于拥有异质资源的企业,而复合基础观则注重只有普通资源的普通企业。

2.2 基于复合基础观的中国文化企业文化与科技融合分析框架构建

基于复合基础观,结合中国文化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实践,构建“内外资源融合—复合产品提供—复合竞争能力”的分析框架。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3 研究设计

3.1 案例选择

(1)选择的标准。本文选择的两个案例企业是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选择的主要标准是领导者是当今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雅昌董事长与总裁万捷和华强的董事长梁光伟都曾当选为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此外,雅昌的前身是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是文化型企业。而华强在成立之初主要从事电子制造业,是科技企业。这两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认识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成功转型为文化科技型企业。两家企业的转型过程充分体现了文化与科技双向融合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2)选择的方法。本文以雅昌和华强公司为例,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机制。其原因在于:①本文旨在回答“企业文化与科技是如何融合的”,属于回答“如何”问题的范畴,因此适宜采用案例研究方法[17];②由于已有研究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需要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构建新的理论解释这一问题[18];③通过雅昌和华强两个案例的对比,能够更好地总结文化与科技双向融合的特点和模式。

3.2 研究的信度与内在效度

为保证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采用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包括文件、领导人发言稿、书籍、期刊、网络等,以形成三角验证[19]。此外,还成立了一个4人的案例讨论小组,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组织过8次讨论,以确保研究问题的导向性,并对有效信息进行讨论分析,以达成最终的一致意见为目的,形成案例研究结论并撰写案例。以Eisenhardt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多案例研究能够更好、更全面地反映案例背景的不同方面,尤其是在多个案例同时指向同一结论的时候,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将显著提高。

4 案例分析

4.1 雅昌集团文化融合科技的案例分析

成立于1993年的雅昌文化集团最初从印刷业务起家,先后经历了两次转型,现已发展成为以艺术数据为核心,将现代IT技术和领先的数字科技、传统印刷和文化艺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科技型产业集团。迄今,雅昌文化集团已拥有三个运营基地,并在杭州、广州、南京等地设立了六个艺术服务中心,产品和服务已经拓展至全球。

(1)雅昌文化与技术资源的融合路径。

①雅昌与多样化主体合作,促进其产品与数字印刷新技术之间的融合。雅昌文化创新之路的成功离不开与多样化主体的合作,雅昌的合作伙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第一,与国内外专业艺术机构的合作。国内的有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故宫博物院等。国外有苏富比、佳士得、伊斯特(日本)等。第二,与国内外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合作研发,搭建技术交流的渠道。雅昌先后与二玄社、Artprice和德国GMG等公司合作。2014年1月,雅昌与惠普合作成立“IT服务解决方案研发中心”,双方在技术研发、产品制定、市场运营、解决方案实施等方面相互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第三,与国内研究机构联合培养,与国内外行业协会交流技术标准。例如,与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联合培养人才;与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标准委员会和日本无水印刷协会等交流技术标准。

②借助网络虚拟平台,将艺术作品、数据信息和艺术创新整合。雅昌将多年艺术印刷中积累的艺术品图文数据资料整合建立“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雅昌艺术网”平台,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中国艺术品数据库”中的资料可以用于传统印刷和个性化的数据信息服务。雅昌艺术网通过自身开发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发布系统”,为各大拍卖公司、买家和收藏家提供艺术品信息服务。

③注重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复合式人才培养,促进好创意与科技之间的融合。雅昌通过与各大高校校企联合培养以及员工培训等方式培养复合式人才。例如,雅昌从北京印刷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成立“雅昌班”,进行校企联合培养,为雅昌储备了文化科技人才的同时增强了未来员工的企业认同感。

(2)雅昌文化科技产品的提供。在技术变革背景下,雅昌从单一的印刷服务延伸至艺术印刷、艺术网、艺术市场信息以及艺术家服务等一系列复合式产品的提供。

在苹果电脑诞生的1994年引发了一场印刷技术的革命,雅昌实现第一次业务转型,即从传统印刷转型到艺术印刷。进入2000年前后,互联网的兴起激发了雅昌的第二次战略转型。雅昌利用深圳在文化资源方面的积累,将印刷与互联网相互结合,创建雅昌艺术网。2005年雅昌又推出艺术品拍卖行情数据,以拍卖信息服务为基点,雅昌艺术网又将其服务范围延伸至画廊信息服务、艺术家服务等专业领域,强化了其综合型领导品牌地位。2012年起,雅昌又重新将艺术网界定为艺术界的“彭博社”,并定位于通过提供艺术数据服务来创造价值,力争成为艺术领域的资讯公司。

(3)雅昌复合竞争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塑造。雅昌的主要产品与服务可分为三类:①印刷业及其创新形式的产品和服务。如今的雅昌不单是从事印刷服务,而是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形式“印刷++”服务,即为客户提供以印刷为基点的前伸与后续增值服务[20]。②雅昌提供艺术市场指数(AMI)、中国艺术品数据库等艺术数据服务。③互联网服务的提供。雅昌艺术网、雅昌艺品商城和雅昌影像等网站均是雅昌提供艺术产品或服务的平台。雅昌文化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提供时间及种类反映了雅昌从传统的印刷服务转向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服务的过程。

从产品及服务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雅昌能力的变迁。印刷业及其创新形式的产品和服务是雅昌为现代个性化消费需求提供的创造性服务,体现了雅昌的制造能力、对于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研发能力。艺术数据服务是雅昌经过20多年的积累与探索而提供的具有不可模仿性的服务,这类服务的基础是长期的数据与经验的积累,是雅昌对于自身艺术家与艺术品数据资源的创造性地整合利用,这体现了雅昌对于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研发创新能力以及营销能力。互联网服务的提供体现了雅昌在融合外部科技资源的基础上,提升了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这三类主要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帮助雅昌从制造能力的提升转化为制造、研发创新与营销能力的共同提升。

雅昌制造、研发创新能力与营销能力的提升的同时,为雅昌带来了很大的竞争优势。例如,雅昌创造性地整合资源而创新研发出的产品及服务使得雅昌的客户或者服务主体变得多元。雅昌利用艺术网这个虚拟平台提供了艺术制造、信息咨询、个性化定制、市场指数的发布等一系列生态链式的复合服务,增强了雅昌的竞争优势。

4.2 华强集团科技融合文化的案例分析

(1)华强发展概况。成立于1979年的华强起初是一家从事电子制造的代工企业。2001年,电子产品进入微利时代,华强开始转型进军文化产业。通过多年的总结探索,成功打造出了“创、研、产、销”一体化的文化科技产业链。迄今,华强已投资建成多个文化科技主题公园、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国家3D立体影视基地以及成功研制十多类特种电影形式,产品和服务已遍及国内外。

(2)华强文化与科技资源的融合路径。

①与多样化主体合作,寻求更多的资源。第一,与地方政府合作。华强在拓展市场期间和多省市政府合作,融合了各地资源,在重庆和芜湖等地投资建成第四代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在沈阳和青岛等地投资建设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在天津建立国家3D影视创意产业园。第二,与国内许多高校合作。华强注重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与沈阳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青岛拓谱学院等高校建立联合培养。第三,与其他科技企业合作。例如,华强与腾讯合作的“腾讯华强双百亿创客计划”,腾讯提供的软性资源将与华强提供的线下资源融合,为华强文化科技产品的创造带来更多的资源。第四,与文化企业和文化国际组织合作。例如,华强与甘肃省广电网络公司共同建设嘉峪关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成立了战略合作中心,为华强提供更多的文化创意和市场份额。

②文化与科技人才融合,以创意设计院为依托,打造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创意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部分,华强注重对科技型人才的文化创意培养,定期进行科技型人才的文化创意培训。此外,华强文化拥有一个由全国顶尖创意人才组成的创意设计院,为产品和项目升级换代、推陈出新提供有力支撑,打造出了华强的文化科技产业基地。

(3)华强文化科技产品的提供。在探索文化产业的道路上,华强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研发打造自主产权的文化产品。1979年创立之初,华强主要的业务是为日本三洋公司做代工制造,利润微薄。1999年,华强开始第一次业务转型,自主研发并挺进文化产业。2004年起,华强集团开始积极设计和创意主题公园,将企业已有的科技充分地融合到文化产业中,目前已经拥有科幻类主题公园、中国文化类主题公园和影视类主题公园。从2009年开始,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筹划进军电影市场,创造出一系列特种电影、高科技动漫和动漫电影。

(4)华强复合竞争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塑造。华强利用自身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注入中国文化以及原创文化的元素,以动漫、主体公园、电影和动画剧场等为载体,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文化科技产品。在文化科技产品提供的过程中,华强提升了自身的竞争能力。第一,领导者跨界视野带来的市场快速响应能力。1999年,华强领导层凭借敏锐的市场感知发现了电子制造业日渐萧条,利用自身的高科技优势,融合外部文化资源,成功转型为文化科技型企业,提升了资源整合和自主创新能力。第二,增强了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华强拥有机械、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的研发团队,能把最初的创意变成可行性的具体方案。第三,华强坚持以创新为动力,逐步打造出一条文化科技产业链,提升了研发、制造、营销的能力。

与雅昌不同,华强原本就是一家科技型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加上不断学习其他优秀企业的技术,使得华强在打造文化科技产品的同时增强了自主创造能力。此外,华强的文化科技产业链构建了包括以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影视娱乐、媒体网络、文化产业衍生品等为核心的立体化多元化的产业网络,形成了文化产业从创意源头到末端市场的良性循环,打造出了文化科技产业的生态链。制造、创新和营销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华强的竞争优势。

4.3 跨案例分析

(1)文化与科技资源融合路径。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及案例研究,借鉴案例企业的成功经验,本文归纳出以下三条文化与科技资源的融合路径。

第一,与企业外部多样化主体合作以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从上述的成功案例看,这两个成功企业都擅长与企业的外部资源主体合作,从外部获取更多的资源并向企业内融合。例如,雅昌通过与国内外多样化主体合作,获取到更多的文化创意、高新技术和人才等文化科技外部资源,并与内部资源进行融合。而华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取得政治支持;与高校合作储备了外部人才资源;与其他科技企业合作获取了外部的技术;华强还与文化企业和国际组织合作,获得了更多的外部文化资源,并巧妙地与自身内部科技资源融合,发挥更大的优势。

第二,借助虚拟平台,将内部资源重新组合。从上述两个企业来看,异质资源不是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对于那些只拥有普通资源的普通企业来说,只要能够将自身内部资源进行重组,与企业的外部资源融合,也可以获得很强的竞争优势。例如,雅昌借助网络虚拟平台,将已有的内部文化科技资源与外部市场信息资源创新整合。从长期来看,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获得很高的市场效益,还可以带来竞争优势。

第三,文化与科技复合式人才的培养。雅昌和华强都注重对人才的培训,文化类人才要了解科技知识,科技人才也要受到文化的熏陶,培养出文化科技复合式人才。

(2)文化科技复合式产品及服务的提供。文化科技资源的融合是企业文化科技产品及服务提供的前提,企业在提供文化科技产品及服务时应该关注以下两方面:

第一,提供多元化功能与组合体验的产品及服务。企业要以科技为手段不断地创新,将科技作为平台,注入文化的内涵,打造文化科技产品。同时要注重产品与服务的结合,如“一站式的服务和体验”等,以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从案例中发现,雅昌在两次转型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单一印刷产品或服务,而转向高端艺术品的定制、印刷服务一体的提供,转向对于艺术家、艺术品的信息服务,转向“印刷++”的服务。

第二,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平台,构建文化科技产品及服务的生态链。基于网络虚拟平台,雅昌实现了制造(印刷业)、研发(艺术品创作、策划)和销售(艺术品销售)三者之间的有机整合,构建了连接艺术家、学术专业机构、艺术机构和收藏机构的平台,为客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利用这个网络平台,雅昌可为每个艺术家建设个人作品的数字档案馆,为广大艺术家管理数字资产。借助该网络平台,雅昌与多位艺术大师、拍卖行、画商和画家构建合作关系,为其策划各类型的展览活动,提供专业摄影服务。通过网络虚拟平台的打造,将文化与科技融合,构建文化科技产品及服务的生态链。

利用自身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华强打造了“创、研、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实现了多个领域的有效链接,构建起一个以市场为目标、以高科技为支撑的强大产业发展平台。在这个产业链中,各个不同领域之间互为上下游,实现了产业衔接、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构建文化科技产品及服务的生态链。

(3)文化科技融合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培养。案例分析发现,文化与科技资源融合是文化科技产品及服务提供的前提。文化或者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与多样化主体合作、复合式人才的提供以及虚拟平台的构建等方式获得更多的文化或者科技资源,促进自身文化与科技资源的融合。

文化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可以转化为企业的文化科技融合能力,也可以指引文化与科技资源的融合。文化或者科技企业可以通过整合自身的文化科技资源,在创新研发的基础上提供多元化的产品以及组合式的服务。实践证明,文化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提供能力可以在提供过程中转化为文化或者科技企业的文化科技融合能力。在产品及服务的提供过程中,文化或者科技企业还可以发现自身资源能力的不足之处,进而指引文化或者科技资源的融合。

文化科技融合能力可以促进文化与科技资源的融合,因为有了文化与科技融合能力才可以更好地整合文化与科技资源。文化与科技融合能力越强,企业文化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提供速度也就越快,所以,文化科技融合能力可以加速文化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提供。从上述的案例分析中发现两个因素可以增强文化与科技融合能力。一是领导者跨界视野。无论是雅昌的领导人万捷还是华强的领导人梁光伟,他们在企业的发展进入瓶颈的时候都带领企业进入跨界转型的战略发展道路,这为企业后来的良好发展指引了方向,同时也增强了企业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能力。二是变化市场的快速响应。变化市场的快速响应就是企业对于市场的敏感度,对于市场越敏感,反应速度越快的企业,文化或者科技企业的文化与科技融合能力就强。

5 小结

对成功的文化科技型企业的案例分析,有利于对“文化—科技”融合机制的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机制包括文化与科技资源融合、文化与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提供以及文化与科技融合能力三个方面。其中,①文化与科技资源的融合路径包括复合式人才提供、与多样化主体合作和虚拟平台的构建三个融合路径;②提供多元化功能产品和组合服务以及构建文化科技产品服务生态链可以促进文化与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提供;③领导者的跨界视野和变化市场的快速响应可以提升文化或者科技企业的文化与科技融合能力。

[1]邓文君.数字时代法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环境构建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141-145.

[2]倪芝青,楼菁华.基于指数研究的城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评价——以杭州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06):69-73.

[3]江光华.推进北京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财政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04):20-24.

[4]钟晟,王敏.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创新研究——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05):90-94.

[5]崔木花.文化与科技融合:内涵、机理、模式及路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15(01):36-39.

[6]∅IESTAD S,BUGGE M M.Digitisation of publishing:exploration based on existing business model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4(83):54-65.

[7]ROTHMANN W,KOCH J.Creativity in strategic lock-ins:the newspaper industry and the digital revolu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4(83):66-83.

[8]PANOURGISA N S,NANDHAKUMAR J,SCARBROUGH H.Entanglements of creative agency and digital technology:a sociomaterial study of computer game development[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4,83:111-126.

[9]RÜLING C C,DUYMEDJIAN R.Digital bricolage:resources and coordin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digital visual effect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4,83:98-110.

[10]余菲菲,张颖,李宗泽.文化与技术融合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向探索性创新转型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09):89-94.

[11]陆亚东,孙金云.中国企业成长战略新视角:复合基础观的概念、内涵与方法[J].管理世界,2013(10):106-117+141+187-188.

[12]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13]LEVINTHAL D,MYATT J.Co-evolution of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y:the evolution of mutual fund process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S1):45-62.

[14]FLOOD P C,SMITH K A,DERFUS P.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top management teams:a neglected topic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Ir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6,17(1):1.

[15]江术元,马春光.资源基础观的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前景[J].经济问题探索,2009(08):102-106.

[16]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33.

[17]YIN R K.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3rd)[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2.

[18]EISENHARDT K 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4):532-550.

[19]苏敬勤,崔淼,张竟浩.外部取向管理创新模式:一个探索性案例研究[J].管理科学,2011(01):31-39.

[20]王小斌.雅昌“印刷++”,对印刷电商的进阶版解读[J].印刷经理人,2015(05):38-40.

(责任编辑 沈蓉)

Culture-Technology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Cultural Enterprises in China

Yu Feifei1,2,Zhang Jie1

(1.Business School of 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2.The World Water Valley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1100,China)

Due to the current needs of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for enterprises in China,it buil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in the enterprises of china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based view theory.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analytical framework,it used the exploratory multiple-case study method to analyze two successful cultural-technological companies,Artron and HuaQiang in Shenzhen,and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culture and technology.The findings can promote the fusion of technology and culture for cultural enterprises in China.

Cultural enterprise;Composition-based view;Culture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Mechanism;Multiple cases study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自由探索项目)(2016B091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GL010),江苏企业国际化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项目“江苏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模式、重点及路径研究”(15SSL013)。


C939

A

猜你喜欢
雅昌案例科技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科技助我来看云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科技在线
艺的书——深圳雅昌艺术中心
雅昌艺术财经指数
雅昌艺术财经指数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