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量营养元素缺乏危害与防除

2016-02-10 20:47郝秀芬静海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1600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2期

郝秀芬(静海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1600)



蔬菜大量营养元素缺乏危害与防除

郝秀芬
(静海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1600)

摘要:蔬菜正常生长发育需要16种营养元素,作物所需要的3种大量元素尤为重要。只有这些必需的营养元素供应数量充足而且比例协调,才能保证蔬菜正常生长发育。蔬菜生产尤其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常常出现某种营养元素缺乏的生理性病害,熟悉这些生理病害的产生原因和防除措施有利于蔬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大量营养元素;缺乏;防除

蔬菜缺少任何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要产生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根据这些病症,可以采取相应的施肥措施,补充发病植株缺少的养分。对于有些缺素严重的蔬菜,虽然不能通过施肥补充缺乏的养分使蔬菜缺素症得以缓解,但对下茬蔬菜施肥则可起指导作用,如果产生某种元素的缺乏症时,则要适当多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料。

蔬菜某种元素的缺素症状的表现,除了受供素水平的影响之外,还受其他元素的存在状态和供应水平的影响,也受病虫为害和其他不良环境的影响。因此,生产中必须慎重对待田间的缺素症状,综合分析各种环境条件,确定缺素种类,以便“对症下药”,补足所缺元素,且不可以盲目下结论,造成该补足的元素没补,不该补充的元素却施用不少,严重时会产生新的缺素症状。

1 氮素不足的表现及防除

多数菜田土壤容易缺氮,这是因为土壤母质中很少含有氮素,土壤中的氮素一是来自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小循环,二是来自人工施肥。另外氮素是菜田等农田中最活跃的因素:氮素一方面被蔬菜大量吸收,以有机氮素形态参与蔬菜的各种生命活动;另一方面以分子态、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形式存在,其中氨和硝酸根不被土壤胶体所吸附,随降水或灌水而流失。可见菜田土壤中氮素来源少,损失途径多、蔬菜吸氮量大等是蔬菜氮素缺乏症经常出现的主要原因。

1.1 氮素缺乏症

大多数蔬菜作物缺氮的症状很相似,典型的症状是:缺氮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很低,外部表现是叶片退绿,而且老叶先于幼叶表现失绿的症状;叶绿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蔬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缺氮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干物质积累量减少,最后导致蔬菜茎叶生长量降低,生长缓慢;虽然缺氮植株的根部受害比地上部轻,但也表现细弱、伸长生长缓慢,根数减少等症状。缺氮严重时,全株呈黄白色,老叶死亡,幼叶停止生长,腋芽枯死呈休眠状态。此外,各种蔬菜还表现特殊的氮素缺乏症状。

绿叶菜类如莴苣缺氮时叶片呈黄绿色,生长缓慢,严重缺氮时老叶呈浅绿色,最后腐烂。结球莴苣不包心,根系密集,具花色甙的品种会出现紫红色。由于绿叶菜类蔬菜是以幼嫩的叶或叶丛为产品,缺氮后其产量和品质明显降低。大白菜和甘蓝等结球叶菜包心延迟或不包心。果菜类果实变小或畸形。如黄瓜缺氮时植株矮化,叶呈黄绿色,偶尔主脉周围的叶肉仍为绿色,缺氮严重时,全株呈黄白色,茎细而且干脆。正常的黄瓜果实应是果面光滑、深绿色,而缺氮植株的果实表面刺溜增多,呈亮黄色或灰绿色,果实细短,果蒂呈浅绿色,有时出现尖嘴瓜等营养不良引起的畸形瓜。番茄缺氮初期老叶呈浅绿色,后期全株呈浅绿色,小叶细小、直立,生长缓慢,叶片的主脉出现紫色,尤以下部叶片明显;缺氮番茄果小,而且植株抗病性减弱,易感染灰霉菌和马铃薯霉菌。洋葱缺氮症状表现较早,叶少而且窄小,叶色浅绿,叶尖呈牛皮色,逐渐全叶变成牛皮色。

1.2 防除氮素缺乏症

生产中一旦发生氮素缺乏症状,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补充氮素的措施可采用根部和叶面施肥两种方法。根部追肥的效果慢,但肥效长,可以在适宜范围内多追施一些,防止以后再度脱肥缺氮。叶面施肥效果快,施肥后较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氮素缺乏症的解除或缓解。但叶面施肥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氮素供应不足的问题。如果生育前期发生氮素缺乏症,只采用叶面追肥方法补充氮素,在生育后期还有再度发生缺氮的可能性。所以,在田间发现缺氮症后可以先采用叶面施肥作为临时性的补救措施,同时结合根部追肥。根部追肥的用量因作物和土壤情况而异,最好结合测土来进行。所用的肥料种类依环境温度而异。在低温期宜选用硝态氮,高温多雨季节宜用胺态或酰胺态氮。叶面施肥可以用0.5%的尿素溶液,一般每隔一周喷1次,连续喷2~3次。叶面追肥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肥烧,一般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叶面施肥,不要在正午温度高时进行。另外,如叶面施肥后遇雨,可在天晴后补施一次。

2 磷素不足的表现及防除

一般蔬菜对磷的吸收量低于对氮和钾的吸收量。但是,蔬菜也易产生磷素缺乏症,这主要是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变化较大。磷在土壤pH值为6.5时,有效性最高;当土壤pH值>6.5时,土壤中的钙盐与磷形成难溶的磷酸盐,蔬菜难以吸收;而且一价磷酸根在强酸性和弱酸性土壤中可被粘土表层的铁和铝吸附,或者被溶液中的铁、铝和钙离子沉淀为难溶形式。就是说,土壤中的有效磷极易被固定,而不易被蔬菜吸收利用,产生土壤中全磷含量很高,但其上生长的蔬菜表现典型缺磷症状的现象。

2.1 磷素缺乏症

蔬菜典型的缺素症常表现在叶部,但缺磷的症状表现不如其它元素的缺乏症明显。有些蔬菜缺磷,叶绿素浓度提高,叶色深绿,有些蔬菜沿叶脉呈红色;缺磷蔬菜须根不发达,营养生长停止,生殖生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成熟蔬菜植株含磷量的50%集中于种子和果实中,缺磷的蔬菜往往果实小,成熟慢,种子小或不成熟。不同蔬菜缺磷的症状表现也不相同。

番茄缺磷初期茎细小,严重时,叶片僵硬,并向后卷曲,叶正面呈蓝绿色,背面和叶脉呈紫色,老叶渐变黄,并产生紫褐色枯斑,颈部细弱,结果不良。黄瓜缺磷植株矮化,但不很明显;缺磷严重时,幼叶细小、僵硬,并呈深绿色,子叶和老叶出现大块水渍状斑,并向幼叶蔓延,块斑逐渐变褐干枯,叶片凋萎脱落。结球莴苣缺磷结球迟,整株松散,呈莲座叶状,严重时老叶死亡。具花色甙的品种,由于缺磷使糖分运输受到阻碍,叶片所含大量糖分转化成花青素使叶片出现紫色或红色。结球甘蓝和花椰菜缺磷时,叶背面呈紫色。四季萝卜缺磷时,叶背面也呈花色。芹菜缺磷时,根茎生长发育受阻。洋葱缺磷多表现在生长后期,一般生长缓慢,干枯和老叶尖端死亡,有时叶部表现花斑点——绿黄同褐色间有。

2.2 防除磷素缺乏症

蔬菜有两个时期要求磷量高,一个是生长初期,另一个是果实和种子成熟期,而防止蔬菜缺磷通常要在蔬菜的早期。因为磷的再利用能力很强,植株所吸收供给营养生长的磷,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可供给以后形成果实和种子之用,如果到生育后期补充磷肥则补救的效果会很差。

补磷措施也是叶面喷施和土壤追肥两种。在土壤全磷含量高,有效性差,磷素固定很严重的情况下,叶面施肥的效果要好于土壤追肥,一般用0.3%的磷酸二氢钾每隔7~10 d喷一次,连喷2~3次,可以消除或缓解缺磷症状。但是到生育后期随需磷量的增加还有发生缺磷的可能。所以,必须查明土壤磷素有效性差的原因,结合土壤施肥达到彻底防除缺磷的目的。如果是由于土壤酸性太强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可以适量施用石灰或生理碱性肥料来提高土壤的pH值;如果是由于土壤pH值过高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可以适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增施有机肥,降低pH,提高磷的有效性。在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很低的情况下,可以叶面施磷肥作为临时性的补救措施,同时向土壤中增施磷肥。

3 钾素不足的表现及防除

在静海县成土母质中长石含量很高,钾素较丰富,但由于长年不重视施用钾肥,加上氮和磷肥施用水平的提高,相对和绝对缺钾的例证很多。蔬菜缺钾最大的特征是叶缘呈现灼烧状,尤其是老叶最明显。缺钾初期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小,叶缘逐渐变黄绿色,后期脉间失绿,并在失绿区出现斑驳,叶片坏死,果实成熟度不均匀。多数蔬菜对缺钾敏感,缺钾植株瘦弱而且易感病,从生化角度看缺钾使淀粉形成和转化受到阻碍。此外,蔬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土壤钾素缺乏程度影响钾素不足的症状表现。蔬菜生育初期钾的需要量较少,进入结果期或产品器官形成期蔬菜对钾的吸收量急剧增加。所以,除非土壤严重缺钾,一般生育前期不表现明显缺钾,而钾素缺乏症多表现在蔬菜快速生长之后。

番茄缺钾生长缓慢、矮小、产量降低;幼叶小而皱缩,叶缘变为鲜橙色,易碎、易脆,最后叶变褐色而脱落;茎变硬,木质化,不再增粗。缺钾对番茄果实的形态、果汁稠度和品质有一定影响,果实中维生素C、总糖含量降低,果实的成熟不正常。此外,缺钾使番茄的抗性降低,抗灰霉病和晚疫病等病害的能力明显下降。黄瓜缺钾植株矮化,节间短,叶片小;叶呈青铜色,叶缘渐变黄绿色,主脉下陷,后期脉间失绿更严重,并向叶片中部扩展,随后叶片坏死;叶缘干枯,但主脉仍可保持一段时间的绿色;果顶变小而呈青铜色,有时会产生“大肚瓜”。黄瓜缺钾症状的表现往往是从植株基部向顶部发展,老叶受害最重。胡萝卜缺钾时,首先叶扭转,叶缘变褐色,内部绿叶变白或呈灰色,最后呈青铜色。洋葱缺钾表现较早,外部老叶尖端呈灰黄色,或浅黄白色,随着叶片凋落,逐渐向内发展,干枯叶密生绒毛,呈硬纸状。

防止蔬菜缺钾的措施也是靠施肥,对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低绝对缺钾的地块要增施钾肥,而在蔬菜生产中速效氮和磷肥用量较高的情况下,也要补充钾,防止氮、磷肥施用后造成钾素相对缺乏。

文章编号:1002-0659(2016)02-0031-03

中图分类号:S432.3+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3-14

作者简介:郝秀芬(1972-),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及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E-mail:29175924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