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分析法的老城区综合公园使用者主观评价研究*——以宁国市宁阳公园为例

2016-02-11 06:49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环境要素象限公园

彭 英 王 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基于IPA分析法的老城区综合公园使用者主观评价研究*——以宁国市宁阳公园为例

彭 英 王 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文章选取宁国市宁阳公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方法,根据综合公园各环境要素重要程度与使用者满意情况,构建出环境要素重要度与满意度分布模型,并基于该模型从自然资源特征、人文资源特征、服务设施质量、活动项目水准、管理维护水平等角度分析其内在原因,总结其优劣,提出延续宁阳公园徽州地域文化主题、保护现有山水资源、增加游憩设施、注重全时性活动项目打造、提升环境卫生维护水平等具体优化思路。

综合公园,IPA分析法,重要度,满意度,宁阳公园

综合公园是中国最早建设的现代城市公园形式,具有绿地面积大、游憩活动丰富、场所功能齐全、使用人群广泛等特征,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在居民休闲游憩需求与城市生态环境优化的双重压力下,当前众多城市老城区的综合公园面临整体面貌衰退、与城市缺乏联系、设施落后陈旧、生态环境退化等系列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改造更新,重新焕发活力。改造与更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当前在改造与更新工作中也出现了公园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的消失、应急性无序开发、盲目追求时尚、缺乏公众参与等种种问题[1-2]。基于此,本文选取宁国市宁阳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方法,结合公众参与,构建出综合公园各环境要素重要度与满意度分布模型,并基于该模型从自然资源特征、人文资源特征、服务设施质量、活动项目水准、管理维护水平等角度分析其内在原因,总结其优劣,提出综合公园改造优化的相关具体思路,旨在探讨老城区综合公园适应性更新的策略与方法。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宁阳公园位于安徽省宁国市老城区中心地带,北临津河东路,南临长乐路,西临宁阳东路,东临和平路。据《宁国县志》记载,宁阳公园始建于民国18年(1929年),绿地面积8.7 hm2, 1953年改建为苗圃;2005年扩建为市级综合公园,面积20.5 hm2;在《宁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中,宁阳公园拟规划扩建面积至47.94 hm2。宁阳公园现状地形丰富,拥有1.2万m2的人工湖,垂柳、松树、红枫、香樟、翠竹等植被茂密成荫,形成了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观格局,是市民日常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宁阳公园内部空间环境详见图1。

图1 宁阳公园内部空间环境(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长期以来,宁阳公园人工湖水质污染严重,散发的恶臭严重影响市民游憩,全湖岸线的工程性硬质驳岸也不利于亲水活动的发生。同时,公园内部缺乏集中活动场所,导致入口广场汇集大量人流,各类自发性活动相互干扰,不利于市民游憩体验。另外,宁阳公园还缺少老年居民的休闲健身场地及设施,欠缺儿童娱乐设施的统一规划,不利于公园综合效率发挥。总体上,现状功能布局和设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等要求,公园未来规划扩建思路也需要有效的积极引导。

1.2 IPA分析法

IPA分析法是Martilla和James于1977年提出的,他们用该方法对公司的战略管理进行了探讨,并且根据结果的象限分布对营销策略提出实际性的建议[3]。该方法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广泛应用于服务性行业,主要用于服务满意度、产品表现、地区竞争力及宏观旅游政策制定等[4]。IPA分析法目前在风景园林学方面的应用主要有旅游开发游客满意度评价[5]、历史街区更新策略[6],校园公共空间优化策略[7]等,而在老城区综合公园的改造更新方面还应用较少。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IPA的数据采集与样本检验

本文参照公园设计相关规范及公园游憩相关研究成果,并吸取采纳专家及部分市民游客的建议,同时结合宁阳公园现状,最终确定出21个环境要素,采用Likert-5分制进行问卷调研,其中1为极不重要(极不满意)、2为不重要(不满意)、3为一般、4为重要(满意)、5为非常重要(非常满意),得分值越高,代表重要性(满意度)越高。对在宁阳公园休闲游憩的市民进行了问卷调研与统计,问卷样本60份,符合要求的58份,合格率为96.7%。为检验要素的重要度与满意度差别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95%置信度,Sig值<0.05,表明两者差异性显著),P代表满意度,I代表重要度,并通过对2均值之间差值计算(I-P)来分析使用者对宁阳公园重要度和满意度之间的差距(表1),除了植被覆盖率、山水资源面积、公园文化主题、历史古迹等级的值为负,其余都为正值。这说明宁阳公园现状大部分空间要素的满意度低于使用者的期望值。

2.2 环境要素重要度—满意度分布模型构建

在IPA分析图中(图2),以使用者的满意度评价结果为纵坐标、重要度评价结果为横坐标构建坐标体系。以满意度值(3.00)、重要度值(3.50)分别作为横纵坐标轴,将宁阳公园评价项目层的21个环境要素划分在4个象限内,各象限分别对应于积极提升区域、维持优化区域、适度发展区域和重点改进区域。

表1 宁阳公园环境要素的重要度与满意度评价结果

图2 环境要素重要度与满意度分布模型(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1)第Ⅰ象限(积极提升区域)。位于第Ⅰ象限的环境要素为植被覆盖率、视觉美景度、公园文化主题和活动全时性。这表明使用者认为这些要素对宁阳公园改造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对宁阳公园设计也比较满意。这些要素需要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和提升。

2)第Ⅱ象限(维持优化区域)。位于第Ⅱ象限的环境要素为山水资源面积、历史古迹等级、遗产与自然资源保护水平,表明这些要素重要程度相对于平均水平低一些,但满意程度相对高一些。宁国市具有三江汇流、九山围城的优越山水资源生态本底。在遗产保护观念上我国严重滞后[8],然而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的提升,使用者对此的期望值也会上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保护宁阳公园文化景观,延续历史传承。

3)第Ⅲ象限(适度发展区域)。位于第Ⅲ象限的环境要素为青年活动项目。使用者认为该要素重要度与满意度均不高,设计时应考虑到全龄人群的活动项目设置,满足多样化使用需求。

4)第Ⅳ象限(重点改进区域)。位于第Ⅳ象限的空间要素为公园规模、环境清洁度、环卫设施、游憩设施、休息设施、活动类别多样性、老年活动项目、儿童活动项目、家庭活动项目、残障人士活动项目、日常管理保障制度水平、安全与智能化系统水平、环境卫生维护水平。该象限中要素是重要性相对较高,但使用者满意度相对较低,需要管理者认真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宁阳公园更新改造策略

1)保护现状自然资源条件。公园规模、环境清洁度、植被覆盖率、山水资源面积、视觉美景度都是老城区综合公园自然资源条件的重要构成因素。主要的优化策略为:一是扩大公园规模,扩建集散广场。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公园的广场游人容量较小,而宁阳公园每天早晚大量人群活动交流,不同活动间形成一定的相互干扰,因此建议规划扩建公园规模的同时,在人流较集中的地方增加广场铺地面积。二是提升环境清洁度。需要及时解决湖水污染问题,建议管理者可采用机械过滤、疏浚底泥、水位调节等物理方法,以及由漂浮、沉水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控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和藻类的生物方法[9]。三是保护现有植被群落及山水景观格局。通过调研,市民对于现状植被覆盖率及山水景观格局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改造设计应延续公园的山水骨架,与宁国城市“三江汇流、九山围城”的城市意象相呼应。

2)延续徽州传统地域文化。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综合公园中在地域历史、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和景观,予以保护、修复和重塑[10]。宁阳公园是宁国历史八景“海峰雪松”所在地,建议恢复重建该景致,种植特色突出青松几株,苍翠挺拔,传达出宁国市坚实稳固的城市精神。另外,通过竖向设计、植物景观、硬质材料的设计,共同构成具有徽州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并塑造出园林景观与地域历史文脉对话的空间。

3)增加游憩服务景观设施。一方面增加公园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公园景观的维护工作,另一方面丰富公园景点内容,增添园内的参与性活动内容,丰富整个公园的服务内容。需要管理者注重游憩服务内容的拓展以及提高整个公园的服务质量。

4)注重全龄活动项目设置。现场调研发现,宁阳公园较少设置儿童、老年和残障人士活动项目。对于当代儿童而言,随着户外环境教育的兴起,公园不仅为儿童提供了户外游憩的活动场地,逐渐成为城市儿童接触自然,体验自然的课堂[11]。另外,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休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结合市民意愿,建议改造更新时提升宁阳公园的活动类别多样性,增加老年、儿童、家庭、残障人士等活动项目设置。

5)提升环境卫生维护水平。低污染程度虽然对游憩体验的贡献很少,但是较高的污染程度却很容易降低游憩体验。宁阳公园的后续改造更新应注重提升环境卫生维护水平及安全与智能化系统水平。

4 结语

通过IPA模型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宁国市宁阳公园各环境要素在市民感知重要性及满意度的状况,各环境要素在4象限的位置分布为老城区公园更新改造提供了重点和方向,有利于充分发挥老城区综合公园的当代效益,提升市民休闲游憩体验。另外,由于城市综合公园的不断发展,市民的游憩感知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随着时间推移,相关研究也应不断更新数据和信息,从而能更好地为城市综合公园的科学发展服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J217-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

[2]裘鸿菲.中国综合公园的改造与更新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3]MARTILLA J,JAMES J.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J]. Journal of Marketing,1977,41(1):77-79.

[4]陈旭.IPA分析法的修正及其在游客满意度研究的应用[J].旅游学刊,2013,28(11):59-66.

[5]郑小敏,修新田,洪小燕,等.基于IPA分析法的安溪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8(5):83-87.

[6]赵志庆,李天扬,姜健.基于IPA分析法的中东铁路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文化).2014:17.

[7]王潇,赵天宇.基于日照和重要性:绩效分析的严寒地区校园公共空间优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4):14-18.

[8]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南京:东南大学,2006.

[9]施银桃,曾庆福,陆晓华.湖水净化研究进展[J].自然杂志, 2001,23(1):15-19.

[10]王艳春,刘建国.现代园林景观与地域历史文化的对话:徐家汇公园的历史文化保护设计[J].中国园林,2007(7):43-46. [11]董楠楠,陈奕璇,张圣红.上海市中心区公园儿童游憩的代际演变[J].中国园林,2015(9):38-42.

A Study of Users'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Comprehensive Park in Old District Based on IPA Method: A Case Study of Ningyang Park,Ningguo City

Peng Ying Wang Mi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This paper selected the Ningyang Park in Ningguo City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used 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method to constructs the distribution model of environment factors to importance and satisfaction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degree o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users'satisfaction.Based on this model,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trinsic reasons from natural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human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service facilities quality,activity and project level,management maintenance and also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t last,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optimization ideas including continuation of the Huizhou regional culture,in Ningyangpark,protection of the existing landscape resources,increase of the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focus on the full-time-oriented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mprehensive parks,IPA method,importance,satisfaction degree,NingyangPark

10.3969/j.issn.1672-4925.2016.06.008

2016-08-23

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上海社区公园改造景观绩效评价研究”(编号:15PJC088);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点项目研发基金;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编号: 2015KY06)

彭英(1990-),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E-mail:lapengying@163.com

王敏(1975-),女,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实践与研究。E-mail:wmin@tongji.edu.cn

猜你喜欢
环境要素象限公园
勘 误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在公园里玩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会计视角的管理会计学管理属性探析
一见如故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要素模型研究
电大微课程在微信中应用的学习环境要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