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青年运会跆拳道比赛技战术应用分析

2016-02-12 06:57窦燕崔玉红高志红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场次技战术跆拳道

窦燕 崔玉红 高志红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会跆拳道比赛技战术应用分析

窦燕 崔玉红 高志红

全国青年运动会的前身是全国城市运动会,由于国际奥委会设立了专门面向14-18岁年轻人的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了适应国内及国际体育形势的发展需要,更好的与青奥会接轨,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际体育总局于2013年11月21日将全国城市运动会更名为全国青年运动会,旨在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促进城市体育事业发展为实施奥运争光计划服务。为了解目前我国跆拳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技战术现状,特对本次青运会的男子58kg、80kg和女子49kg、68kg重点级别的前三名,共计59场比赛的技战术使用情况及得分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我国跆拳道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及训练提供理论性参考。

全国青运会;跆拳道比赛;技战术;应用分析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1.003

1. 前言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会跆拳道决赛于2015年10月23日—26日在福州长乐市拉下了帷幕,共有来自33支队伍男女十二个级别的186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决赛。此次比赛共计218场,其中10分以上103场,单场最高得分29分,得分10分以上的场次占到总场次的将近一半,说明在规则调整分值后,越来越多的队伍重视并加强高分技术的训练,单场最高分29分更能说明这点,只有多次成功的使用高分技术,才能在相等时间内,得到最高分。在此次统计的59场的比赛中,共计得分540,场均分9.2分,其中男子31场得分339分,场均10.9分,女子28场得分201分,场均7.2分。从总的得分和均分情况来看,女子在技战术的应用及得分上均低于男子,尤其高分技战术的运用及得分上。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第一届青运会的男子58kg、80kg和女子49kg、68kg重点级别的前三名,共计59场比赛的技战术使用情况及得分特点,进行统计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查阅跆拳道技战术相关文章,从中获取与本论文有关的资料,为本研究的论证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2.2.2 录像分析法

分析第一届青运会的男子58kg、80kg和女子49kg、68kg重点级别的前三名,共计59场比赛的技战术使用情况及得分特点。

2.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对统计结果进行整理,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成表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比赛获胜方式

在男、女共12个级别的218场比赛中,比赛获胜方式主要体现在比分胜、分差胜和加时先得分胜三种,其他获胜方式共占比赛获胜方式的3.3%。在三种主要获胜方式中比分胜场次占总场次的73.9%,比赛获胜状态正常。其次是13.3%的分差胜,第三是加时先得分胜,占9.6%。大部分比赛都是双方选手经过三局的激烈角逐,在第三局而分出胜负;有13.3%的场次是双方选手实力相差较大,在满两局比分相差12分以上的情况下,提前结束比赛;9.6%的选手实力不相上下,在三局的比赛中,仍未分出胜负,打到了加时的金腿,由此可以看出比赛的激烈程度,及比赛整体状态。

3.2 获胜比分差情况

在比赛中,当双方选手的个人能力、技战术水平、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实力都相当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平局或比分咬的比较紧的状况,比分差1分或2分,一方面可以体现双方运动员之间各方面差距不大,另一方面则体现出比赛的激烈程度。以3分之差结束比赛的,证明双方选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至少存在三次成功击腹,或一次成功击头的差距,或成功应用一次转身技术,亦或具备较强使对手犯规的能力,但以3分以上差距结束比赛的,则更能体现选手在技术和战术的选择及应用上更胜一筹,及双方选手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在全部的比赛场次中,超过一半以上都是比分相差3分以上,占57.7%,可见,目前青年比赛中,不乏有个人能力较强的运动员,他们及教练员紧跟规则发展趋势,针对目前的电子护具和护头,及时调整技战术训练方向,以高分技术为基础,在比赛中多得分,得多分,以此拉开与对手的分差,获取比赛胜利。差1分胜的比赛,占到22。5%,不到3分以上的一半,反映出这部分运动员之间的竞技比赛能力相差不大,使得比赛较为激烈。

3.3 技战术使用情况

男子在技术的整体应用及得分上均高于女子,在技术的使用次数上,男、女都以横踢、侧踢、推踢排名前三,但技术应用成功率不高,男子在8%-9%左右,女子最多的则在5%左右,横踢一直以来都是使用次数最多,成功率却不高的技术,更多时候被作为连击的引导技术;推踢和侧踢在更换电子护具后,频繁的出现在比赛中,最初应用较为成功,在更多人发现其得分优势后,加强了对该技术的防守,得分趋势有所下降,在目前的比赛中,多做为组织进攻和阻止进攻、破坏对手进攻的手段,和实施二次发力技术的引导技术。男子在需要较强能力的双飞及多飞、后旋踢、后踢技术的使用及成功的应用上高于女子,女子则在下劈、钩踢技术等柔韧要求较高的技术成功率上高于男子,在启用电子护头后,钩踢、下劈、后旋踢等击头技术的成功率有所提升,尤其钩踢和后旋踢,高难度技术在日常训练中相比其他技术要少,练的少,使用的意识就少,用的少,自然对技术的防守意识就差,因此在比赛中,成功得分的机率就要相对较高。男子和女子使用后旋踢的成功率在所有技术中,均排在第一位。女子仅使用了一次后旋踢,便达到了100%的成功率。建议在日常训练中,除了增加高难技术的技术练习,更重要的是在技战术的对抗练习中,加强使用高难技术的意识及对高难技术的防守意识。随着与世界接轨,拳在比赛中,越来越多的受到了重视,更多拳的使用出现在了比赛中,并获得得分,在此次比赛中,男子的拳应用较好,在整体技术的成功应用中,排第三位,拳的成功得分不仅仅是打在对手的护具上,在具备了力度、准确度和正确的时机选择,才有可能得分,女子在比赛中虽使用拳,但最缺乏力度和时机,尤其力度。后踢技术在女子的技术应用中,不算好,只占8.3%,但在男子成功应用技术中,是继后旋踢,成功率中最高的技术。可见目前男、女技术的应用,均趋向高分化,并具备一定的得分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男子在技术的整体应用及得分上均高于女子,在技术的使用次数上,男、女都以横踢、侧踢、推踢排名前三,但技术应用成功率不高,男子在8%-9%左右,女子最多的则在5%左右。

4.1.2 推踢和侧踢得分趋势有所下降,在目前的比赛中,多做为组织进攻和阻止进攻、破坏对手进攻的手段,和实施二次发力技术的引导技术。

4.1.3 男子在需要较强能力的双飞及多飞、后旋踢、后踢技术的使用及成功的应用上高于女子,女子则在下劈、钩踢技术等柔韧要求较高的技术成功率上高于男子。

4.1.4 男子和女子使用后旋踢的成功率在所有技术中,均排在第一位。

4.1.5 拳在比赛中,越来越多的受到了重视,更多拳的使用出现在了比赛中,并获得得分,在此次比赛中,男子的拳应用较好,女子在比赛中虽使用拳,但最缺乏力度和时机,尤其力度。

4.2 建议

4.2.1 加强高难技术的训练广度及深度。

4.2.2 建议在日常训练中,除了增加高难技术的技术练习,更重要的是在技战术的对抗练习中,加强使用高难技术的意识及对高难技术的防守意识。

4.2.3 加强推踢引导的二次发力技术。

4.2.4 在重点训练个人得意技的同时,提高其他技术在连续过程中的攻反、反攻的转换能力。

4.2.5 加强拳的得分能力训练,尤其是女子运动员的上肢力量。

[1] 于海龙,黄鹤,孙金南.2014年仁川亚运会跆拳道中小级别决赛中外女子选手技战术能力比较[J].运动,2015,19:17-20.

[2] 朱森.基于新规则的跆拳道比赛失分特征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1:9-10.

[3] 颜红伟,单威,高志红.我国跆拳道女子-49kg级运动员主要对手的技术运用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2:112-116.

[4] 马晓利,刘卫军.2013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决赛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2:117-121.

窦 燕(1982.6- ),女,汉族,山西侯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讲师,河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 崔玉红,河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高志红,河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

猜你喜欢
场次技战术跆拳道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嘻哈跆拳道
基于运行场次用时误差的载人设备故障预警可视化研究
排考场次分配方法及其SQL实现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嘻哈跆拳道
基于大数据的足球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队为例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地铁观影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