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发展路径

2016-02-12 06:57许磊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精品陕西省

许磊

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发展路径

许磊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群众体育赛事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陕西省群众体育赛事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结合实际发展提出了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走战略发展、走精细运作、走本土品牌、走合作共赢等发展路径

群众体育;精品赛事;发展路径;陕西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1.007

体育赛事的举办给陕西省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不仅能够推动城市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制造业等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还能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繁荣,从而促进陕西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陕西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的总体发展思路是:继续精心组织举办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环中国自行车赛、安康汉江龙舟赛、太白登山节等“山、水、路、城”为标志的群众体育精品赛事。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强城市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体制、机制为突破,调动多方办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完善赛事布局,提升品牌赛事,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协会指导的多元化办赛格局。此外,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要科学、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顺应陕西省发展及体育事业改革的要求,加强行政指导与监管,促进市场开放,明确部门分工,完善配套政策等。通过对陕西省及下属地市体育竞赛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调查及访谈并结合实际发展提出了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发展的对策

1. 目标定位、决策规划上走战略发展之路

1.1 在决策规划上要站在城市重大战略目标和人民日益增长文化生活需求的角度看待体育赛事。

体育赛事的举办给陕西省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不仅能够推动城市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制造业等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还能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繁荣,从而促进陕西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决策规划上要站在城市重大战略目标和人民日益增长文化生活需求的角度看待体育赛事。根据陕西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的总体发展思路是:继续精心组织举办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环中国自行车赛、安康汉江龙舟赛、太白登山节等“山、水、路、城”为标志的群众体育精品赛事。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强城市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体制、机制为突破,调动多方办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完善赛事布局,提升品牌赛事,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协会指导的多元化办赛格局。此外,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要科学、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顺应陕西省发展及体育事业改革的要求,加强行政指导与监管,促进市场开放,明确部门分工,完善配套政策等。

1.2 加强政府导引促进机制

各级政府每年依法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充分发挥政府在体育赛事运营中的主导作用,顺应市场需求,进行商业化运作;政府要结合自身优势,承接符合西安城市特色的赛事类别,并且选择合适的赛事运营形式;充分拓展赛事资源开发的空间,政府应成立体育赛事竞赛组织,以西安咸阳一体化的沣渭新区打造体育赛事中心;树立西安市体育赛事中长期发展目标,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的体育赛事服务体系。

1.3 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定位应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品牌,举办高规格体育赛事。

体育赛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功能明显已经超出了体育的范畴,从而承担了促进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审视自身的定位。西安作为国内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举办体育赛事必须符合国际品牌赛事、城市文化匹配、市场化程度高、媒介传播价值、广泛群众基础、配套活动丰富的特点,西安市体育局及相关部门要深挖西安国家化大都市的体育赛事内涵制定长期体育赛事运作的计划和城市体育赛事定位,保障体育赛事的长足发展;安康市、宝鸡市则应以本市经济文化自身及自然条件和民族特色进行定位。

1.4 进一步完善陕西省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提高场馆质量与数量

良好的体育场馆设施是大型体育赛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和前提。陕西省大型体育赛事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首先要提升场馆硬件设施条件,满足大型体育比赛的要求。依据陕西省目前情况建设一批现代化体育场馆,针对陕西省部分大型体育场馆设施陈旧、信息化服务水平落后的情况,进行翻新改造与维修,提高体育场馆的质量与数量。

1.5 广泛吸引市民参与,加强体育赛事与市民生活的融合,注重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效益;

陕西省群众体育赛事应尽量满足广大市民的观赛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群众喜爱并且基层开展较好的赛事项目;积极引导市民的体育观赏性消费行为,培育体育观赏性消费市场,培养市民的体育观赛意识,只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体育、关注赛事、观看比赛,体育竞赛才能获得真正长足的发展。在办赛过程中,要坚持办赛为群众体育发展服务的宗旨,致力于营造“赛事盛会、大众节日”的氛围,挖掘重大赛事的看点,提高竞赛表演的质量,让市民真正感受到体育赛事的无穷魅力,使观赏比赛成为人民群众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使市民不断加深对体育认识,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品质,为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创造有利条件。

1.6 推行实施赛事环境保障机制

环境保障机制是指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城市的天气气候状况、城市文化气息以及各种后勤保障状况是否能承担体育赛事的正常运行。这些基本状况是国际性体育赛事选取承办地点是否符合承办的条件,各种体育赞助商看重的是城市的媒介宣传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2. 经营模式、管理体系上走精细运作之路

2.1 健全与优化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运作模式与管理体系

从笔者与相关一线党员干部的交流,我们发现,记过处分以下的处分他们较为能够接受,这里是否可以将记过处分作为一个考量的标准?当然,我们也认为,记过处分作为责任的分水岭,超过部分已经超出容忍的范畴,较低部分的行政处分可以作为容忍的范畴,这个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化研究。

体育赛事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系影响着赛事承办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而赛事承办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对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通过调查了解到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运作模式和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与优化。政府牵头、市场(企业)参与、社会支持,是实现大型体育赛事综合效益的保证。体育赛事影响巨大,陕西省政府必须坚强领导和认真组织,号召全社会予以广泛关注和支持,同时要运用市场手段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把“政府主导、市场(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办赛模式贯穿于赛事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赛事的市场开发和摸索,与广告客户及赞助商、代理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持续推动市场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竞赛组织分工方面,要通过政府部门召开协调会等方式,强调各职能部门互相配合、通力合作,精简赛事组委会机构和人员,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大型体育赛事的顺利进行。

2.2 组建专业化的赛事运作团队,培养专门的赛事管理人才

在经营管理上要把体育赛事作为高端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去培育和完善,实现赛事结构合理、管理机制灵活、服务水平一流的目标。随着形势的发展,新的专业化的赛事运作团队必须跟接上,在调查中,100%的被调查者一致认为陕西省专业化的赛事运作团队和管理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陕西省大型体育赛事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利用地方优势吸纳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体育赛事管理人才;组织体育局竞赛管理部门相关人员“走出去”,多学、多听、多看、多实践。积极引导年轻的竞赛管理后备人才,加强学习和培养,形成一支学历和综合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赛事经营人才队伍,为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2.3 重视群众体育精品赛事的市场培育,加大赛事宣传与推广力度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赛事的市场培育将日趋看好。陕西省是一个拥有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的省份,很多公司都很注重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对于陕西省群众体育赛事发展来说,体育主管部门要加强与这些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加大赛事的宣传与推广力度,积极拓宽市场资金募集渠道,广开门路,加大培育与开发力度,使之参与到体育赛事赞助中来,为陕西省群众体育精品赛事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

2.4 加强与国内外体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其他城市办赛经验

陕西省政府要积极申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欲借体育平台,提高城市综合实力。而如今,国际、国内体育组织掌握着大多数体育赛事的申办权,这就要求陕西省体育主管部门积极加强与国内外体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做好公关工作,努力申办质量高、影响大的体育赛事。陕西省体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地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走出去”就是要前往这些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完善的赛事运作流程和先进的组织管理经验;“引进来”吸收引进高素质、经验丰富的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人才,从而充实陕西省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人才队伍,促进陕西省群众体育赛事进一步发展。

2.5 合理利用赛后体育场馆设施,提高有效使用率

陕西省及下辖各地市都拥有了一定的体育场馆,但场馆的赛后利用率却不高,需要政府每年高额的财政补贴维持这些场馆的运转,大型体育赛事要想取得循环科学发展,必须解决场馆赛后闲置、有效使用率不高的问题。例如积极拓宽体育场馆经营模式,对部分现有场馆可以采用“委托管理”的经营模式,通过出租场馆举办文体活动、招商活动和收取租金等弥补场馆运转资金的不足,从而达到“以体为主、以商养体、以文兴体”的目标,提高赛后体育场馆的有效使用率,实现场馆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3. 结合陕西特色培育和创立本土体育品牌赛事,提高城市品牌效应

陕西省拥有较多全国旅游名胜古迹,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因此,体育赛事产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结合本地特色,促进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要努力培育和打造本土品牌赛事。把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环中国自行车赛、安康汉江龙舟赛、太白登山节等“山、水、路、城”为标志的群众体育精品赛事做大做强。一方面,陕西要发展符合陕西发展战略和特点的赛事,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赛事,保障赛事的生命力。要努力实现外来赛事本土化、本土赛事世界化,经过培育和发展,使一些赛事级别高、影响力大、市场效益好及群众基础强的赛事真正扎根于陕西,成为城市的标志和象征。西安拥有浓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劳动资源、密集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对传统的体育赛事进行研究、定位、发展,使其向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目标迈进;不断扩大赛事的规模和影响,争取将其打造成国内影响力较大的马拉松赛事。体育主管部门要努力打造的本土体育品牌赛事,采取一系列措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鼓励并支持这类体育赛事的发展,努力培育独具特色的地方体育赛事,从而扩大赛事影响力,提高城市品牌效应,更好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4. 走合作共赢之路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关系到方方面面,涉及到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与城市的合作,以及与赞助商之间的合作等。要加强国际体育官员等人才的培养,习惯与国际体育组织对话,争取在赛事级别及赛事时间选择等方面掌握更大的主动权;要探索和西北地区城市及其他先进城市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赛事运作及场馆运营的效益;要在各部门、各行业之间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主动服务于城市的整体发展。

[1] 孙康林等,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5.

[2] 纪宁、巫宁,体育赛事的经营与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

[3] 刘清早,体育赛事运作管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8.

[4] 张金桥等,西安城市业余体育赛事发展问题研究,中国体育科技, 2011,47(3).

[5] 王全昌,西安大型体育赛事品牌提升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2 9.

[6] 陈一平,上海体育赛事的发展路径,体育科研,2010 3.

[7] 马红娟等,西安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规模及类型选择,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 6.

[8] 刘军、邰崇禧,苏南地区大型体育赛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安徽体育科技.2011(10).

许磊(197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副教授,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精品陕西省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心经精品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釉光青精品欣赏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