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源比例下降背景下农业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

2016-02-12 23:46熊艳红杨善铭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河源57000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

熊艳红,杨善铭( .江西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河源 57000 )



农村生源比例下降背景下农业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

熊艳红1,杨善铭2
( 1.江西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2.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河源 517000 )

摘 要: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高校农村生源比例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它对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为适应思政教育工作的新状况,农业类高校要对思政教育的目标、重心和途径进行调整,并通过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教育队伍的选聘与培训机制、管理约束机制、交流合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

关键词:农村生源; 农业高效; 思政教育

杨善铭(1977-),男,江西于都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下降现象分析

是什么原因造成近年来高校农村大学生比例持续下降?学界对此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教育资源失衡说

高校农村大学生比例逐年下降,是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必然结果。农村中小学由于政府教育投入少和优秀师资严重流失,教育设施设备落后、教育质量较差。而城市中小学因教育投入集中、教学设施设备先进和优质师资众多,教育质量远高于农村中小学。自然,城镇中学向高校输送学生的数量要超过农村中学。

(二)大学教育贬值说

由于大学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农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农村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成本”与“收益”在短期内严重失衡。高等教育已经难以明显发挥“改变命运”的作用。不少农民失去了以往“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读大学”的热情。

(三)人文素质缺乏说

农村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人文素质整体偏差是重要因素。他们大多来自偏远落后地区,环境相对闭塞,大多见识较窄。同时,受农村落后教育条件的限制和“升学率”的影响,农村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缺乏人文教育。进入大学后,不少农村大学生将时间和精力过度集中到专业学习上,错失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锻炼机会。人文综合素质整体偏低,他们自然难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综合说

地应力对裂缝影响较大,既控制着裂缝的方位、倾角、高度、传导性,且影响施工过程中压力的大小[17-18],高水平主应力差条件下,容易产生较为平直的水力主缝;在低水平主应力差条件下,易形成径向网状扩展缝[19-21]。通过方位阵列声波测井解释表明,韩城区块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分布的井易受邻井压裂影响,高应力区压裂一般不易波及邻井、低应力区易发生波及邻井现象。

高校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大学教育“贬值”、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偏低,我国城镇化进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业人口向城镇户口转化。农业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多。农村学生随之减少,城镇学生随之增多,高校中农村生源比例随之降低。

任何事物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大学生比例下降,既有我国城镇化进程、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大学生就业困难等客观因素,也有农村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偏差、家长认为成本高谋生难等主观因素。

二、农村生源比例下降对农业类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

面对农村生源比例降低,为了维持招生规模的稳定,农业类高校必然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以吸引城镇生源。这使得农业类高校的专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原来面向农村生源的农业专业占主体的专业布局向针对城镇生源的新设专业和针对农村生源的传统农业专业平分秋色、共同发展的专业布局转变。农业类高校的学生生源结构也因此发生变化:由农村生源占主体向城镇生源占主体转变。农业类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因此面临着新的状况。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变化

农业类高校以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农村大学生是农业类高校的重要生源。因此,农村大学生自然是农业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但农村生源下降,城镇生源逐渐增多,农业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农业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由原来的农村大学生为主转变为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兼顾。另一方面,农业类高校的农村大学生也不是原来的农村大学生,而是在高校扩招、农业类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下降背景下的农村大学生。此时的农村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困难的家庭经济状况,而且要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弄清农业类高校政治教育对象的变化,并从其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是做好农业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二)学生群体结构及心理特征的变化

学生群体是高校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大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群体的结构与特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村生源比例下降、城镇生源增多,农业类高校的学生群体结构发生变化:由农村大学生为主体向城镇大学生为主体转变。由于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心理特征存在差异,随着生源结构的变化,农业类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也发生了变化。在以农村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群体里,农村大学生的朴实、勤劳、节俭等品质得以保留和发展,成为学生群体的主要特征。虽然农村大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各种不足与缺陷,但个体差异较小,农村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较小,产生自卑心理的可能性较低。而在城镇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群体里,城镇大学生的开朗自信、积极主动、多才多艺给学生群体注入活力。它一方面感染、影响着农村大学生,另一方面也给内向沉默、保守被动的农村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心理冲击,使不少农村大学生产生自卑等消极心理。

(三)校园文化氛围的变化

校园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大学生比例的降低、城镇大学生比例的上升,农业类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是影响农业类高校人际冲突因素增多。由于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学习生活在同一空间的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之间产生分歧与摩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紧迫性增强。二是校园文化建设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差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1]191由于农业类高校中城镇大学生持续增多,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加明显,学生的个体需求更加丰富多样。这就要求农业类高校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形式将更加多样。由于城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开拓创新,农业类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都将获得丰富与发展。

三、农村生源比例下降背景下农业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调整

农村生源比例下降引发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农业类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对本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做出相应调整。

(一)更加重视城镇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在农村大学生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的背景下,农业类高校应更加重视城镇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一是城镇大学生已经逐渐成为农业类高校的主要生源。如,江西农业大学 2011年共录取新学生 4356名,城镇户籍学生2249名,占51.63%。城镇大学生已经成为农业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无法忽视的群体。二是目前的城镇大学生基本是“90后”,自身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急需加强引导与教育:(1)依赖思想严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城镇大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往往过于溺爱,缺乏独立生活的经历。上大学后,他们离开了父母照顾,往往缺乏生活自理能力。(2)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城镇大学生上大学之前,大多缺乏生活磨砺,没有形成吃苦耐劳的品质。(3)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他们生活经历少,受到的挫折小,承受挫折的能力低。(4)过于自信、个性太强,不守规则。城镇大学生有个性、自信、敢于挑战权威,但又自我主观意识过强,过于强调个性,规则意识强烈但又不遵守规则。三是要加强城镇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农业类高校以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其优势专业在于“涉农”专业。若城镇大学生选择“涉农”专业,他们应有去农村工作或从事涉农工作的意愿。然而,大学生去农村工作的意愿并不强。据调查仅有23.5%的大学生有去农村就业的意愿,而超过3/4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就业。若城镇大学生选择农业类高校的“非农专业”,其在城市就业又未必有优势。农业类高校城镇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往往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农业类高校要加强城镇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城镇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城镇大学生顺利就业。总之,农业类高校不仅要重视城镇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更要从城镇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和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的理念、思路与方法,增强城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对农村大学生开展针对性思政教育工作

农业类高校应从农村大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第一,加强农村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农村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农村大学生物质条件较差,与人交往容易自卑,人际沟通能力较弱。同时,为保持学业竞争力和获得好的学业评价,他们在专业课学习方面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往往无暇参与大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锻炼与提升。为此,应加强农村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农村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一方面,要对农村大学生进行参与意识教育,促进他们走出狭小的个人圈子,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对农村大学生进行公共道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促使他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做到言语得体、举止有度,增强公共道德素养,塑造良好外在文明形象,提升社会认同度和接纳度。

第二,培养农村大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引导他们尽快融入和适应社会。农村大学生大多具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他们积极上进,努力学习。然而,农村大学生的学习更多是“面向大学的学习”。他们为了获得更强的学业竞争力和更高的学业评价,更偏好专业必修课学习。[2]85这种学习观与他们“凭专业就业”的就业观联系。在许多农村大学生看来,毕业能否找到好工作,主要依靠自身的专业能力。然而,这种观点未必切合实际:一是其所就读的专业未必符合人才市场需求;二是就业更靠自身的综合素质;三是就业离不开一定的机遇。因此,农业类高校要引导农村大学生摒弃“面向大学的学习观”,树立“面向社会的学习观”和“凭综合素质就业”的就业观,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就需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走出校园,与地方的行业、企业、事业进行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6]57

第三,加强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据研究,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大学生。一是传统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导致许多农村大学生形成内敛、压抑的人格特质;二是从农村到城市的环境适应,农村大学生面临巨大的认知与情感冲击;三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生活条件远低于城市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四是家庭和父母的期望值较大。[3]56总之,农村大学生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农业类高校要加强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其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准备条件。

(三)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由于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城镇大学生比例上升,农业类高校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风险加大。一是因为现在的城镇大学生基本是“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是家庭中心,受家庭的宠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不顾别人感受的习惯。[4]72当城镇大学生将这些习惯带到大学,发生人际冲突的机率增大。二是随着城镇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农村大学生数量的减少,农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在农村大学生为主体的农业类高校,他们主要生活在以农村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里。由于彼此经济差距较小、价值观分歧较少,农村大学生容易维持内心平衡。当城镇大学生成为农业类高校生源的主体后,农村大学生生活在城镇大学生中间。由于与城镇大学生在经济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农村大学生内心容易失衡。尤其是农村贫困大学生,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正常参加城镇大学生组织的各种活动,人际交往陷入困境。[5]68

农业类高校应清醒地意识到因学校生源结构变化给学生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积极采取思政教育、心理教育措施,引导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一是要对大学生加强良好人际关系的宣传教育。农业类高校可以开设《大学生人际关系沟通与技巧》等课程,引导大学生认识良好人际关系对个人身心健康、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习人际交往的理念与原则,把握人际沟通的技巧,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也可设立微信公众号,建立微信宣传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人际沟通与交往的信息,供大学生自主学习。二是要为学生搭建人际交往平台。农业类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三是要引导大学生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营造和谐寝室氛围。四是要建立健全大学生不良人际关系发现、干预和化解机制。农业类高校可借鉴其他高校经验,设立勤工助学的公寓辅导员助理,以每周两次的频率到责任区域巡查,核对寝室的实际住宿人数,登记寝室成员反馈的不良人际关系信息,并及时汇总给辅导员[7]39。辅导员要及时对学生的不良人际关系进行有效干预,及时化解学生的人际纠纷。必要时,也可由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大学生解答各种人际困惑。

参考文献:

[1]康秀云.十六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初云宝.户籍与大学生学习成绩相关研究——以广东省三所大学为例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1,(3).

[3]齐玉龙.城市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比较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4).

[4]杨秀英.转型时期高校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反思与重构[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1).

[5]李小霞.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贫困”初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1).

[6]侯长林.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性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15,(3).

[7]朱少龙.高校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发现机制及其应对[J].高校后勤管理.2014,(3).

(责任编辑 赖 全)(责任校对 王小聪)(英文编辑 何历蓉)

On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clining Proportion of Rural Students

XIONG Yanhong1, YANG Shanming2
( 1.Politics College, Jiangx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 China;2.Heyuan Radio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Heyuan, Guangdong 517000, China )

Abstract:In the role of various factors, the proportion of rural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declined in recent years,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specially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the new situatio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djust their objectives, focuses and approach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its efficiency by means of perfecting and improving hiring and training mechanism, management mechanism,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Key words:rural students,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16) 02-0113-05

收稿日期:2015-1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背景下农业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XGXDJKT.YB-2014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熊艳红(1979-),女,江西南昌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
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