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客与创客教育的探索

2016-02-13 01:39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创客信息技术教育

秦 虹

【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

关于创客与创客教育的探索

秦 虹

创客是按照创新理念进行自主创业的人。创客有三种类型:创意者、设计者和实施者。创客的本质特点主要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分享性。创客迅速成为一种广泛深入的运动,成为全民创造,推动新工业革命的强大力量。创客教育是以培养创客为目标,以新兴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创客空间为平台,以做中学为路径,全面提高学生的创客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创客教育的本质特点主要有独立性与分享性统一、微型性与国际性统一、技术性与人文性统一等。

创客;创客教育;探索

一、创客与创客运动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词“Maker”或“Haker”。而英文词则来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实验课题研究,在这一课题研究中,创新是主导理念,个人设计、个人制造是核心内容,参于设计、制造的研究者包括学生就称为“创客”,并逐渐赋予创客具体明确的内涵,即按照创新理念进行自主创业的人。[1]Maker一词原指制造者、制作者。现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第一是“创”,就是创造,开创,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创新蕴含其中,这是“创客”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所赋予的。如果说过去“制造者”或“制作者”作为操作工人是按照既定的方案、设计和图纸产生产品的话,那么,创客则按照创新的要求,以自己与别人不同的个人化的设想而创造产品,这个产品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创客”与“制造者”或“制作者”是完全不同的,代表了不同的时代。第二是“客”,其意涵有三:一是普及性,说“创客”而不说“创造家”,意味着创客是大众的、普及的,任何想创造的人,借助于开源设计和3D打印,都能将制造业搬上自己家庭里的桌面。创客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不像传统的工业“制造者”依靠于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和流水线工艺流程与技术。二是“主客二重性”,个人即是创造者,也就是创造的“主体”,同时,个人也是创造的“消费者”,即“客户”,这种个人的“主客”统一,更容易使创客有一种客户至上、善于与人分享、包容各种其他创客活动的胸怀和个性。三是新颖性、流行性,“创客”比“制造者”更新颖,更具有网络时代的语言特点,因而更容易流行,更容易被人们广为接受和喜爱,更能迅速变为个人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追求。

创客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具有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功能,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是创意者。这是创客中的灵魂,“点子大王”,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意、点子,给人以启迪、灵感、顿悟,把创造引到一个正确轨道和方向。创意者头脑活,主意多,善策划,是整个创客活动行为的“大脑”。二是设计者。这是创客中的魔法师,能够将一切创意点子转化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使创意变为系统连贯的行动。没有他们,创意就只能束之高阁,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了他们,良好的愿望、设想、目标就有了通向实现彼岸的桥梁。三是实施者。他们被称为创客中的“剑客”,是扎实踏实有效的行动者,把创意转化而成的设计变为产品;他们是高水平的技能大师,善于按照要求创造出产品,动手能力强,是真正的能工巧匠。对于一个真正的创客来说,他可能是“三者兼备”,既是创意者、设计者,又是实施者;对于一个创客团队来说,其中可能有分工,有创意者,有设计者,也有实施者,是三种类型的有效结合和统一。[2]

创客的本质特点有三方面:一是创新,之所以不称“制造者”而称“创客”,就是突出其创新的意义。而创客的创新与一般理解不同,它主要指创客“主体”按照自己的理念和要求去创新,体现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但是,这种创客的创新之所以能够实现,关键在于对开源设计和3D打印技术的运用,开源(Open Source,开放源码)是指被非赢利软件组织(美国的Open Source Initiative协会)注册认证标记,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这种对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发行不受许可证的限制。因此,创客的创新是使用了已有的创新的,只是达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创造。而3D打印则代替了传统意义的实验制造工厂,使数字设计体现的创意变为成品即产品,所以,这种创客的创新既可以是个人性的,也可以是团队性的。二是实践,也就是自己动手做。创客的共同口号是DIY,即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DIY的理念是源于自己,超越自己,体现自己个性最好的一面,也就是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三是分享。创客是个性化的活动和行为,但体现了具有普遍性的分享,因为创客使用数字工具,在屏幕上设计,更多地使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与其他创客分享成果。这种分享性对传统意义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保密”形成对比和挑战。分享更容易从已有创新走向新的创新,更容易突破现有水平,走向更好、更高、更快、更节省,因为分享带来思维、创造力的碰撞、激荡,带来开放的创新空间和环境,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文化。所以,创客的本质特点之一是分享,这也是创客迅速扩大,形成一种运动的重要原因。

创客迅速成为一种运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作者克里斯·安德森指出:创客运动是让数字世界真正颠覆实体世界的助推器。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浪潮,将实现全民创造,推动新工业革命。[3](Ⅻ)在安德森看来,每一个时代都要产生一代“新人”,而新工业革命的“新人”就是“创客”,创客既是新工业革命的创造者,又是新工业革命的产物。创客一旦产生,就迅速扩展、流行。2005年1月,被称为“创客运动圣经”的《创造杂志》(Make Magazine)创办之后,美国三个主要城市举办年度集会——创客嘉年华大会(Maker Fair ),参与人数50000—125000人;创客运动的蓬勃发展,使人们相信它能再造美国,重塑世界。2011年,将近100万卖家在网站平台上销售自己的产品,销售额超过了5亿美元。每年有10万人聚集到圣马特奥的“创客博览会”分享成果。全球有数十个类似的“创客博览会”。鉴于“创客运动”的影响,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初开展了一个新项目,将在未来四年内在1000所美国学校引入“创客空间”,配备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制造工具。[3](24-25)2014年6月18日,美国政府举办了首届白宫制汇节,奥巴马宣布每年6月18日为“国家创客日”。2015年6月12日至18日,美国政府举行“国家创客周”,推动创客运动的深入发展。毫无疑问,创客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大有希望和愿景的运动。

而这一点也早为我国政府敏锐地看到并及时推动。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府措施;2015年3月5日,“创客”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6月19日,第四届深圳制汇节举行,深圳正在成为全球瞩目的创客经济的兴盛场所。[4]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举行。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创客运动在我国正在蓬勃兴起,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二、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是因创客而兴起的新型的教育。创客教育受到广泛重视,迅速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2015年11月19日刘延东副总理又强调指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创业大学、创客教育、开发微课堂这些方面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指示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创客教育广泛深入的发展。

对于创客教育,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定义。综合创客及其运动对教育提出的新需求和新要求,我们尝试着给创客教育下一个初步的定义:创客教育是以培养创客为目标,以新兴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创客空间为平台,以做中学为路径,全面提高学生的创客素养和能力的教育。这一定义包含如下要点:

(1)创客教育以培养创客为目标。创客是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自主创业的人。创客教育就是采取一切方式方法,使学生成为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自主创业的人。一是要有自己的理念,二是能够自主创业。这样的人需要教育的培养和帮助。

(2)创客教育以新兴信息技术为教育手段。新兴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最初的信息技术,它涉及新近兴起并影响到创客及创客教育的信息技术,例如数字设计技术、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技术等,这些技术手段被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创客教育与教学。

(3)创客教育以创客空间为平台。创客空间就是为创客们提供实现创意与交流相结合、创意思路及产品的线下线上相结合、创新和交友相结合的社区平台。现在,创客空间已进一步发展为“众创空间”,为创客提供了更大更高的平台。因此,创客教育与社区有着内在联系,创客教育要充分利用社区创客空间平台,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

(4)创客教育以“做中学”为路径。创客的特点是“自己动手做”(DIY),而创客教育中的教育教学活动路径就是“做中学”,学生从做出发去学,为做而学,“做”就是按照自己的理念自主创业。所以教育教学的课程、活动、作业必须紧紧围绕“做”来进行。这是对传统的理解和做法的颠覆,在那里做是为学服务的,为了更容易学,为了应用和拓展所学而进行“做”;在创客教育中正相反,“做中学”是为做而学。因此,创客教育的结果一方面培养学生“做”的素养与能力,另一方面要出“做”的成果:创意、设计或产品。

(5)创客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创客素养和能力。对于创客素养和能力虽然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综合创客成功人士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主要的共同点。这就是:有强烈的创客意识(就是想成为创客),有炽热坚定的创客情意(热爱创客、坚定不移地做创客),有开放发达的创客思维(思维具有敏捷性、灵活性、精密性和独创性特质),有独立包容的个性(有广泛而专注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勇敢的挑战性和冒险精神),有熟练专长的创客技能(包括互联网+应用技能、数字设计技能、快速成型技能等),有高水平的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分享合作能力、产品制作与完善能力等)。这些素养和能力在乔布斯、扎克伯格、马云等大师身上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

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有联系但又不同。创客教育是个体化、个性化的教育,因人而异,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可以是集体教育,在其中采取因材施教。创客教育更广泛、更大众化,创新教育则要求更高,创客教育中有创新,但也强调已有创新的开源分享,而创新教育更强调尊重创新的独特性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创客教育中有创业,但最初的创客不一定指向创业,而是处于一种“玩”的状态,一旦有创客的收获成果,可以进一步走向创业。而创业教育则以指导学生学会创业、能够创业为目标。所以,创客教育吸收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成分,但又不完全与之相同。

创客教育的兴起意义重大,是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因为创客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从个体性教育转变而来的集体性教育又回到了个体性教育。这不是简单地回到了原点,而是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飞跃,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互联网+教育,使创客教育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使个人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任何形式和内容的教育成为可能。

创客教育的本质特点有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创客教育是独立性与分享性的统一。独立性使意欲成为创客的学生能够借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接受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在教育内容选择、进程进度、学习方式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与众不同,这种独立性最容易激发创客的创造性。而分享性则是指作为独立学习者之间并不是相互隔绝、封闭、互不来往的,相反,他们相互交流来往,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体会和经验,这种分享常常是跨学科、领域、地域之界的,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使远隔万里的交流变得近在眼前,感同身受。所以,独立性与分享性的统一是创客教育的一大特点。

第二,微型性与国际性的统一。微型性是指学习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这种学习在组织上是微型的(相比于班集体上课学习而言)。此外,在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选择上也是微型的,可能是解决一个疑难问题,解释一个模糊概念,论证一个不明公式等,知识的容量是微型的,并不是系统的体系化的知识。因此微型性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微型性并不是使学习支离破碎,脱离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演进的大潮,相反,借助互联网技术,每一个微型性的教育教学都与域内、域外的任何教育教学建立起联系,相互沟通交流,使教育教学超越时间、空间的局限,真正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活动。每一个微型的教育教学可以被视为一个“网点”,而各“网点”的有效联接则构成了国际性的教育教学大网。所以,创客教育是由点到面、由微小到无限大、由区域到国际的大教育,是世界性、全球性的教育。

第三,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创客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许多学校所建立的各种“创客空间”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创客空间,例如“机器人创客空间”等,因此,技术是创客教育赖以支撑的骨架。但是,创客教育也是富有人性的教育,表现出很强的人文性。正如《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所深刻指出的:创客运动产生的是一代新人类,“DIY”开启了自主劳动的先声。人类第一次摆脱了对生产资料系统(重资产)的依赖,仅仅凭着自己的头脑这个轻资产,就可以把创意高效能地变为现实。这是人性上的一个突破,它重新定义了“自由”这个词的含义。在工业时代,自由要靠两样个人无法具备的重资产:“一是‘自由依赖于税’,这是霍尔姆斯的观点;二是‘自由依赖于资本’,这是弗里德曼的观点”。[3](ⅩⅤ )这种自由带来了人性的改变,使人与人从被“重资产”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了人与人之间建立在平等、博爱基础上的人文交往。所以,创客教育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更依靠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基础上的人文,表现出人文关怀、人文至爱,因为创客教育将是迄今最适合人性的教育。总之,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创客教育的一大特点。

[1]创客[DB/OL].360百科.

[2]李羿锋.关于创客的三个哲学问题的思考[DB/OL].百度百科.

[3] [美]克里斯·安德森,萧潇.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4]许正.工业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产业转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91.

责任编辑:陈兴安

秦虹,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天津 300191)。

G649.21

A

1671-2277-(2016)05-0026-03

猜你喜欢
创客信息技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