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市滨海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2-13 05:46丁菲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兴城市钓鱼台失地农民

丁菲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兴城市滨海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丁菲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文章以辽宁省兴城市钓鱼台村为例,对村内失地农民进行调查,分析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可行性方案,即改革征地补偿方式,提高征地补偿费用;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的扶持,采取多种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加强失地农民居住地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民对自身的认同感,以更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

失地农民;市民化;城市发展

随着工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进入到城市生活。《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我国的城市化率突破了50%。这说明我国的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中国城镇化进入了关键发展的阶段。我国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推进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对失地农民的界定

在工业化过程中,尤其是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农民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因此我们给其一个特殊称谓——失地农民。一般来说,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统称为失地农民。

(二)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界定

农民市民化是传统农民向现代文明迈进的重要过程,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农民市民化理论认为,市民化是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和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在向市民转变的进程中,不仅获取市民基本资格,而且通过学习、发展自身能力,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进而具备市民基本素质、融入城市的过程。具体来说,失地农民市民化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失地农民群体实现从农民角色向市民角色的全面转型,如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硬性指标,即外在资格的转换与实现;第二,在实现角色转型的同时,实现内在素质的市民化。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将实现自身在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区参与以及市民意识的培育乃至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变。

二、钓鱼台村的市民化现状

(一)钓鱼台村基本情况

钓鱼台村位于辽宁省兴城市东部,毗邻兴城海滨,隶属兴城市,辖区面积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73平方千米。2012年末,辖区总人口7535人,其中男3730人,女3805人,农业人口4250人,非农人口328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5%。

钓鱼台村是一个传统的农村村落,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村子里入目可及的是一排排的平房,交通十分落后,村民们常用的代步工具是自行车,但即便村子里的土路还算够宽,一到下雨天却泥泞不堪,几十年风雨冲刷下来,原本就不平的路显得更加坑坑洼洼了。垃圾更是随意堆放,几乎每家后院都有一个天然的垃圾场,每到夏天恶臭不堪,村民都绕路而行。村民大多靠种地为生,也有部分村民从事渔业劳作,每年收入不过维持家庭正常开销,生活并不富裕。

(二)钓鱼台村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1.经济收入明显提高,但劳动生产方式过于单一

钓鱼台村居民传统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靠种地,二靠出海打渔,三靠出力打工。村民们一年四季的辛苦劳作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但自2002年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村民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自2002年开始,随着兴城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钓鱼台村的绝大部分土地被陆续征用。为了引导农民走出失地困境,兴城市钓鱼台街道积极探索,依托地理优势,鼓励村民大力开办家庭宾馆,发展旅游、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目前,钓鱼台村有90多个家庭宾馆,有固定从业人员350人,旺季还有200多人打短工,占全村人口的21%。据统计,全村每年的旅游收入能达到350万元以上。

2.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得到改善,但没有充分利用优势

随着兴城市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钓鱼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宽敞的柏油马路取代了原来坑坑洼洼的土路,干净的卫生厕所取代了原来的旱厕,垃圾的统一分类处理取代了原来路旁的垃圾堆,增设的公共交通设施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大型商业机构的设立也为村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如此,钓鱼台村居民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目前,钓鱼台村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经过市教育局改革之后,学校教学质量大大增强。教室宽敞明亮,桌椅黑板崭新整洁,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当地建立校区后,更是为当地增添了浓厚的教育氛围。

但是,在这么优越的教育条件面前,村民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却不高。有些人觉得“本来就是农村人,学习好不好无所谓,认识字就行了”;还有一些人觉得“费劲学习,还不如经营家庭宾馆挣的钱多”;更有甚者认为,“学习好也不一定出息人”。抱着这些想法的村民们往往对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太用心,而想用心的家长们大多因为文化水平不高,无法辅导孩子功课,这就造成村内学龄青少年与“城里的”学龄青少年相比,虽然学习条件占优势,但却因为家长们的重视不够而被耽误许多。此外,当地居民虽然意识到了自身文化素质状况对身份转换和职业选择的限制,但是并没有充分利用当地较为优越的教育资源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服务,学习并掌握一定技能的人过少。

3.观念转变及文化融合颇有难度

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农民超越传统、获得现代潜质的过程。要想完成这一过程,首先需要失地农民自身对“市民”身份的认同。目前,钓鱼台村部分居民的市民意识低下,虽然名义上他们已经成为“市民”,但由于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小农意识、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及文化水平低和劳动技能差等制约性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导致这些居民面对城市生活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自卑心理,缺乏向城市社会转型的主动性和意愿。这就导致当地部分失地农民既难以融入城市生活,也不能被城市文明所接纳。

此外,农民市民化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打破旧的社会关系网络、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过程;而失地农民在这一过程中,适应度较低,影响其在城市生活的能力。失地农民在原有的劳动生产方式下,长期维系着一种较为单一的、异质性较低的社会关系网络。但在市民化的进程中,随着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失地农民所面临的社会分工、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人口的流动等异质性更为复杂,而农民原有的、较为单一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力度有限,使得农民在短时间内难以融入城市文化,不能分享城市文明的进步成果。当地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多都消耗在棋牌社、彩票站等地方,在居住的小区里,居民之间的交往往往也限制在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不愿打破固有的生活模式和交往方式,融入新的群体和生活。

三、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可行性办法

(一)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的扶持,采取多种渠道促进农民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就业问题就严峻起来了。以前农民靠天吃饭、靠土地吃饭,现在政府拿走了农民的饭碗,虽然发放了征地补偿金,但也有义务帮助农民找到工作,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吃饭问题。具体来说,政府可以免费开设针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使农民能够得到正规的、系统的培养;也可以放宽城市的用人条件,鼓励用人单位雇用农民,并对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补贴;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的农民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仅可以避免失地农民因为没有生活来源而变成贫困阶层,还有助于城市人力资源的补充,给当地的企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还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加强对失地农民教育的扶持,实现“教育兴家”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等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和养育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培养合格公民,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促进人的发展,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教育在社会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些教育加在一起对孩子的引导作用相当重要。

在对失地农民教育的扶持中,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优势,同时重视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做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失地农民居住地的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的“文化堕距”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价值观念的变迁是最难的”。

在对失地农民居住地的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失地农民在文化层次上进步,扩大民主生活的基础和范围,增强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管理;加强教育,增进失地农民的市民意识;丰富失地农民的业余生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1]赵晓曼.增权:失地农民就业的社区支持研究——基于南通市H社区的调查[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朱芹.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研究——以无锡实践为例[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杨其虎.追寻竞技正义:竞技体育伦理批判[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吴传俭.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城市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0(7):14.

[5]杜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困境与出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31-36.

F29

A

1673-0046(2016)5-0017-02

猜你喜欢
兴城市钓鱼台失地农民
兴城市日光温室辣椒越冬一大茬周年栽培模式
基于降维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人机飞行速度控制研究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方向研究
兴城市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指导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稳坐“钓鱼台”
关于创新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的思考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