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患者超声图像的研究

2016-02-13 09:38高辉张琪张秋菊刘茵权莉刘洋鸡西市传染病医院超声科黑龙江鸡西1581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胸膜炎胸水结核性

高辉,张琪,张秋菊,刘茵,权莉,刘洋鸡西市传染病医院超声科,黑龙江鸡西158100

30例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患者超声图像的研究

高辉,张琪,张秋菊,刘茵,权莉,刘洋
鸡西市传染病医院超声科,黑龙江鸡西158100

目的针对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超声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30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有关资料,研究患者胸水超声影像特征。结果在胸膜腔积液超声影像中,有11患者为无回声型,7例患者为混合回声型,4例患者为低回声型,2例患者为分隔积液型。在胸膜肥厚方面,有1例患者为均匀型增厚,1例患者为均匀型增厚伴钙化,1例患者为不均匀型增厚伴钙化,2例患者为不均匀型增厚,1例患者胸膜具有结节影表现。有11例患者胸膜血流增多。结论胸膜内部结构、胸腔积液及回声特征在超声影像中可得到详细显示,对于诊治糖尿病合并結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核性胸膜炎;糖尿病患者;超声诊断

糖尿病患者因临床中具有免疫功能受损症状表现,容易产生结核性胸膜炎,增加病情复杂性而难以控制。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水的患者在临床中产生胸膜黏连、增厚、肺不张等表现,对于患者的呼吸功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1]。该研究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集30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有关资料,分析研究患者的超声图像,对其胸水、胸膜声像等方面的临床特点进行较深入地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经临床诊断证实的30例糖尿病合并結核性胸膜炎患者有关资料,其中有16例男患者,14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49~78岁之间,平均年龄(57.2±1.8)岁,临床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与世卫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进行诊断。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病程在1~21年之间,平均病程(8.5±1.5)年。

1.2检查设备及方法

采用彩超诊断仪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探头分别采用3.5与7.5 MHz的频率。患者采取坐位姿势,将探头背向检查患者置于其背部,纵切观察患者的超声影像,影像结果显示积液回声后,再将探头由此部位上缘起逐渐向肋间进行横切影像观察[2],胸膜能够在肋骨上下对肋骨深面盲区采用探头侧动及深呼吸办法进行超声影像观察。对胸膜最厚部位的超声影像进行测量采集后观察,形成超声影像报告,由医学影像医生具体操作后完成。

1.3治疗方法

按照患者检测血糖指标的实际情况,应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片等实现对患者血糖指标的降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3个月强化期治疗的方案[3],每日口服异烟肼片或静脉注射异烟肼注射液0.3~0.5 g、口服利福平胶囊或静脉注射利福平注射液0.45~0.6 g/次、口服乙胺丁醇片0.75 g、口服吡嗪酰胺片3次,0.5 g/次,进行半年时间的巩固治疗。根据患者胸水超声影像结果不同采取有针对性地治疗方法,低回声型患者可添加50 m L生理盐水后进行抽水;分隔积液型患者早期可采用尿激酶10 万IU与50 m L生理盐水注射到患者胸腔内,注药后对患者体位进行相应调整,24 h采取抽水方法进行治疗。

2 结果

2.1超声影像结果

该研究的30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有11例患者胸膜血流增多(占36.7%),有6例患者胸膜肥厚(占20%)。其中,有1例患者为均匀型增厚(占3.3%),1例患者为均匀型增厚伴钙化(占3.3%),1例患者为不均匀型增厚伴钙化(占3.3%),2例患者为不均匀型增厚(占6.7%),1例患者胸膜具有结节影表现(占3.3%)。在患者胸膜腔积液超声影像中,有11患者为无回声型(占36.7%),其中有9例患者为单侧病变(占81.8%),2例患者为双侧病变(占18.2%);13例患者为有回声型(占43.3%),其中7例患者为混合回声型(占53.8%),4例患者为低回声型(占30.8%),2例患者为分隔积液型(占15.4%)。

2.2超声影像结果分析

不同类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肺底,肋膈角部位探及液型较少或多量的暗区是无回声型患者病程早期的主要表现;液性暗区内能够发现网状分隔、光带、多房性及胸膜表面强回声或低回声团是混合回声型患者的主要表现;肋膈角胸膜表面及脊柱侧或肺底部能够发现低回声,其中具有形态规则或不规则的细密小光点是低回声型患者的主要表现;胸膜局部腔内能够探及的暗区为扁平状或不规则或圆型,不具有良好的内透声,改变患者体位后但形状不发生变化是分隔积液型患者的主要表现[4]。

在胸膜增厚表现方面,胸膜均匀性增厚不超过10mm是胸膜均匀性增厚患者的主要表现,胸膜增厚内能够发现强低回声是胸膜不均匀型增厚的主要临床表现,胸膜均匀增厚内能够发现斑片状、椭圆形、圆形条索状、强回声斑是胸膜均匀性增厚伴钙化的主要临床表现,胸膜不均匀性增厚内能够发现强低回声,同时具有斑片状、椭圆形、圆形条索状、强回声斑是胸膜不均匀性增厚伴钙化的主要临床表现,胸膜高回声与肺部强烈回声之间能够发现片状、椭圆形、圆形条索状、强回声斑黏连胸壁,黏连部位具有较宽基底,回声明显增强是胸膜结节影的主要临床表现。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壁与肺组织之间存在回声增强区域,不存在彩色血流信号,在胸膜增厚时能够发现点状血流信号是增厚胸膜的彩色血流主要临床表现[5]。

3 讨论

相对于结核性胸膜炎胸水患者而言,通常产生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水患者的发病率是其3~4倍。因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不适宜采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胸水缓慢吸收,黏连胸膜部位呈明显增厚表现,严重患者可对其肺功能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胸腔积液采用超声影像诊断方法具有超过90%的准确率[6],使患者病变部位及时发现,对于患者病情发展的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对于抽取胸水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为临床患者早期获得比较有效的治疗效果提供比较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

该研究采用彩色超声影像检查方法对收集的30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水患者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胸膜增厚黏连表现,产生胸膜增厚黏连症状相对于结核性胸膜炎胸水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大部分患者都具有单侧胸膜病变表现。比较患者结果可发现,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水患者在发病半月内,患者胸水具有良好的透声表现,为数不多的患者胸水能够发现漂浮的纤维光带。患者发病超过半月后,患者胸水普遍不具有良好的透声,比较容易产生包裹、胸膜肥厚黏连并同时伴随光斑回声表现,严重患者还将产生比较明显的胸膜黏连肥厚表现。在超声引导下,对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水患者采取胸穿抽水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患者胸水吸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比较超声影像结果能够发现,无回声型患者的超声影像结果中的胸水是液体状态,胸水容易被抽出。混合回声型患者超声影像结果中的胸水存在絮状物漂浮在液体内,胸水抽取过程中易产生堵管现象。低回声型患者超声影像结果中的胸水具有粘稠性物质,抽出相对比较困难。

根据分隔积液型患者超声影像结果,可采用尿激酶注射于胸腔内的治疗方法使患者胸膜增厚表现明显减轻。采用超声影像检查方法对于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患者病变产生部位、胸膜黏连厚度,胸膜增厚内回声及增厚区域存在血流信号状况等可准确显示,从而实现对抗结核药物临床疗效的客观准确评价。超声影像对于患者胸水产生部位、进针穿刺深度、胸膜厚度及其内部存在回声表现等方面都可准确显示,对于提高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超声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胸膜内部结构、胸腔积液及回声特征在超声影像中可得到详细显示,对于诊治糖尿病合并結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61-278.

[2]史祥,尹洪云.248例结核病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4,5(10):93-95.

[3]杨宇.糖尿病合并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2例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3,7(16):105-108.

[4]贾译清.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91-302.

[5]王品,陈爱华.超声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结构及功能变化的评价[J].吉林医学,2014,4(6):72-76.

[6]王志刚,蒲世玉,贺正才,等.风心病二尖瓣病变的超声心动图定量诊断研究(心脏超声定量研究之二)[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8(10):37-41.

R587.1

A

1672-4062(2016)07(a)-0055-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3.055

高辉(1978.5-),女,辽宁凤城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诊断。

2016-03-20)

猜你喜欢
胸膜炎胸水结核性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胸水癌细胞以及胸水cfDNA的EGFR基因突变状态比较
羊传染性胸膜炎的治疗策略研究
羊传染性胸膜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顺铂胸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肝硬化肝性胸水2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