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2016-02-13 16:34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同伴游戏幼儿

徐 东,张 艳(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论体育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徐东,张艳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合作能力作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被人类广泛关注,而幼儿期是合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幼儿的合作教育更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纵观国内外研究,虽然关于幼儿合作能力的相关研究比较普遍,但很少有专家学者会把体育游戏与幼儿合作能力结合在一起,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体育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又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同时体育游戏自身的特征为幼儿的合作行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条件,因此,通过观察幼儿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出一系列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是非常可行的。

体育游戏;幼儿;合作能力;策略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的合作教育也受到了很高的重视。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中,幼儿社会领域目标中包含“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1]合作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个人全面发展的必备素质。幼儿期是合作行为发展的关键期,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抓住关键期,给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和机会,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和最感兴趣的活动,同时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幼儿教师把合作教育渗透到体育游戏中,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产生合作的意识,进而出现合作行为。因此,这不失为一个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好办法,幼儿通过游戏,更容易习得合作的能力。幼儿体育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即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达到游戏胜利自愿结伴组队,通过商量、沟通、配合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表现。纵观国内外研究,虽然目前关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比较普遍,但很少涉及体育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索体育游戏的优势,分析幼儿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开发出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以期为幼儿教师的具体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体育游戏对发展幼儿合作能力的意义

(一)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自由的合作氛围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体育游戏中,活动的空间相对自由,幼儿可以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地去玩,不会出现焦虑、紧张,不需要担心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搭档,选择想要玩耍的游戏,甚至可以制定游戏规则。这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轻松的行为环境,从而使幼儿能够敞开心扉,激发幼儿最真实的自己。幼儿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与同伴沟通、协商,积极探索能使游戏胜利的方法,拉近了幼儿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幼儿和同伴以及和教师的互动,幼儿能够从中感受游戏的乐趣,体验合作的魅力。

(二)激发幼儿合作的主动性

幼儿园体育游戏与教学在保证参与者内在动机上具有一致性。体育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能够自发的积极参与,而不需要幼儿教师的督促。体育游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让幼儿百玩不厌,对体育游戏充满新鲜感,每次参与都有新体验。幼儿在游戏中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感受游戏带来的愉悦感。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兴趣与需要是紧密相连的,有了兴趣就会相应的产生需要,自然的会产生合作动机。[2]合作动机是激发幼儿合作主动性的内在动因。幼儿为了达到游戏的胜利,会主动和同伴合作,分享游戏经验,探讨游戏技巧,在游戏的乐趣中养成合作的行为。

(三)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

首先,体育游戏一般需要集体参与才得以顺利进行,因而在体育游戏中,幼儿与幼儿之间接触的范围扩大,师幼之间互动的频率也比教学活动大大增加,这样幼儿就有更多的机会与同伴和教师相互作用,进而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其次,很多体育游戏需要多名幼儿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例如拔河、两人三足等等,因而,幼儿必须邀请同伴一起参与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逐渐认识到组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才能赢得游戏。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合作的习惯,习得合作的能力。可以说体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相互合作的机会。

(四)帮助幼儿掌握合作策略

体育游戏是幼儿掌握合作策略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可以学会如何与同伴合作。幼儿在游戏中免不了会有争执,但为了取得游戏胜利,就必须学会与同伴交流、协商,要有一颗包容、理解同伴的心,保持淡定,从容应对游戏中的难题,随时根据游戏的发展对自己的想法及行为进行调整。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学会了一系列的合作策略,掌握了合作技巧,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合作能力。合作策略是幼儿发展合作行为的重要条件,只有掌握了合作策略,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例如在“两人三足”游戏中,只有两人的步伐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向前走,所以,幼儿在不断地总结、反思中认识到沟通、协调的重要性,逐渐探索出成功的合作策略。

二、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严重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可知,3~6岁的幼儿出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发展特点是“自我中心”。虽然以自我为中心是普遍出现在婴幼儿期自然的心理特征,但是如果教育得当,就可以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和心理趋于成熟而减少。[3]然而,现在的家庭结构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里处于唯我独尊的地位,父母长辈对幼儿过分的溺爱,强化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的性格。因此,幼儿在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同伴的意识,过分强调自己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当意见不统一时,不懂谦让,不愿与同伴沟通、协商,依据自己的判断作决定,要求其他同伴无条件听从他的安排,不尊重他人权利。“以自我为中心”不利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二)能力弱的幼儿游戏参与度不够

由于幼儿体育游戏时分工不明确,导致能力强的幼儿参与度较高,而能力弱的幼儿常常站在一边旁观,没有参与感。大家普遍认为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帮助大家取得游戏胜利,而能力弱的只会影响游戏进度,以至于在一场游戏里,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一人担任多个角色,而一些能力弱的幼儿一次也没有参与,只起到凑数的作用。体育游戏本身就是游戏,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利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努力尽可能地取得胜利,注重的是合作的过程。决定游戏胜利与否的决定因素,不是能力强弱,而是参与度、努力度、合作度,大家都应该为游戏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三)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在合作完成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见不统一,发生争执的情况。原因很多,例如对游戏角色分配的不满,或者对游戏方法产生的争执,亦或者对游戏分工的不认可等等。皮亚杰曾经说过:“也许是通过争吵,儿童才开始感到需要让自己为别人所理解。”[4]85只有通过争吵,幼儿才能了解他人的观点,他人才能明白自己的意图,并可以试图说服对方。可见,发生争执很正常,关键是处理争执的方法。如果幼儿之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协商、相互包容,在照顾他人感受,尊重他人想法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观点,以理服人,就一定可以统一意见并一起找到取得胜利的途径。然而,多数幼儿并不擅长用沟通来解决争执,而是偏向于他认为快而直接的方式——攻击,试图用武力来说服对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同伴合作交往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攻击性行为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还会破坏合作关系,使合作终止。

三、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体育游戏环境

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加幼儿合作行为出现的频率。首先,幼儿教师应该清楚,自由、宽松的环境能带给幼儿安全感,有利于表达其内心情感,发挥其聪明才干。因此教师不能对幼儿有过多的管制,保持幼儿的参与热情,尽可能地让幼儿自由玩耍,避免其心理产生过大的压力,从而提高合作的质量。其次,为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游戏场地非常重要。场地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不利于教师对幼儿合作行为的指导和管理;过小的空间会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在活动的过程中易发生碰撞,出现冲突,影响合作的质量。第三,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游戏所需的道具、器材,以保障体育游戏的顺利开展,让他们在无忧无虑的玩乐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从而激发其合作的意识。

(二)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

1.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游戏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也不一样,所以游戏内容也要根据幼儿的肢体协调程度,思维发展水平等来定。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完成那些儿童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由此可见,最理想的状态是,游戏内容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有一定难度,也就是任务的难度刚好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幼儿经过努力后能达到的水平。[5]小班幼儿身体能力有限,肢体协调力、平衡力都不好,应该选择发展单个动作为主的游戏,例如吹泡泡游戏。大班幼儿协调性好,基本能掌握各种动作,富有责任感,是培养其合作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例如空中运球游戏。

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

幼儿对游戏感兴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的态度和行为。体育游戏是启发幼儿合作意识,开发幼儿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幼儿通过直观感受,体会合作带给自己和他人的快乐。正是通过这些情绪体验,他们才萌发了初步的合作意愿,继而出现不同的合作行为。[6]10因而,教师选择游戏时,应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入手,优先选择具有一定情节和竞争性的游戏,制定合理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场地,激发幼儿的合作意愿,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

3.选择具有合作性质的游戏

游戏内容的选择对合作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幼儿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观点,会引发认知冲突,幼儿为达到认知平衡,便会积极与同伴交流,共同寻找答案。只有具有合作性质的游戏才能发展幼儿认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如果游戏内容不涉及合作,但强行要求幼儿用合作的方式来完成,那么,会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合作的质量,使幼儿无法体会到合作带来的真正乐趣,从而削弱幼儿的合作意识。因此,选择具有合作性质的游戏,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合作行为。例如,抖球乐游戏,多名幼儿拉住太阳伞上的布环,一起把太阳伞上的纸球抛起再接住,这个游戏只要有一名幼儿不配合,就无法顺利完成。

(三)树立合作的榜样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逐步形成,强调榜样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意向,这种意向会引导人们在面临类似情景时,会做出与榜样相似的行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年龄低、阅历浅的幼儿,通过榜样行为的直接示范可引发幼儿在感情上的共鸣,激起幼儿模仿和追赶的愿望,能直观达到教育目的。[7]在幼儿园里针对幼儿合作可以树立两种榜样:教师榜样和同伴榜样。

1.教师榜样

教师是幼儿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幼儿模仿。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应该言传身教,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例如,在体育游戏“空中运球”“踏板接球”等需要多名幼儿配合才能完成的游戏中,教师通过榜样示范作用,与幼儿相互配合,直接指导幼儿如何合作完成游戏,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质量。

2.同伴榜样

同伴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影响着幼儿。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做游戏,鼓励合作能力弱的幼儿认真观察,模仿同伴的合作行为,激发自己的合作意识,掌握合作技巧。这种榜样的示范作用,比教师不厌其烦的指导、教育管用得多。例如,在“抖球乐”游戏中,教师可以先选出几名合作意识强的幼儿为大家做示范,让其余幼儿先观察他们的合作技巧,再参与游戏,可以大大提高游戏效果,更加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

(四)帮助幼儿掌握合作技能

合作技能是提高合作水平的重要基础,是通过反复体验、总结而成的。合作需要彼此之间的共同努力,并运用一定的合作技巧,才能顺利进行。教师应该在幼儿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后,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学习运用这些合作方法和技巧。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合作技能的内容,区分重难点,让幼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并在每次的合作游戏中反复练习这些合作技能,强化已掌握的合作技能。

1.培养幼儿分工合作的能力

合理分工是合作技能的要素之一。分工不均,会影响游戏的效率,同时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幼儿在合作的最初阶段并不懂得具体的分工,一个组里能力强的就做得多,能力弱的只能旁观。能力再强,一个人也不如大家一起的力量大。所以,合理的分工可以提高合作的质量。教师可以给幼儿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为幼儿直接指导如何合理分工,使其认识到合作的内涵,从而在游戏中学会明确分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2.培养幼儿沟通协调的能力

沟通协调是合作技能的要素之二。幼儿和成人不一样,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出现矛盾很正常,关键是如何处理矛盾。不正确的处理矛盾的方式会影响合作的进度。沟通是解决矛盾的最好的方式,沟通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了解别人的观点。为此,在出现矛盾时,教师应教育幼儿善于与同伴交流沟通,学会谦让,让他们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沟通协调是培养合作能力的必要条件。

3.培养幼儿相互包容的品质

互相包容是合作技能的要素之三。做游戏时,谁都可能出现失误,只要不断改变战略,就一定会找到游戏胜利的途径。如果一味地抱怨,把责任推卸给他人,不仅不利于寻找胜利的方法,而且还会影响合作的质量。合作就是要所有成员无条件相信彼此,包容彼此,才能克服困难,赢得游戏。因此,教师应该教育幼儿在出现问题时,大家能够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共同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养成相互包容的品质,也是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五)适时评价幼儿的合作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指出,强化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这种行为今后出现的概率。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需要的行为,从而增加此行为出现的频率。因此,体育游戏中,评价环节是不容忽视的。适时地评价对体育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每次完成合作后及时给予幼儿肯定的评价,不仅能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而且会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使幼儿掌握的合作技能得以保持。不同方式的评价,更丰富了评价的多元化,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

1.言语式评价

言语式评价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对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的评价。教师应该在了解幼儿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多表扬、鼓励幼儿,适时对幼儿提出要求,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各种自主合作行为,及时给予幼儿正面的评价,不仅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而且可以使幼儿意识到自己的哪些行为是需要保持的。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那些合作能力弱的幼儿,强化其合作行为。言语式评价应该讲求语言艺术。首先,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应尽可能地多用肯定性、带有指向性的词语,尽量少用“不行”“不要”。这样可以使幼儿明白他需要怎样做。其次,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用平等的口吻评价幼儿,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游戏结束后和幼儿共同探讨游戏中出现的合作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最后,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多一些创新。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你真棒”“你做得很好”之类的评价语言,已经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起不到太大的激励效果了。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例如,“你做得很棒,来给大家做个示范”、“老师相信你,加油”或者“大家要像某某学习,他做得最快最好”。

2.非言语式评价

教师的评价,不仅可以是有声的语言,也可以是无声的语言。也许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可以对幼儿起到激励的作用。幼儿对教师的特殊情感决定了他们普遍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的举手投足往往使幼儿感受到关爱、亲切,可以消除幼儿的紧张情绪,从而为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在户外体育游戏中,针对合作任务完成好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个翘起的拇指或者欣慰的微笑,以表示对幼儿的支持,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针对犯错的幼儿,教师的摇头,摆手足以使其明白自己的错误,会鼓励其再接再励。

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使其成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同时体育游戏还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因此,将合作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体育游戏中,非常符合现实情况。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发展,而且还促进了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相信如果教师可以在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选择适合发展合作能力的游戏,为其树立合作的榜样,帮助其掌握合作技巧,并对幼儿的合作行为适时评价,幼儿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学前教育研究,2002 (1):77-79.

[2]葛攀文.体育游戏促进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策略[J].江苏幼儿教育,2015(3).

[3]李静.幼儿同伴合作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区教学,2015(1).

[4]让·皮亚杰.儿童的语言与思维[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5]马叶秋.体育活动中幼儿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6]王佳.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7]黄芹.幼儿体育游戏中的分组与合作的指导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章永林)

Cultivation of Children’Cooperation Ability in Sports Games

XU Dong,ZHANG Yan
(College of Education,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0,China)

Cooperation ability is necessary ability of the 21st century talents.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ability.Early childhood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cooperation ability.Therefore,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ng children’cooperation.Throughou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though related studies of children’cooperation ability are common,few experts and scholars combined sport game with children’cooperation ability together,by using sports games to cultivate children’cooperation ability.Sport game is the most interested activity for children.And it has strong integration.At the same time,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ort game provide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for children’cooperation behavior.So observ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ldren’cooperation behavior, searching a series of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on of children’cooperation ability is very feasible.

sport game;children;cooperation ability;strategy

G613.7

A

1008—7974(2016)03—0132—05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5.025

2016-02-19

徐东,四川岳池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张艳,女,河南焦作人,教育学硕士。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5.026

猜你喜欢
同伴游戏幼儿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寻找失散的同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