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语篇的及物性与话题

2016-02-14 13:16尚喜梅
长治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物性语料参与者

尚喜梅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英语听力语篇的及物性与话题

尚喜梅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及物性系统在语篇中的分布与实现受制于语篇话题,英语听力语篇也不例外。通过对所选英语听力语篇的及物性过程分析,证明了动态话题语篇多分布物质过程,静态话题语篇则多分布关系过程。不同的话题实现不同的文化语境,制约着语篇语义层的词汇和语法系统的选择。

英语听力;及物性;语篇

听力技能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语言技能之一,听力技能的培养已成为中国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听力技能的提高往往能激发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协助提高其他三项语言技能。《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2》内容按话题分类,贴近生活,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典型素材。该教材是大学生步入大学后的第二个学期所使用的教材,这时大部分学生已完成了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完全适应了大学英语学习。因此,该教材对学生的整个大学英语学习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以《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2》中的听说材料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所选语料中的及物性过程的实现和分布情况与话题选择之间的关系,以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所使用的听说教材的语篇特征,最终达到有效利用该教材快速提高学生听力技能的目的。

一、及物性

韩礼德指出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主要实现语篇的概念功能,并根据人类活动的性质将人类经验世界分为物质过程、心里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和关系过程六种过程类型,且每个过程由过程本身、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三个要素构成[1]106-109。物质过程是做某事的过程,通常表达人类的外部经历,其参与者分别是动作者和目标,动作者是动作的的发出者,目标是受动作影响的人或物;心里过程表达人类的内心经验世界,具体分为感觉、认知和情感过程三种,其参与者分别是感觉者(心理活动的主体)和现象(被感知的对象);行为过程体现人类的生理活动,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言语过程是通过话语传递信息的过程,其参与者为说话者、受话者和言语内容;存在过程是某个实体存在的实现,只有存在物一个参与者;关系过程主要体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分为识别和归属两大类,前者的参与者称为识别者和被识别者,后者的参与者称为载体和属性。六个过程同等重要,他们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语篇话题和语言一样,都是社会符号系统。不同的交际话题蕴含不同的文化语境,预制交际语篇语义层面的语法和词类的选择。反过来,通过借助语篇语义层的词汇和语法系统的选择可以实现不同交际话题和文化语境的内容层面。为论证语义层面的表经验功能的小句及物性系统对文化语境层面的语篇话题具有预制性,本文对《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2》中的每个单元的第二部分即短篇听力部分的15个话题的64篇对话的及物性分布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将它们的及物性特征总结如下:

物质过程的分布率在第4单元、第11单元中最高,分别占过程总数的46%和47%;第9、13、14单元次之,分别占过程总数的28%、33%和33%,而在第1单元、第2单元和3单元中物质过程的分布率极低,在3单元没有出现,1单元也只出现1次,2单元中也仅出现了4次;心理过程在各个单元出现次数总体都较平均,大约在30%左右;关系过程较集中出现于第1单元、第2单元、第7单元,10、12单元次之,第4单元、11单元分布最少;行为过程只出现于前8个单元,且分布次数较少;存在过程只在4、6、11、13、15单元出现,同行为过程一样分布次数较少。另外,因所选语料为对话,言语过程贯穿始终,故没有做统计。

通过对以上五种及物过程的分析可看出,分布较为普遍的及物过程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而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的分布具有零散性;心理过程分布较为均匀,物质过程与关系过程分布有起伏,且二者具有互补的特点。可见,行为过程、存在过程和心理过程受话题影响较小,而物质过程与关系过程受话题影响较大。因此,本文将以这两种及物过程为例,探讨小句过程分布和话题之间的关系。

二、语料分析

及物性系统是一种句法资源,主要研究小句如何表达经验意义。听力短篇语料中及物过程类型的分布和使用的不同,显示了在话题分类语篇背景下,各类语料的不同交际目的。对所选语料中的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与话题之间的关系的详细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提取听力语料中的有效信息。

(一)物质过程分布与话题

物质过程主要通过各种身体动作来展示动作者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在所分析的语料中,话题Travel与话题Technology使用的物质过程频率最高,几乎占所选听力语料过程总数的二分之一。对《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2》中以技术为话题的第四单元对话2的分析可充分说明这一现象。

A:Hey,check it out.I got a new MP3 player.

B:Cool!

A:Only trouble is…I don’t know how to use it.

B:You want me to show you?

A:Yeah,would you?

B:Sure,it’s easy.First,we gotta hook it up to the computer.

A:Like this?

B:Yeah,then go to downloadmusic.com,find the song you want,and download it to your computer,then upload it to your MP3 player,and you’re set.

A:Let’s see,go to website,and,oh,here’s a good song,click download,and,and it’s all free?

B:Uh,well,no.You need a credit card.

该对话由23个及物小句构成,谈论了MP3播放器如何使用的问题。其中物质过程小句共有12个,占到全部对话的52%。这11个小句都是涉及到具体的、看的见、摸得着的行为。动作的参与者是对话的双方,参与对话的B把如何使用MP3播放器的过程一步一步地展示给A,然后A在B的指导下重复MP3播放器的操作过程。动作一个接一个地按照外部时间顺序的逻辑关系展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动作者,即对话双方,是如何对外部世界进行改造的。关系过程相对较少,只分布于开头、结尾,占全部对话的21%。远低于物质过程的使用频率。形式即是内容的外在体现。黄国文指出要实现交际内容的成功表达,需要通过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2]44。这类话题的内容体现动态的外部世界,对话的进展部分主要是由物质过程来体现,符合物质过程的功能。同时,这类话题对物质过程如此高比率的使用也可看作是对文化语境层面选择的一种预制性。

(二)关系过程分布与话题

关系过程静态地描述某个参与者的特征或与外貌等有关的性质或状态等。在收集的听力语料中,使用关系过程较多的是以Personality为话题的第二单元和以Family为话题的第七单元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以性格和家庭为话题,对话多使用描述性语言。以下对《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2》第七单元对话4的分析可说明关系过程的分布与话题之间的关系。

在这篇对话中,共有11个小句,关系过程小句有7个,占到了全部的63.6%。物质过程小句只有1个,只占到9%。该对话中主要由Sara对自己祖父的描述构成,描述采用的是由综述到具体描述的语篇模式。识别类关系过程的功能是用一个实体来确定另一个实体,即用“识别者”来识别“被识别者”。以小句“He’s my father’s father.”为例,grandfather在英语中有两种指代,一为祖父,另一为姥爷。Sara为了给Mark解释清楚照片上人物的身份特征故用父亲的父亲来识别grandfather。可见,识别类关系过程句常用于对人或物身份的描述。归属类关系过程则用一个参与者(属性)来表示另一个参与者(载体)的属性,如特征与外貌等。在这篇对话中,小句“Yes, very serious.”为口语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He is very serious.”它是由动词be+形容词来实现归属类关系过程的,在总体上介绍了人物的身份之后,开始描述祖父比较严肃,这一具体的性格特征。小句“He was like a corporate lawyer or something.”则是由be+like结构实现的,like之后的内容表明具体信息。分析表明,相对于描述动态的外部世界的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则用于描述静态的外部世界,即外部世界所处的状态。因此,在以静态的外部世界为话题的对话中,关系过程的分布比例最大,这再次体现了交际者的交际目的与不同及物过程功能的预制性。

五、结论

不同的语篇话题暗含着不同的文化语境。在语言交际中,人们对及物性过程的具体选择体现了不同的交际目的。对《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2》中的每个单元的短篇听力语篇的及物性分布特征的分析,说明了交际话题和小句的及物过程之间具有相互预制性。在体现动态的外部世界的话题中,即对外部世界改造或做出影响的话题中,物质过程小句所占比例最大,而在体现静态的外部世界的话题中,也就是在描述外部世界所具有的特征、外貌、形态等的话题中,关系过程小句出现频率最多,成为静态话题语义层面的一个标志和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物质过程与关系过程虽然统一于及物过程,但两者在话题中的互补性分布也体现了两者在功能上的动态与静态的对立性。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2]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Shang Xi-me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011)

(责任编辑 郭 佳)

H313

A

1673-2014(2016)06-0058-03

2016—10—02

尚喜梅(1977— ),女,山西长治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和第二外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物性语料参与者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台胞陈浩翔:大陆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