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中文本科生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2016-02-14 13:16牛朝霞
长治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长治汉语言学院

牛朝霞

(长治学院 中文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地方高师院校中文本科生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牛朝霞

(长治学院 中文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实践教学已成为地方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的纽带。文章以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得出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关优化策略:一是更新教学理念,增强实践教学意识,二是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方式,三是强化教育实习,加大教学监管。

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优化策略

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当下,实践教学已成为高师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成功接轨的关键点。本文即以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展开地方高师院校本科生实践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发端于西方的实用主义思潮,20世纪20年代初陶行知在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想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思想。该思想强调生活对教育的意义,奠定了我国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实践教学内涵丰富,有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解读,广义的实践教学指向有机的实践教学系统,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管理和保障等相关要素;狭义的实践教学指向实践教学的内容因素,即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通过开发设计课程内容和配置相关实践教学环节而建立起来的内容体系。

本文实践教学的内涵选取狭义层面的解读,指通过专业实践、实习、社会调查以及创新实践项目等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将所学专业的静态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

二、长治学院中文本科生实践教学相关课程的实施及情况调查

(一)长治学院中文本科生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及实施

长治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职前教育实践课程,具体包括教育实习试讲、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其中教育实习试讲于大四第一个学期进行,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结合进行,于大四第二学期前十周进行。二是师范技能课程,具体包括普通话训练课程、三笔字训练课程和教学技能课程,这三门课程分别于大一、大二和大三学年开设,每门34学时,共计102学时。三是课程内的实践教学,具体包括9学时的现代汉语课内实践教学和15学时的基础写作课内实践教学。四是单独开设的增强学生中文素养的实践课程,具体包括经典背诵课程和专业写作课程,其中经典背诵课程由本系文学类课程教师根据相关教材和书籍,选定400篇背诵篇目,于每年的5月和11月进行随机考核,考核分四级,逐级进行,二级为合格,三级为良好,四级为优秀,在校学生取得二级证书方可毕业;专业写作课程由学生自主写作,四年须达到50000字的创作量,每学期的作品由基础写作老师评定,在校学生成绩合格方可毕业。

(二)长治学院中文本科生实践教学情况调查

根据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相关情况,本次调查选取了该专业2012级、2013级和2014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了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形式,调查结果从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个维度来展开具体阐述。

1、学生校内实践教学概况

就师范教学技能课程的实施范围而言,本次调查对象的普通话培训课程和三笔字训练课程的覆盖面达到了100%,而教学技能课程由于在大三学年开设,所以2012级和2013级的覆盖面也达到100%,而2014级的调查数据为0;就师范教学技能课程对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效用而言,31%的学生认为作用非常大,58%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作用,10%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1%的学生认为根本没用。根据以上数据,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学技能课程的实施较为全面、系统,教学效果虽然获得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肯定,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就现代汉语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而言,84%的学生表示参与过,12%的学生表示印象模糊,4%的学生表示没有参与过,课内实践教学的内容多集中于语音和方言调查部分。就基础写作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而言,调查对象写作实践的覆盖面达到了100%,但就写作实践的效用而言,17%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帮助,81%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2%的学生认为根本没用。根据以上数据,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内的实践教学的实施较为全面,但现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不够多样,基础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显著性较低。

由于经典背诵和专业写作课程始于2014——2015学年,所以本次调查对象中仅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69人参与了该类课程。经统计,目前经典背诵课程的一级通过率为58%,二级通过率为51%,三级通过率为37%;专业写作创作量达40000字的占比为21%,达30000字的占比为65%,达20000字的占比14%,就创作文体而言,散文占比为64%,小说占比为23%,其他为13%。从调查结果来看,该类教学实践课程虽然正在逐步开展中,但课程实施的效果不够显著,评价方式不够灵活。

2、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概况

根据《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学生教育见习、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所以本次调查对象中仅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三个教学班共计163人参加过教育见习和实习工作,其中校内集中实习95人,占比为58.3%,自主实习68人,占比为41.7%。据调查,学生的校外实践包括听课、辅导自习、批阅学生作业和课堂教学等内容,其中前三项是其主要实践内容,课堂教学量则根据实习方式和实习学校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如下表:

长治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教育实习人均课堂教学量统计表

三、长治学院中文本科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相关课程的实施和情况调查,笔者发现本校该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实践教学意识不强,教学成效不显著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地方高师院校师生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就教师而言,一些教师仍固守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施教过程中,关注的是知识的学术形态,而忽视知识的教育形态。就学生而言,随着近年来就业压力的持续加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加强,许多学生将自己的精力集中于考研方向或各类职业考试,对本专业实践教学各类相关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过关”心理。

(二)实践课程结构零散,教学方式单一

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开发的四类实践教学课程,虽然具有各自的课程目标、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但四类实践课程之间结构松散,缺乏实践教学课程整体开发的设计理念和框架体系,忽视课程间的衔接配合和融会贯通。此外,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为学生创建了一些教学实践“场域”,但整个教学过程展现出的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的灌输型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无法将真实教学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呈现出来,也不能为学生提供大量鲜活的教学素材,使其将大脑认知图式中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以至在校外的教育见习和实习环节中,学生面对实际教学问题时,常常表现得手足无措。

(三)教学实习资源不足,实习监管困难

根据调查数据,学生在校外见习和实习环节中自主分散实习的比例较高,而且自主分散实习的人均讲课量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方高师院校实习资源不足,部分学生通过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来完成实习任务,这就为校外实践教学的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长治学院中文本科生实践教学的优化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实践教学意识

在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宏观指引下,地方高师院校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确立以服务地方发展,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一线优秀教师的办学思想。为实现此办学思想,地方高师院校一方面应密切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动向,另一方面积极与地方的各类基础教育机构密切合作,确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须改革传统中文教师教育中注重知识传递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倡通过压缩课堂讲授,加大教学实践,确立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齐头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形式

为实现集知识、能力和素养于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首先应优化现有的课程结构,具体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大通识课程的实践环节。二是优化专业基础课程,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的局面。如在语言类课程中,通过阅读古今名篇,在对言语作品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对语言知识的理性梳理;在文学类课程中,通过强调对名著原典的解读,实现对中外文学发展史的贯通。三是拓宽专业选修课程,即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与地域特点,在原有选修课的基础上开发一系列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专业选修课;四是强化教师教育课程,围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开发语文教育史、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师研究、微格教学、教师口语和三字一话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

此外,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借助多种教学形式:一是课内研讨形式,如语文教学论课堂中学生对教学案例的点评;二是活动促教的形式,如配合经典名著阅读开展的诗歌散文朗诵会和戏剧演出,再如为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而开展的未来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是实践观摩形式,如学生深入中小学进行的实践教学观摩;四是专家讲座形式,如聘请学者、专家开展的系列讲座。

(三)强化教育实习,加大教学监管

教育见习和实习既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现,关系着高师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教育见习和实习工作在实践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教育实习成效,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制订长期不间断实习方案,如要求学生大二学年通读相关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并作教材分析;大三学年编制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并登台试讲;大四第一学期组织学生到中学进行实地观摩、评课;大四第二学期正式进入实习阶段,实习结束需要提交实习的书面材料和相关教学视频。二是改革实习方式,加大教学监管。改革实习方式即取消分散实习,采用集中实习和支教实习,以保证学生的基本实习量。加大实习监管即学生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对学生的实习指导实现全面化和具体化,以保证学生的实习成效。三是积极与地方中小学取得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综上所述,当前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服务地方语文基础教育的背景下,提倡通过实践教学实现由传统的知识型教育向现代的素养型教育转变。

[1]廖乐芸.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工作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D].广州:广州大学,2012.

[2]张菊红.师范类本科生实践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3,27(2):84-86.

[3]梁玉敏.高师中文专业教师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1,175(5):89-93.

[4]赵世举,赫琳.中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355(11):73-76.

(责任编辑 史素芬)

G642

A

1673-2014(2016)06-0094-03

长治学院教学改革资助项目(JY201515)。

2016—10—17

牛朝霞(1981— ),女,山西高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长治汉语言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当当鼓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长治学院外语系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