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服务”框架下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搭建
——以长治学院在校大学生创业平台搭建为例

2016-02-14 13:16姚韦克
长治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长治公共服务政府

姚韦克

(长治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山西 长治 046011)

“新公共服务”框架下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搭建
——以长治学院在校大学生创业平台搭建为例

姚韦克

(长治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山西 长治 046011)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中的必要调整阶段,伴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多年来高校扩招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在此背景下,鼓励大学生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结合“新公共服务”框架,重点讨论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政府应扮演何种角色、社会组织应发挥何种作用、创业主体应以何种方式有效率地开展创业工作。

新公共服务;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

一、“新公共服务”框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概述

(一)“新公共服务”框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内涵

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以国家及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代表的公共行政系统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民主治理体系中应当发挥何种作用的一整套理念。它认为:首先,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非“掌舵”,即政府应当尽可能帮助公众表达并满足其利益需求,改变以往试图对社会发展采取控制全程、掌管全局的方式,要团聚社会多方主体,使它们可以坐下来协商;其次,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即行政官员须致力于建立集体共享的公共利益观念,确保政府具有开放性和可接近性、具备一定的回应力、为公民服务并为公民权创造机会;再次,重视人而非只重视生产率,即强调“通过人来进行管理”,行政部门在分享领导权的过程中会与社会公众形成互相尊重、彼此支持的良性互动模式,并有助于将公众关注的焦点引领到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念上。[1]395-396

从“新公共服务”框架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政府创业服务机制落脚的根本点是创业群体的利益实现。实现创业的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发挥创业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政府不再是创业者思维形成的主导者、掌控者甚至不再是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而是扮演创业主体与社会资源之间的协调者、中介人。在相对宽松并有足够市场及政策信息供给的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青年才俊的创新创业意识,并间接帮助其打造一支具备“公共精神”的团队,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到社会整体效益的提升夯实基础;政府创业服务机制的有效实现在于树立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观念。政府不应只关心创业的市场经济需求,还应关注创业领域的价值观构建、行业标准规范、公民需要等。政府的责任不再停留在像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的那样:工作绩效评估要从效率、成本—收益以及对市场回应等方面进行,而是要分享领导权给创业群体,让他们也可以有机会自下而上地参与到政策过程的形成中。

总之,政府创业服务的提供和创业群体自我利益的实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正是由于政府尊重并迫切希望公民权的实现,高校创业群体才可以在创业的过程中解放思想,真正放开手脚运用所学理论去尝试解决新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同时,高校创业群体在工作过程中自主发现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可以顺畅地回馈给政府部门,帮助政府服务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从而形成在创新创业领域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新公共服务”框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困境

在服务型政府中,政府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协调社会团体与大学生创业群体对接的牵头者和组织者,是优良市场秩序乃至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保护者和维护者。因此,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创业门槛、加大政策扶持、丰富市场服务、放开市场准入便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形成的应有之义。[2]35

但目前我国在形成以“新公共服务”为导向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机制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困境:首先,地方政府不同部门在制定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体制政策时很难形成合力。由于行政部门职能的细分,不同部门制定的政策往往都是仅仅从各自领域或角度出发,因此较难形成整体的政策效力。如教育部门尚未形成完善的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和制度,对其创新的理论或实践成果较难量化并融入到学生的评优考核之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更多的关注毕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政策制定,依旧忽视前期的基础政策渗透,科技部门尚未形成完善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创新扶持制度,其关注的创新内容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企业创新层面;其次,资源调配和优质项目之间的对接缺乏制度约束。资源配置可说是政府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方式包括制定预算方案、项目专项金库乃至于国家财政补助等,间接方式包括各项行政资源投入,比如服务费及税费的减免等。在此过程中,政府往往对不同行业领域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往往忽略了与创新主体的对话和协商;再次,创业环境的营造和维护上存在短板。创业环境包含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在市场环境的营造上要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在社会文化节的营造上要思考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重创业者的氛围、认可创业是当下年轻人一条不同于以往被动就业模式的新选择、认可创业也可以成为构筑“中国梦”的坚固基石,让创业真正被纳入到社会主流的价值体系中。

(三)“新公共服务”框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构成体系

行政职能部门。由于行政职能的细分,不同的行政部门在形成创新创业机制中应发挥不同的作用。[3]5-6其中,教育部门除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基础工作外,还要通过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在校学生提供各类创新创业的方案;科技部门应更为注重新领域科技政策的制定;劳动人事部门应加快创业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税务部门则主要负责国家各类税收政策的落实;高等院校。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业机制形成的头号阵地,这就需要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学生量化考评时加入创新这一新的维度。鼓励在校学生成立“创业同盟”,并拨付相应的经费及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维持其长期运转;社会团体组织。如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可以提供大学生各类社会信息、咨询服务,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融资服务,不同的公众服务平台可以构建大学生创业团体与成熟企业之间的对接洽谈等。如图1所示:

图1

二、长治学院大学生群体创业机制的平台搭建

(一)长治学院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现状

问卷调查设计。本次调研一共发放并回收问卷245份。为便于统计,根据年级顺序将学生群体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四类,根据专业背景将其分为人文社科类、理工类及其他类,其中人文社科类主要涵盖管理学、历史学、教育学专业;理工类主要涵盖数学、生物学、化学专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对不同年级学生发放问卷时考虑到创新创业需要一定的基础课程学习作为支撑,故更倾向于对大三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统计结果中,学生性别比例接近1:1,涉及所有年级但主要分布在大三、大四年级,学生专业背景涵盖了了长治学院设置的主要专业。综上所述,此次调研的学生样本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下表:

表 调查样本特征统计

根据调查显示,超过80%的在校学生未参加过任何创新创业活动。有约5%的同学参与过省级创新评选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未投入到实际的研发中。有约2%的同学从事过传统行业的创业活动,大致为承包快递、售卖工艺品等。大部分同学的实践学习停留在跟随老师进行田野调查等学术性活动,而参与技术型创新活动者寥寥无几。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二)“新公共服务”框架下长治学院大学生创业创新平台的构建

1、构建新型“以服务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政策制定与执行机制

(1)政策引导。针对目前长治学院仅有不到20%的在校生了解或参与过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活动,加强政策层面的引导刻不容缓。地方政府要利用多种公共宣传渠道,对创业政策以及优秀创业人才进行免费、及时、追踪推广,营造创业舆论氛围;地方政府要建立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对国家倡导的新领域、对与当地发展结构相吻合的项目要加大扶持力度;地方政府有责任建立创业人才保护机制,如对初次创业的同学提供优惠租房、档案存放等服务,解决其后顾之忧,对已有一定成果的项目在劳动保障方面对其提供补助等。

(2)信息服务。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志于创业的同学往往苦于没有可靠的市场及企业信息,导致创业进展不顺。地方政府应搭建相应的信息发布与接收平台,及时有效整合行业、领域信息,同时加强对虚假信息的查处。[4]36地方政府可以定时举办校企联合会、各类讲座让创业学生可以就近获取信息,直观地了解到目前企业的运营与发展方向,从而在自己的创业中有的放矢。

(3)孵化基地。长治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起步于1998年,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扶持科技企业发展、培育未来产业领军人物为发展宗旨,是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场所,政策扶持和配套服务的公益性孵化平台。孵化器内设招商外联部、企业发展部、物业管理部、综合办公室四个部门。管理人员20名,专科学历以上的管理人员100。孵化企业主要涵盖现代装备研发与创造光电子、生物医药、计算机软件、通信网络技术等各个领域。根据当地创业园区环境与产业结构来有效结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加强其与市场、企业的对接。

2、完善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开设课堂创业模拟。通过调查看出,我校学生的实践活动多是偏学术性的考查与调研,与社会实际领域的接触不多。可以在课堂上对创业及后续经营活动进行沙盘模拟,充分了解创业周期,并结合模型说明从事行业的前景与风险,在课堂上完成对创业全程的预测与推演。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同学的尝试给予充分鼓励,不论其模拟创业的成熟程度如何。

(2)建立专门的创业指导团队。在校大学生往往出于对市场的种种不了解、对未来的种种不可预测而过早放弃项目的研发。针对此情况,专业团队的指导颇为重要。如专业团队可以根据其对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投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了解,为大学生提供可以参考的项目投资金额建议;创业导师可以对创业者遇到的发展瓶颈乃至于思想困顿提供有针对性的见解。

3、重塑社会组织参与大学生创业模式

(1)重新重视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通过调研发现,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毕业生对社会上一些中介机构的看法多是不信任的,这往往是由于市场上一些中介机构的运营黑幕被曝光产生的不良影响导致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中介机构的价值,而应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市场监管。目前我国的创业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如缺少法律法规支援、缺乏有资质的评估监测公司以及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技能培训与咨询公司,因此社会中介机构的协调与参与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断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锤炼尽快建立一整套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中介服务体系。

(2)建立新型的创业投融资体系。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顾虑之一就是资金问题,而刚建立项目的大学生群体往往很难获得天使基金的青睐,因此要引导基金改变以往仅重视成熟项目的状况,增加对中小微项目的投入和关注。在地方政府的倡导下,可以聘请专门机构对不同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加入匹配各类项目的权重系数,使得基金可以根据量化指标对不同项目采取不同份额或比重的出资方案。

(3)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管,对不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大学生使用国家或社会投资实行制度化的约束和规范,把大学生对创业投资的使用纳入到个人诚信体系中,确保创业投资真正投入到事业的发展中,在全社会形成“我为创业,创业为我”的新风尚。

[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95-396.

[2]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困境及其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1,23(1):35.

[3]周旺东.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5-6.

[4]张怀德.“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J].求知导刊,2016,2(1):36.

Yao Wei-ke
(Historical Culture&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011)

(责任编辑 王建华)

G64

A

1673-2014(2016)06-0100-04

2016—10—18

姚韦克(1988— ),男,山西长治人,硕士,主要从事公共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长治公共服务政府
公共服务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当当鼓
长治学院外语系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