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研究

2016-02-15 13:41◆王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辅导员素质

◆王 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研究

◆王 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逐渐变为大众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与新媒体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相适应。高校作为大众的一份子,且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重要阵地。特别是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热衷及频繁使用,也让高校比其他地方对新媒体依赖性更强。

新媒体 高校辅导员 综合素质 提升

辅导员作为髙校阵地的思想守护者和学生管理者,自然也与新媒体密不可分。未来,高校中辅导员、新媒体、学生将组成一个重要的生态圈。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掌握新媒体的形态、懂得并运用新媒体,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中成为学生的线上辅导员、学生的线上知心老师就更加困难。研究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职业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升髙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与高校辅导员关系

新媒体时代带给大众的最明显的改变是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从电视、报纸、广播、电话的传播转变为互联网客户端及时通讯和多图文交互式传播,它让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化、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它也带了传播理念和思想观念的改变,打破了传统的“权威”信息唯一源头论,让信息都变得更加多源化,让信息真假难辨。这些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也变得复杂。

1.新媒体时代为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机遇

首先,新媒体时代,为辅导员了解学生拓宽了渠道,也为辅导员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路径。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没有机会让自己的思想展示在大众的目光之下,只能通过日记本或跟好朋友聊天抒发感情。辅导员面对传统媒体时代,缺少了与大学生多渠道及时沟通和联系的桥梁。而在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可以通过任何互联网的通讯和展示平台与每一个同学进行零距离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可以实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为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其次,新媒体时代,辅导员与学生更容易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传统媒体时代,主要是通过面对面开会、授课、谈话的形式开展。在今天,辅助利用各种网络客户端进行互相交流,架起一座师生间心灵的桥梁,也真正让辅导员走入学生的心中。

2.高校辅导员在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首先,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传统媒体时代,学生接触到的都是经过权威媒体核对后发布的信息,信息的真实性能够得到保证,但是,新媒体时代"多对多"的传播便得任何人都能随便发布真实或虚假的信息。大学生在互联网浩瀚的海洋里能够接触到和了解的所有信息,而对信息&实度的辨别却变得更加苍白无力。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局面也会变得手无举措,工作的挑战性加大。

其次,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新媒体时代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加快了人们交流方式的转变,也造成了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华。在虛拟的网络空间中,大学生肆无忌惮的用匿名的方式发布着信息,甚至说话不计后果,人际信任缺失的情况。当大学生习惯了新媒体时代的交往方式后,回到现实社会中依然抱着同样的心态进行交往,出现不相信他人的真诚和自身缺乏真诚性的情况,进而影响到自已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到人生和世界观,这些也为辅导员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下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路径

1.重视新媒体学科背景下辅导员的选拔和培养

高校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和创新,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其中的秘诀便是通过引进学识渊博的教师,培养和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构建一流的教师队伍。高校如果希望发展好辅导员队伍,也应该像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样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第一,继续通过引进一批具有人格魅力、思想品德较好,学识和修养较高,既懂得管理又懂得互联网知识的辅导员人才加人都辅导员队伍当中。第二,积极引进具有新媒体学科背景专业知识的辅导员进人到相应岗位,为辅导员队伍注人专业化的人才,丰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领域,实现知识、互补。

2.建立健全新媒体知识管理、考核、激励和淘汰机制

现阶段,很多高校还没有一套考核辅导员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综合素质的长效机制,导致辅导员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够,知识掌握较少,思想较为禁锢。首先,为辅导员建立一套长效的新媒体背景下的管理考核机制,督促辅导员提升自身新媒体素质。其次,建立健全辅导员的激励和淘汰机制,针对日常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教育和沟通交流学习较好的辅导员进行奖励,思想保守和抵制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工作的辅导员进行警告。定期进行工作考核,考核结果要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

3.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新媒体相关专业

辅导员在国家的重要文件中明确了其重大的意义,在髙校和社会的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应该在部分高校中开设辅导员专业试点,让有条件的学校开始辅导员专业,积极为国家和髙校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辅导员人才。据统计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了2468万人,我国相关政策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岗位。如果按照这一标准推算,届时全国需要佩服辅导员约50万人,数量庞大的需求,也为高校设置辅导员专业提供了理论和现实基础。其次,在部分髙校开设新媒体专业,有条件的高校可聘请专任教师进行教学,或者让辅导员进行授课。

4.加大辅导员队伍培训力度,让辅导员与时倶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引导者和密切接触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做事方式。因此,要打造一支思想品德好,素质高的队伍应该不断让辅导员进行学习,让其与学生和时代同歩,提高辅导员的信息化能力。首先,加强与其学生工作管理相关的内容培训。继续对管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基础内容进行培训,时刻让辅导员掌握国内外最先进的做法和最前沿的知识。其次,加强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现阶段我国在互联网及新媒体领域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且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多数人群不了解、不熟悉。因此,加强辅导员的法律法规常识,能够进一步通过辅导员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大学生。再次,新媒体相关传播知识培训。辅导员虽然在大学中保持着学习状态,但是新媒体的速度发展之快令每一个人应接不暇,辅导员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也需要对当下大学生中流行的新媒体软件进行学习和应用,这样才能紧跟大学生的潮流,从而了解他们,熟悉他们,进而引导他们。

三、结语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概念和定义在业界与学界至今没有比较普遍认可的看法。传统意义上,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现阶段,大众普遍认为:"新媒体指的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介形态,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媒体本质"。新媒体作为发展的媒体,其具有与时俱进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新媒体会变成明天的传统媒体。因此,新媒体的概念在发展,新媒体的内容在发展,使用新媒体的手段也在进歩。

[1]杨林.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素养提升方法探讨[J].科技风, 2015,(12).

[2]郭再泉,赵癸萍.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与创新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

[3]冯剑桥.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与综合素质提高[J].继续教育研究, 2012,(12).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辅导员素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