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讨

2016-02-15 13:41李秀连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阅读文章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李秀连

(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中心小学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讨

◆李秀连

(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中心小学校)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势在必行的。而在小学语文中,如何提高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讨和钻研的问题。改革教学方法,大胆开辟新的教学渠道,在基础教育阶段给学生打下良好的阅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讨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阅读教学 情境 兴趣 活动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短板。跟上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让阅读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教学中存在的落后之处仍然很多。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积极改进才能让教学活动逐渐提高。

(一)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以学生为中心,但落实的程度还不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一些教师会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匆匆忙忙组织小学生在一起讨论,在小组内独立发言。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教师往往认为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是至高无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服从自己的安排。如果小学生提出自己想法,教师反而会认为学生在扰乱课堂秩序,批评学生。教师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价值,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学习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所应用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及小学生所应用的阅读学习方法,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有直接影响。一直以来,教师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在课堂中利用回答阅读问题式的活动,以此来训练和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应变能力。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有很多教师迷信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在阅读学习中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文章的结构,尝试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总结中心大意与段落大意。还有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阅读过程,每一次阅读教学都是解决完问题为阅读结束的标志。只为了解决问题而去阅读文章,会让学生找不到阅读学习的动力,虽然能够获得一些阅读成就感,但阅读功利心过重,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会将阅读学习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去朗读文章,或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阅读文章的某一个部分,用这样的方法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关注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个性需求,用阅读课堂教学满足小学生,提高学习热情,使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中快速成长起来。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要突出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找到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点,让学生从课堂上的被动学习的身份转变成为主动学习者。当小学生具有学习兴趣,他们才能融入到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去。为了让阅读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特点,教师要针对阅读内容创设具体情境,吸引小学生走近阅读文章。比如,在讲解《看雪》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对教学时间进行调整,让学生在一个下雪天去阅读这篇文章。真实的情境,更具有说服力,也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文字对于真实事件的记录功能。在一个下雪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课外去走一走,看一看雪,摸一摸雪,感受到雪的存在,认识到雪的美。在雪地里,让小学生说一说他们看到的雪是什么样的。学生身处雪地,自然能够表达出自己眼中的雪景。当小学生纷纷用语言去表达心中的雪景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走回教室,翻开课本去阅读,通过与文本互动去了解一下作者心中的雪景是什么样的。

(二)积极开发全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准备与设计工作,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加工,从全新的角度去整理、归纳教学的重难点,开拓全新的教学手段,才能让教学活动变得有意义。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枢纽,教师要重视起自己在整个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一定切记不要把华而不实的教学行为放到教学过程中,从小学生的阅读实际水平出发去选择教学方法,才能让阅读教学更有特色。不同的文体或者类型的阅读文章,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组织课堂。用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去突出阅读文章的色彩,能够拉近阅读教学活动与学生所学内容的距离,使小学生建立多元化的阅读学习理念。比如,在讲解“孔子拜师”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小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教师让小学生分别扮演孔子与其要拜的老师,组织这些扮演孔子老师的学生先阅读故事内容,按照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扮演孔子老师学生的行为是有依据的,而扮演孔子的学生的行为则是相对自由的。在表演活动中,学生会将自己的天性表现出来,故事的发展很有可能不受课文内容的限制。这样的活动,能够提高阅读活动的趣味性,让小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学生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阅读文章,发现个人表演情节与文章中描述情节的差别,从而感悟到孔子拜师之心,学习伟人的学习精神。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加大语文阅读课堂的创新力度,有利于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尊重小学生个性化阅读需求。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成长阶段,他们的思维敏捷性甚至超过成人。每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想法。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经常会产生千奇百怪的阅读想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小学生提出个性化看法,并肯定小学生的个性化看法。教师不要用自己的个人思维去限制小学生的思维,而要给小学生个性化学习行为以回应。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转变,将学习的重心从教师转变到学生身上,使小学生成为课堂中阅读文本的互动者,才能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在阅读“桂林山水”时,一些小学生提出“老师,这是多少年前的桂林山水?现在的环境并没有文字描述得那么好,我反倒觉得这文章读起来很伤感”。当小学生提出这样的看法,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并让他们以文章所描述之美景作为目标,保护环境。个性化阅读需求的满足,会让阅读教学内容得以扩充。小学生往往能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都没有关注过的问题,这些新的想法都是珍贵的课堂教学生成资源,对于教学活动的高效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除了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想法,还要尊重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对教学活动加以优化。因此,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教学目标与内容去设计教学方法,给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学习选择。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为小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正确衡量传统教学方法与创新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积极思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方法,在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打破老旧教育模式对当代教学活动的限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僵局才能得到突破。只有教师踊跃创新,才能给小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1]王丽梅,张立云,赵玲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03):183.

[2]许海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3,(06):210.

猜你喜欢
阅读文章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线上录课教学设计“如何对同一主题下的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