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2016-02-15 13:41苗永侠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教学方法

◆苗永侠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六中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苗永侠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六中学)

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的实际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早已成为所有初中数学教师的首要课题。

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数学兴趣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不仅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且还会专心致志地去阅读、求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明朝的教育家王阳明曾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激起这种奋进的情趣,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能使学生在趣味的基础上产生探索、解答疑惑的动机,主动去钻研。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先予启发,让学生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如: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这样提出问题:大家看,教室的门由于年久,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不能关闭,谁能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既能修好,又能再不变形?很明显,这是一个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同学想出了很多办法,然后,我就给学生演示了我的做法,就这样,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了新课的学习,教学效果极佳。在讲到镶嵌时,提出一个问题:用正多边形地板砖铺地面,为什么地板砖不制成正五边形的呢,动手试做一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进而引导探究怎样的多边形能铺地面?原因是什么?通过联系实际例子使学生即增强了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加强教具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行、梯形等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中,要学会适当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实践证明,教师的适时引导和适当点拨,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有效率的学习。

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也要由以往单一的讲授者转变为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一个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课堂的参与者。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动的过程。新课改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进行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课堂指导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

(一)创设学习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若能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教学环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逐步形成,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些独立思考的机会,发展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使他们的技能得以表现,兴趣得到升华。

(三)改进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想在有限的45分钟内达到练习的目的,上课时教师要精讲,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有句话说得好“数学,只有自己做对了,才叫做真正学会了”。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练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练习要适量,确保学生能完成。作业,教师一定要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布鲁纳曾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变抽象为具体,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有效学习。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多数老师都会采用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而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先是指导学生画出一个底20厘米,高1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用剪刀剪下。然后提出能否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换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接着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合作,没有太多的示范和言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每人手中拿的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他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能拼成相同的长方形,对知识有了深层的感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老师应当转变角色,赋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动手操作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民主、平等、信任、宽容的氛围中探索新知、点燃智慧、树立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无定法,教需有法”,所以数学教学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这要靠教师在教学之时不断的摸索、发现、总结,得出适合学生的方法。这些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践出真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在我们认识到教学方法多样性和综合性之后,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总结和选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教学方法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