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否的对照试验研究

2016-02-16 05:43尹建明王文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普外科江苏常州2132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股沟抗生素

尹建明,王文全,陈 相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普外科,江苏常州213200)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否的对照试验研究

尹建明,王文全,陈 相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普外科,江苏常州213200)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是否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开放性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前不采用抗生素,实验组患者进行手术前采用抗生素,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并对两组的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对患者应用抗生素,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质量,更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减少了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纠纷.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抗生素;临床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疝外科中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因此得到了医护人员的充分认可[1].虽然在通常情况下采用无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治疗时需要人工植入物,所以出于对患者的安全性考虑,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本研究主要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前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照试验研究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2011-01/2015-12收治的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9~67(平均42.9±11.4)岁;单侧疝17例,双侧疝21例,其他患者12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1~75(平均45.6±13.5)岁;单侧疝15例,双侧疝19例,其他患者1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经确诊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中制定的诊断标准,且均已得到患者同意.

1.3 排除标准①患细菌感染性疾病者;②术前接受过抗生素治疗者;③抗生素过敏者;④肾功能不全者;⑤糖尿病、肺结核、恶性肿瘤、中度以上贫血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1.4 方法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静脉注射第二代头孢抗生素,对照组不进行静脉注射第二代头孢抗生素.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股沟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麻醉方式均为腰硬联合麻醉,手术中均采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2].根据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评价,具体如下.10分:非常满意;8分:满意;6分:一般;1分:不满意.

1.5 评价指标医护人员根据国家诊断标准对患者术后感染进行评价,具体如下.①若患者在术后4~6 d内莫名的出现发热或术后体温反复出现升高现象;②若患者切口处出现刺痛或跳痛;③若患者切口处渗液或有臭味;④若患者切口处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则表明患者切口处有病菌生长[3].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度比较实验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度比较[n=50,n(%)]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50,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护理后,实验组有2例患者伤口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有8例患者伤口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现代的医学研究中,腹股沟疝统称为“疝气”,临床上主要分为斜疝和直疝,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慢性疾病以及腹壁肌肉上的胶原代谢失调导致的,目前医护人员主要对患者采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它主要是通过人工补片修补腹股沟进行治疗,其在缝合时不存在张力,且手术疗效好,复发率较低,因此是目前为止最为有效的成人腹股沟疝手术[4].

手术切口感染作为患者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根据我国伤口感染的诊断标准,可以将其分为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浅部感染是最为普通的感染,处理较为简单.而深部感染主要是考虑到补片感染[5],补片感染可以发生在术后的任何阶段中.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在研究中,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污染手术切口或补片,细菌在补片上生长从而形成生物膜,而生物膜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细菌不受机械性清理以及化学攻击等,因此较容易引起切口感染,从而导致手术失败[6].因此,最大限度地控制手术创面的细菌量以及有效避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虽然外科医生规范的无菌操作以及治疗方案最优化是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措施[7],但是术前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预防手段.

本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手术前静脉注射抗生素,较对照组而言,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与李英儒等[8]学者得出的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在进行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时,术前对患者静脉注射抗生素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9-10],能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1]钟 锋.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在双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J].新医学,2012,43(7):482-484.

[2]杨 飞.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5):69-70.

[3]李占武,杨国志,王 利.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5):464-466.

[4]沈海滨,王海明,蔡 群,等.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迟发性深部补片感染的诊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4):473-475.

[5]郑小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5,4(2):127-128,131.

[6]陈明红.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4,40(12):1483-1484.

[7]柯志刚.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可行性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3):343-344.

[8]李英儒,赖东明,温润龙,等.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的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2,6(5):413-416.

[9]刘长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感染风险的回顾性研究[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9):98-99,101.

[10]苏妍卓,宋 彬,邢健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否的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5,23(6):449-450.

A

2095-6894(2016)12-56-02

2016-10-17;接受日期:2016-11-04

尹建明.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胰、胃肠及疝的诊断与治疗.E-mail:chenling_1013@qq.com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股沟抗生素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抗生素的故事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