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温情
——普洱市澜沧县总工会工作记事

2016-02-17 06:55流沙
时代风采 2016年13期
关键词:县总工会澜沧工会干部

文 流沙

别样的温情
——普洱市澜沧县总工会工作记事

文 流沙

李琼珍(左)和同事查看困难职工档案。

云深雾绕绝佳地,正是普洱景迈山。

高山云雾慢慢褪去,村寨的炊烟袅袅升起。

这个堪称古茶树天然博物馆的地方,让人们记住的,除了普洱茶,还有淳朴的民风、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随处都能听到“景迈山古茶园”的美誉与传说,这是澜沧县的一个品牌,也是爱普洱茶的人常挂在嘴边的名字。

在澜沧县职工群众心里,也装着一个自己的品牌,那就是澜沧县总工会,在职工群众心里,澜沧县总工会带来的温暖,正如普洱茶的味道一样沁香甘甜、悠远绵长。

“手拉手”共度难关

澜沧地处中缅边境,因澜沧江而得名,是国家级贫困县,社会经济条件差,困难职工众多。

苏跃是澜沧县文东乡农业服务中心的一名困难职工,2007年患上尿毒症后,他一家人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如果说身体上的疼痛他可以承受,那么巨额的治疗费则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

苏跃患病之后,既不能正常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各种治疗费用,一家人的生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知道他患病的情况后,澜沧县总工会干部职工多次上门看望他,并为他申请了困难职工帮扶金。

在澜沧县总工会的帮助下,苏跃减轻了不少负担,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现在,只要提及澜沧县总工会,苏跃就说:“我能有今天的状态,全靠澜沧县总工会的帮助,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澜沧县总工会给我活下来的勇气,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澜沧县中心小学教师杨昌如患上肾病,后通过肾脏移植,每月都要大量的药费,工会长期对他进行帮扶,共为杨昌如提供了1.5万元的帮扶金,每年节假日对他的慰问也必不可少。

人吃五谷杂粮,都是会生病的,这是自然规律。但是很多职工都存在看不起病的情况,或者生了一场大病一生积蓄全耗光,马上就进入贫困状态,这样的现实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病倒一个人,塌下一个家”……几句顺口溜,道出了职工对“大病致贫”的无奈。

几年前,澜沧县总工会原常务副主席李琼珍来到工会工作,她第一件事就是和工会干部深入全县20个乡镇和企业调查摸底。

通过她和同事的悉心调研,澜沧县准确地掌握了困难职工基本情况,为澜沧县总工会制定帮扶方案提供了决策依据,使困难职工和困难企业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特别是在对困难职工调查时,李琼珍的感触颇多。她说:“在对困难职工进行调查时,总觉得身后有一双双期盼的眼睛。”

如何帮助困难职工解决难题是她常常思考的问题。

一身拉祜族服装,一个拉祜族挎包是李琼珍的“标配”。挎包斜挎在肩上,挎包里装着一叠厚厚的材料,这个看上去极具民族风情的女人,深得澜沧县职工群众的信赖。

澜沧县勐根茶厂、万象建材公司等企业是澜沧县困难企业。由于企业改制和公司停厂等复杂原因,大量职工陷入了贫困状态。

为了帮助解决困难职工的问题,使困难职工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李琼珍与班子成员一道深入企业,千方百计想办法,帮助困难职工和困难企业度过了难关。

县总工会还组织了“手拉手”等一系列活动,李琼珍也经常和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状况,全力帮助职工解决难题。

在工会干部职工的帮助下,企业正慢慢走出困境。

万象建材公司给县总工会送来了“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真心实意为企业分忧”的锦旗。

澜沧县环卫工人的收入一直都不高,大部分环卫工人生活困难,李琼珍和工会干部深入环卫站开展调研工作,进一步了解环卫工人的收入状况、劳动条件和思想状况。

在参与调研之后,她一边呼吁社会各界关心环卫工人,一边积极想办法对环卫工人进行帮扶。

2014年中秋节前夕,由于受医疗条件的限制,澜沧县有11名困难职工长期在普洱市医院住院。

李琼珍知道后,带领工作人员赶赴到160公里以外的普洱市去看望慰问他们。

在病房中,这11名困难职工激动得热泪盈眶,职工们握住她的手说:“感谢工会组织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有你们的关心和关爱,我们一定不放弃。”

在澜沧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办公室的墙壁上,挂满了困难职工送来的锦旗:“总工会真情无限、爱职工胜似亲人”、“情系民心、排忧解难”、“扶危济困送温暖、雪中送炭贴心人”……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锦旗没有挂出来。”澜沧县总工会副主席谢华说。

春风化雨暖人心

在帮扶过程中,李琼珍深切认识到,一次性的扶贫救助只能解决困难职工的一时之需,要想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因此,她组织县总工会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春风送岗”和“贷免扶补”等工作,使许多困难职工逐步摆脱了贫困。

李志英是大水井社区的工会副主席,每天都要和辖区内的职工打交道,维权、困难职工帮扶都是她的职责,工作虽然忙,但精神状态很好。

几年前,李志英的状态可不是这样的,她下岗之后,由于年龄偏大,再就业困难,因此,情绪一度比较低落。

后来,澜沧县总工会由于工作需要,决定在4个社区和3个村聘用7名工会工作人员。

经澜沧县总工会商议决定,由于很多下岗人员年龄偏大,再就业比较困难,因此,公益性的岗位就从下岗失业人员中择优录取。

李志英从一名下岗职工变成了一名工会干部,自此,笑容又重新回到了李志英的脸上。

佛房社区的鲁卫琼、温泉社区的胡惠梅都和李志英一样,从一名下岗职工变成了一名工会干部。

这些下岗职工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年纪大,不好就业。

澜沧县总工会通过开辟公益性岗位,既为下岗职工解决了就业问题,也推动了澜沧县工会工作的发展。

此外,澜沧县总工会针对农民工需求,举办了电焊、家政、维修等培训班,前后有数千农民工接受了培训。

去年,澜沧县共组织3期技能技术培训班,培训下岗失业工人、农民工近300名,在这些接受培训的学员中,全部取得初级以上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澜沧县总工会还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人才现场招聘会。

去年组织的招聘会,有30余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400个就业岗位,成功介绍就业156人,跨地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40人。

朱世良也是一名下岗职工,由于年龄偏大,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导致生活困难。澜沧县总工会知道他的情况之后,及时把他纳入困难职工帮扶系统。

进入困难职工帮扶系统之后,朱世良还领到了一张“爱心卡”,在澜沧县总工会携手天生祥公司设立的“爱心超市”内,朱世良凭这张卡每月可在“爱心超市”内领取价值300元的生活用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再次就业之后。

小小的一张卡片,凝聚着浓浓温情。

朱世良说:“我刚刚下岗的时候,不懂技术也找不到门路,一直难以就业,但在澜沧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帮助下,我的基本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

现在,朱世良只要有空就会到工会坐坐,在他心里,工会真正成为了他的另一个“家”。

像朱世良一样凭“爱心卡”按时领取生活必需品的困难职工还有很多。澜沧县总工会“爱心超市”自成立以来,已发放“爱心卡”200多张,资助困难职工总额达9万多元。

“爱心超市”为困难职工搭建了又一个帮扶平台。

在“爱心超市”的基础上,2013年,澜沧县总工会与洪仁堂联手开设了“爱心药店”。

困难职工生病,带上工会的爱心卡就能在爱心药店免费领取一定额度的药品,到采访当天,爱心药店已经发放8万余元的爱心药品。

李琼珍常说:“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必须一心想着职工群众,始终如一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她不仅这样说,而且是亲力亲为。

近年来,澜沧县总工会把职工权益维护、促进就业等服务作为工作的抓手,为广大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此举深受职工群众的好评。

职工群众的“代言人”

“李常务一刻也闲不下来,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这是谢华的切身感受。

事实上,也正是李琼珍不断往基层跑,和职工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呼声,从而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维权工作是工会的重要职能,澜沧县在认真抓好工资集体协商和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等工作的同时,多次对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据理力争,全力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2013年6月,某企业发生了一起安全生产事故,这家企业的老板利用边疆少数民族法律意识淡薄和不清楚政策的弱点,匆匆与工亡家属签订了数额很低的赔偿协议。

李琼珍知道这事后,主动找到老板沟通,经过反复宣讲相关法规,老板终于同意按政策标准赔付。

问题协调好之后,她冒着风雨赶了100多公里的路,当得知这名工亡家属住的地方还没通车时,她又徒步走几十公里的陡峭山路,把补偿金送到了工亡家属手中。

2013年10月,某矿山发生了一起矿难事故,3名工人被困井下,她得知后立即带着工作人员赶赴事故现场。矿山地处高山峡谷,条件非常艰苦,并且她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没人照顾,同事都劝她先回家去。

但她说:“比起三条人命来,这点苦不算什么!我要和工人一起努力抢救。”

通过一个星期的救援,三个生命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救援工作人员都已离开了那里,但李琼珍还要留下来为工人家属讨个公道,经过反复和老板交涉,最后为家属争取到了满意的赔偿金,给家属的心灵带来了一丝慰藉。

农民工是弱势群体,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在澜沧县时有发生,她总是要求工会干部一定要依法为农民工撑腰。

近年来,李琼珍亲自督促企业兑付工亡家属赔偿金案件共13件,金额达800万元左右。帮助农民工讨薪、追薪17件,追薪47.6万元,协调兑现工伤补偿金24万元。

这些数据,在发达地区,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在边疆民族山区,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是艰辛的付出。

地域面积8807平方公里的澜沧山乡,分布着“五山六水”,山高坡陡,交通极为不便,民族众多,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而且工会还面临着各项工作任务。

面对澜沧县总工会人少事多的现状,李琼珍和同事常常加班加点,从而保证了工作任务的及时圆满完成。

特别是每逢重大的节假日,当职工群众都在惬意地享受假期的时候,正是李琼珍和同事最忙碌的时候。

尽管工作忙,但澜沧县的各项工作都不含糊,澜沧县各级工会组织以节日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汇演、创作、书法、摄影、演讲等竞赛和展览活动,还组织成立了澜沧县职工文联,促进了澜沧县职工文化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辛勤的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在李琼珍和同事的努力下,澜沧县工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县总工会被云南省总工会表彰为“云南省工会工作优秀县”、“云南省工会经费地税代收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职工体育先进集体”,澜沧县连续多年被市总工会表彰为目标考核一等奖,李琼珍也获得“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称号。

云深雾绕绝佳地,正是普洱景迈山。

高山云雾慢慢退去,村寨的炊烟袅袅升起。

这个堪称古茶树天然博物馆的地方,让人们记住的,除了普洱茶,还有淳朴的民风、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随处都能听到“景迈山古茶园”的美誉与传说,这是澜沧县的一个品牌,也是爱普洱茶的人挂在嘴边的名字。

在澜沧县职工群众心里,也装着一个自己的品牌,那就是澜沧县总工会,在职工群众心里,澜沧县总工会带来的温暖,正如普洱茶的味道一样沁香甘甜、悠远绵长。

猜你喜欢
县总工会澜沧工会干部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青海:多县总工会为农民工免费体检
上级工会要为工会干部撑腰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
工会干部要——“站起来敢讲、坐下来能写、下基层会抓”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
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澜沧基督教调适及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