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2016-02-17 07:33陈建平朱菁
贵州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抗酸监护病房

陈建平 朱菁

(1.六合区人民医院检验科;2.六合区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 南京 211500)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陈建平1朱菁2

(1.六合区人民医院检验科;2.六合区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 南京 211500)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37例患者(病例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45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37例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共获得90株菌株,其中G-杆菌54株(60%),G+球菌22株(24.44%),真菌感染 14株(15.56%)。单因素分析: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鼻饲胃管、使用抗酸剂、昏迷、ICU住院日>1周6种因素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进行气管切开(OR=6.733)、使用抗酸剂(OR=5.884)、患者昏迷(OR=3.974)、机械通气(OR=3.142)、ICU住院日>1周(OR=2.887)是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要尤其对气管切开、使用抗酸剂治疗的患者进行重点预防。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患者大部分具有较为严重的基础病,且机体免疫力较低,极易引发机体各部位感染,其病原菌大部分为多药耐药菌[1]。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为3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ICU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发生医院感染的37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45例。病例组37例患者,男23例、女14例,年龄49~81岁,平均(68.4±10.2)岁,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48~87岁,平均(67.4±12.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细菌培养 所有标本均接种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以及萨布罗培养基,在35℃中培养18~24 h,实施API细菌、真菌鉴定系统对病原菌进行有效鉴定。运用K-B纸片扩散法,按照CLSI/NCCLS标准进行结构判断。超光谱B-内酰胺酶(ESBLs)检测运用4纸片协同法。

1.3 方法 对8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所患基础疾病、治疗措施、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等。

2 结 果

2.1 病例组37例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共获得90株菌株,其中G-杆菌54株(60%):铜绿假单胞杆菌15株(16.67%)、肺炎克雷伯杆菌10株(11.11%)、大肠埃希菌6株(6.67%)、产碱假单胞菌5株(5.56%)、鲍氏不动杆菌18株(20.00%);G+球菌22株(24.44%):表皮葡萄球菌5株 (5.56%)、耳葡萄球菌3株(3.33%)、肠球菌属3株(3.33%);真菌感染14株(15.56%):白色假丝酵母菌7株(7.78%)、光滑假丝酵母菌4株(4.44%);其他病原菌3株(3.33%)。

2.2 单因素分析结果 各种相关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种相关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比较[n(%)]

2.3 多因素分析结果 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进行气管切开(OR=6.733)、使用抗酸剂(OR=5.884)、患者昏迷(OR=3.974)、机械通气(OR=3.142)、ICU住院天数>1周(OR=2.887)是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 论

呼吸系统感染是ICU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本文结果显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鼻饲胃管、使用抗酸剂、昏迷、ICU住院天数>1周6种因素与呼吸系统感染有关,ICU的患者多给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极易增加感染的机会,临床研究显示,人工机械通气时间延长1 d,发生肺部感染危险率增加1%[2],可能原因是气管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破坏了呼吸道屏障,降低了咳嗽反射能力与纤毛运动,痰液排除困难,严重损害患者气道上皮,导致炎症发生,因此对于术式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的患者要进行正确及时的吸痰处理,吸痰用具每人1套,并及时更换[3]。在无菌下操作吸痰。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管黏膜。定期对呼吸机气路管道、湿化器、雾化器等呼吸道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干燥,避免污染;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减少致病菌滋生;同时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及长期卧床的患者尽早给予患者被动运动,给患者翻身、按摩、拍背,协助患者咳痰,减少细菌滋生。部分ICU患者不能独立进食,因此常常给予鼻饲胃管进行营养供给,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胃蠕动能力较弱,极易出现胃内容物潴留或返流至鼻咽部,导致细菌在鼻咽部滋生,从而进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道感染[4],针对此种情况应该加强对鼻饲管的护理,尽量减少感染发生的危险;抗酸剂的使用也是增加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原因是抗酸剂改变了患者胃液pH值,减低了健康胃液本身的杀菌效能,增加了胃内细菌的定居数量,促使细菌从胃管移动到鼻咽,发生感染[5],因此减少ICU患者抗酸剂的使用对于预防感染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必须使用抗酸剂治疗的患者要进行重点防护;ICU住院日>1周也是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患者接触医院内病院菌的机会增多、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持续的时间延长、与医护人员接触的频率也增加,这些均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传播因素,同时长时间的住院,患者营养供给差,精神压力大,免疫力降低,容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侵袭[6],因此对于ICU住院天数>1周的患者要加强防护,给予适当的营养摄入,并与病人经常进行沟通,减少其心理负担,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

[1] 高志凌,俞兴群,刘宝.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09):978-979.

[2] 余连香,曹芹芹,汪红萍.重症监护室病人医院感染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01):37-38.

[3] 张为华,袁喆,黄文祥,等.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与对策[J].重庆医学,2011,40(36):3657-3659.

[4] 程科萍,孔庆芳,张徐军,等.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07):793-794.

[5] Beukinga I,Rodriguez VH.Managementof long-term catheter-related Brevibacterum bacteraemia[J].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2004,10(05):465-467.

[6] 许新玲,梁彦平,杨萍,等.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与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1(08):1902-1904.

R56

B

1000-744X(2016)01-0056-02

2015-10-29)

猜你喜欢
抗酸监护病房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换病房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何时服用抗酸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