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生的“雾霾经济”

2016-02-18 06:50牛婵
纺织服装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防霾窗纱微尘

牛婵

雾霾天气频现,“雾霾经济学”俨然成为冬季的热门话题,口罩、空气净化器、外卖、清肺食品都因为雾霾订单数量剧增。但经济界人士认为,污染拉动“经济热点”,不过是剜肉补疮,因污染带来的商机还是越少越好。

在直面雾霾危害时,公众往往把担忧转化为购买防护用品的行动,其中最火的莫过于口罩。近日,北京、长三角各地又都被雾霾“攻陷”。雾霾天的到来再次推动了“口罩经济”。据悉,今年冬季,淘宝某品牌防雾霾口罩一天就销售9万多个,是平常销量的9倍。而生产PM2.5口罩的上市公司、PM2.5检测和空气过滤板块的上市公司,也都相继获得所谓的“雾霾红利”。

“雾霾经济学”所体现的巨大购买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防霾纺织品的发展。除了口罩,防霾窗纱也开始走俏。2015年,德国Trittec AG公司被媒体誉为“一块神奇的窗纱”、“欧洲花粉与微尘过敏人群的救星”的“5 plus dust evo”(第五代微尘过滤窗纱)进入了中国市场,更有媒体指出“这款革命性的产品将赋予生活在严重雾霾里的中国人自由呼吸的权利”。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雾霾究竟让全球经济买了多少单。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介绍,2015年仅能源消费引起的室外空气污染一项,其造成的非补贴健康影响价值约27000亿美元,超过了给能源部门支持总额的一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预估,到2030年,全球由于地面臭氧污染造成的大豆、玉米、小麦等作物的损失可达每年170亿至350亿美元。

值得我国行业企业关注的是,日前上海市已经开始征收雾霾费,排污收费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实施不同的收费标准。不仅国民要买口罩,企业也要为排污买单。

无论是所谓的“雾霾红利”,还是雾霾费,相较于雾霾导致的损失来说,终究都不值得一提,更别说雾霾对身体健康带来的永不可逆的伤害了。作为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服装行业在发展中更要社会责任当先,毕竟环境买不来,健康更买不来。

猜你喜欢
防霾窗纱微尘
月夜吟
微光
清平乐·风鬟雨鬓
苏建平的诗
防霾十招
防霾功能服装的设计研发
微尘
梦想微尘用力发声
声音广场
防霾口罩为何也得“让领导先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