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的疗效分析

2016-02-19 11:49白冬梅
乡村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患畜民勤县羊痘

白冬梅

(民勤县夹河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民勤 733399)

中西医结合治疗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的疗效分析

白冬梅

(民勤县夹河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民勤 733399)

为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的疗效,选取2015年8月甘肃省民勤县某羊场患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的小尾寒羊52例,所有患畜均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表明,52例患畜的治疗有效率为96.15%;未发生不良反应现象。这证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患畜治愈率。

羊痘病;传染性口膜炎;中西医结合

近年来,关于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的治疗越来越引起畜主的重视,中西医结合应用于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以某羊场患畜为例,介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为2015年8月甘肃省民勤县某羊场52例患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的小尾寒羊,所有患畜经检查为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疾病。其中,公羊32只,母羊20只。羊龄1~3岁,平均为(1.5±0.9)岁;患病潜伏期在1~4 d,平均(2.1±0.7)d。全部患畜均表现为小尾寒羊的唇部出现痘状脓包,有12例患畜上唇、口角、鼻镜处出现小红斑,有40例患畜的体侧、四肢、乳房、尾内侧、阴囊和阴唇形成结节、丘疹、水疱,而且52例患畜均表现为食量减少,黏液、脓性鼻液、流浆液。

1.2 治疗方法

首先用镊子除去病羊身上的污垢,然后采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其疮面,再使用2%的龙胆紫涂撩疮面,每天一遍;给予所有患畜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中药处方为:20 g龙胆草、25 g升麻、25 g防风、25 g荆芥、25 g元参、25 g甘草、30 g黄芩、30 g双花、30 g栀子、30 g黄柏、45 g板蓝根、45 g知母和45 g连翘。将以上诸药进行水煎,然后让病羊灌服,每天一剂,连服3~6 d。为了防止继发性感染,需使用西药对症治疗,对病羊肌注链霉素、青霉素;对于身体较为虚弱的病羊,畜主需特别照顾,给予其静脉补液。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畜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疗效评定标准为治愈、有效、无效。治愈,患畜的体征已消失,食欲大增,已无痘状脓包;有效,患畜痘状部分消失,食欲有所改善;无效,患畜病情无变化,而且还有发作现象表现,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观察患畜在治疗过程中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软件版本SPSS20.0,以“(n/%)”代表文中相关计数资料,观察患畜的相关治疗结果。

2 结果

52例患畜中,治愈3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6.1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现象。

3 讨论

羊痘病是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较强,所以很容易发生多种多样的并发症及混合性感染,给患畜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2]。治疗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缓解患畜的不良症状,中西医结合是中医治疗+西医治疗的一种表现,中药方剂是自制的一种疏风散热透疹解毒良方,包括龙胆草、升麻、防风、荆芥、元参、甘草、黄芩、双花、栀子、黄柏、板蓝根、知母和连翘[3],将这些药方水煮煎服,再加上西药对症治疗即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两者合用具有增强羊只抵抗力、退热、抗病菌,促进皮肤黏膜修复,促进抗体生长等作用,大大提高了患畜的治愈率[4]。由此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的效果十分显著,没有不良反应发生,控制疫病的速度快,值得推广应用。

[1]索南.中药防治羊痘病[J].中兽医学杂志,1999(3):8.

[2]鹿瑞麟,冯伟.羌活防风散治疗牛流感[J].中兽医学杂志,1999(3):9-10.

[3]李广仁.中西结合治疗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J].中兽医医药杂志,1999(3):25-26.

[4]方广超.二白散在畜禽湿温证中的应用[J].中兽医医药杂志,1999(1):31.

S828.26

B

1674-7909(2016)21-20-1

猜你喜欢
患畜民勤县羊痘
山羊痘的预防及治疗
掏结术与“玉女关”总结
关于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研究
清丰县羊痘流行情况调查与防控建议
试论山羊痘的临床诊断及综合防制
民勤县农村学校小班化数学教学对策研究
民勤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分析及思考
关于羊痘防控难点及对策分析
绒山羊母羊乳腺炎的治疗
马属动物腹痛病的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