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类型及防控措施

2016-02-19 22:07王方明
乡村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系统化畜牧防控

王方明

(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新乡 453000)

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类型及防控措施

王方明

(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新乡 453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畜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管理需求建构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机制,以提升养殖效果。基于此,本文对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的类型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疾病的防控措施,旨在为畜牧业养殖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畜牧养殖;易感染疾病;类型;预防措施

畜牧业的发展不仅仅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市场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正是基于此,要积极践行有效的疾病防控机制,以保证整体管理项目和疾病控制体系的优化发展,要在明确畜牧养殖类型的基础上,从根源上对疾病进行防治,提升养殖技术和手段,从根本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1 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类型分析

目前,导致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出现传染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养殖过程中存在问题,如病原体的入侵,其中真菌及病毒是携带病原体的主要病菌,因此,养殖人员需要关注和集中处理该问题。之所以会遭受病原体的入侵,主要是由于在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传染及病情扩散。同时,在我国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外科类畜牧养殖疾病及内科类疾病也较为常见,可将其分为表皮感染及眼科类疾病[1]。此外,除了传染性疾病和普通类疾病外,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还会由于寄生虫引起易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内或者体外,导致禽畜出现严重的机能损失,较为常见的寄生虫分别为蠕虫和原虫。正是由于寄生虫病会借助不同的疾病通道影响动物,便导致动物易发生严重的易感染问题,而且目前易感染性疾病类型在增多,需要畜牧养殖人员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综合防控。

2 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的防控措施

针对畜牧养殖中出现的各种易感染疾病,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疾病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力度,践行更加规范的管理制度,提升养殖人员养殖防疫技术的同时,从思想层面提升其思想认识,从而提升疾病防治效果。

2.1 积极落实检疫机制

在建立健全检疫机制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对动物进行抽检,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的普查小组,集中建构系统化的管理模型和控制体系,一定程度上降低畜禽感染疾病的概率。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对畜禽的病变情况进行及时分析与防治,并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措施,从而提高整体畜牧养殖疾病防控能力。

2.2 优化养殖环境

养殖环境对于畜牧养殖管理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管理诉求进行系统化控制,积极落实标准化环境管理要求,践行更加系统化的控制措施。首先,保证养殖区域干净、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对于畜禽来说,养殖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干净程度和通风采光效果是病原体滋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养殖区域应是封闭的,并远离水源,养殖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而且要在高温或寒冷等异常天气条件下进行细化控制和集中管理[2]。

2.3 积极进行品种改良

目前,导致畜牧养殖中动物出现易感染疾病的原因中,除了一些外界因素外,动物本身抗病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要积极研究更加有效的品种改良措施,从根本上提升动物抗病能力,并且积极落实疾病预防及控制工作,以提高养殖的实际效果。

3 结语

在畜牧养殖动物易感染疾病预防措施研究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积极践行标准化养殖流程。同时,进一步对其疾病类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地区实际构建系统化的防控机制,提高疾病防控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确保养殖业得以全面发展。

[1]张大良.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的防治方案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15(16):43-44.

[2]刘复生,李彦召.浅谈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类型及预防[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259-260.

S851.3

A

1674-7909(2016)36-22-1

王方明(1983-),男,硕士,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卫生监督。

猜你喜欢
系统化畜牧防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