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的几点探讨

2016-02-19 23:50余尚剑
乡村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水土生态农业水土保持

余尚剑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16)

关于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的几点探讨

余尚剑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16)

我国很多地区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土地与木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比如房屋居住、粮食的种植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如筷子、纸巾等。大量的荒地被开垦,树木植被被砍伐,造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严重的可能导致沙漠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而要想好保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严禁浪费水资源,禁止树木乱砍乱伐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针对生态农业中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进行阐述,以期对生态农业水土保持的改善有一定启发。

农业;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严重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水土流失是否严重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度地依赖当地自然环境,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大部分都是农村贫困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0%以上。因此,对农村农业生态现状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做好水土流失的预防与治理工作。

1 水土保持应用于农业中出现的问题

1.1人们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浅薄

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人们的知识水平并不是很高,对于生态环境的认知仅限于索取,对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意识淡薄。对于树木乱砍乱伐的现象是最为常见的,比如南方丘陵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木材做饭、取暖、房屋建造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木材,甚至把树木出售作为自己收入的一部分来源,但是砍伐之后并没有及时种植树木,忽略了后续防护工作,导致一部分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给农业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其次,在水土资源的产权结构上,不稳定性也对水土保持造成了一定影响[1]。由于产权的不稳定性,导致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变动幅度比较大,简单来说就是农民现在所拥有的土地不确定在什么时候会换一个地方,并不是长期使用这一块土地。所以,造成农民对土地水土保持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打折扣,从而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

1.2对保持水土的生态发展规律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比较缓慢且不够完善,受到技术、资金、管理、建设和投入等多方面的限制,在水土保持中对农业生态发展规律上的认识并不是很足,使得农业水土保持措施发展不到位、不完善,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够健全、不够集中。水土流失在治理上会出现治理范围太广、太分散而不够集中,治理模式比较单一、治理标准太低等问题[2]。农业水土保持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要想把水土流失治理好,就必须将各项治理措施根据具体实情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水土治理的整体功能。如果不能对农业水土保持的发展规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没有遵循合理、科学的治理规律,就会加剧水土流失,浪费大量的体力、物力、人力,还会使生态平衡受到严重损害。

1.3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

我国各个地区对当地的农业水土保持问题都非常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管采取了大量的治理措施,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归根结底是因为管理不到位。管理部门管理松散、管理混乱,各部门相互推脱推卸责任;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治理措施不到位等。由于管理的不到位,对于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没有及时制止并给予严厉惩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给农业种植带来了不便。

2 生态农业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措施

2.1加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

首先,我国有关的管理部门一定要对农业的水土保持要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实施宏观调控,制定关于农业水土保持的治理政策与方案。加深生态建设的体制改革,完善水土保持体制,制定长期合理有效的管理政策。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一定要总结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水土保持治理与防范上的经验,逐渐规范我国在农业水土保持中的治理方式方法。

2.2遵循农业水土保持治理的生态规律

遵循农业水土保持的生态规律,首先要处理好人民生活与水土保持的发展关系,把人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好,增加人民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抗风险能力。其次,处理好集中治理与修复生态环境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针对农业水土保持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加大投入力度,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特色发展可持续的经济策略[3]。

2.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程度对于农业生态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加强各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落实生态建设的责任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加强监督管理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强化生态环境的重点建设工程,比如防沙、治沙、保持水土等。严格地管理好资金流向,加强保护已完成改善的工程成果,保障工作质量并稳步推进[4]。其次要加强执法力度,实现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相结合。各部门的办事效力要协调一致,完善防治水土流失的管理体制,促进农业生态水土治理保持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 结语

农业水土保持的主要目标就是改善防患、治理保护,以及合理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改善目前农业的不良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保障生态环境的平衡。目前,我国农业水土保持的生态建设工程在不断开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所以,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还要继续不断地深入开展下去,一定要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总的来说,我国由于人口数量大、密集大,浪费水土资源的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农业的水土保持上。水土流失的防御与治理,对提高我国农业土地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一定要重视农业水土的保持、防护、治理工作。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胡林涛.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民营科技,2015(3):244.

[2]纪媛媛.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福建农业,2015(5):55-56.

[3]赵岩.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4]王露伟,黄河.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相关对策[J].城市地理,2016(6):210.

S157.2

A

1674-7909(2016)08-43-2

余尚剑(1989-),女,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工程。

猜你喜欢
水土生态农业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城市水土工程保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土工程保持监测基本方法解析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