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2016-02-19 22:07孙晓伟孙晓玉
乡村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巴彦淖尔文明生态

孙晓伟孙晓玉

(1.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经营管理站,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2.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孙晓伟1孙晓玉2

(1.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经营管理站,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2.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最终发展目的,也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十八大之后,发展现代农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当前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农业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本文主要是在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的内容的基础上,阐释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农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路径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只有快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结合建设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从解决主要矛盾入手,善于找到重点,然后逐步解决次要矛盾,才能够扭转当前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快速恶化的现状。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孤立进行,必须紧密联系文化与政治建设,把一条适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找出来,为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 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的内容

文明指的是人类精神与物质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则是在对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遵循之上形成的两种文明成果之和。其形成是一种完全新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新社会形态,把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开创了出来。其与一直以来提倡的环境保护的概念不同,生态文明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包含很多丰富内涵的生态文明,是一个丰富多元的概念,其自身的这种属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贸然地对待他,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1 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发展

发展对于科学发展观来说是排在首位的,所以,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建设生态文明。人们对于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因而大胆创新发展生态文明应首先对各种发展规律进行总结,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理念,转变形成新的、适应生态文明的生产与发展模式。

1.2 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是提高人类生活品质

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解决掉,做到为民谋利、为民系情,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宗旨。当前,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然受到了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严重影响,这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的一大主要问题,因而要把适合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创造出来,使自然环境与人为和谐不脱离。

2 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2.1 创新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目标的提出,在农业生产中必须要转变发展理念,提高农业管理的整体效率,实现农业发展的集约化,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双重目的。首先,创新发展思路。要对农业发展进行深入认识,在遵循农业发展效益原则和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农业,要不断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服务工作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其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积极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增加生产者在农业产业链发展中的整体效益,坚持绿色、循环的原则,推广节药、节肥、健康的农业生产和养殖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协调发展[1]。再次,要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的互动发展,积极推广节粮、减人等节约型技术,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农业的清洁生产。

2.2 与时俱进,构建生态文明农业生产模式

要想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构建具有生态文明特征的农业生产模式。首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高产模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按照高效、高产的目标,实现作物高产量和资源高效能的协同发展,转变传统的片面追求高产量的生产模式。其次,实现农业的清洁生产模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坚持低碳环保的生产技术,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排放和面源污染,保证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严控外部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建立以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循环、协调、再生的原则,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坚持多功能、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最后,积极建立多功能的农业模式。要克服传统农业发展的单一模式,实现生态服务、生活服务、生产服务的多功能发展,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

2.3 齐心协力,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

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还依托于可持续发展制度的建设。首先,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国家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完善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生态友好型农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加大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优化农业补偿机制。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完善农业生产激励机制,提高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实现友好型、生态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再次,制定农业发展补偿机制。对农业生产补偿的对象和主体进行明确的规定,对补偿标准和补偿体系进行完善,建立基于土地承载力的退出和准入机制,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3 结语

在生态环境被破坏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每个人都应牢牢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实现生态文明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只是谋福利给当代人,也是为了给子孙后代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1]赵罗汉.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以我国为例[J].时代教育,2012(15):57.

[2]倪慧.生态文明视角下哈尼梯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路径[J].世界农业,2014(11):157-159.

[3]尹昌斌,程磊磊,杨晓梅,等.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1):15-21.

F323.22

A

1674-7909(2016)36-44-2

猜你喜欢
巴彦淖尔文明生态
冬日花开农事忙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2017—2018年巴彦淖尔市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对不文明说“不”
作品选登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