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可持续设计研究

2016-02-19 22:07罗淞雅
乡村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温室效应景观设计景观

罗淞雅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城市景观可持续设计研究

罗淞雅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原有格局和景观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的地方特色与乡土风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城市广场和高楼大厦。理想的城市景观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为底蕴,以传统实践为基石,向市民展现城市特有的历史人文与特色景观。

城市景观;可持续;设计

1 我国城市景观发展现状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人通过不断的实践、累积,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基础。讲究以人为本,借天时,合地利。在古代中国城市建设中,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姿态,有都城的端庄大气,有江南小镇的轻柔委婉,有湘西小楼的别样风情,有沿海之地的素雅朴实。这些无不体现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历史底蕴与设计创意,也体现了我国各地不同的特色风貌[1]。

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工业化进程伴随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彰显。城市景观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而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城市建设盲目模仿大城市,缺乏自身人文、历史特色,模式化景观泛滥,各地城市传统风貌流失,人文建筑不复存在,呈现出千城一面的姿态;并且在城市建设与扩张的过程中,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城市生态问题。

2 城市景观可持续设计的必要性

早在我国古代,就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的理念。而这种理念贯穿了我国古代传统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集中体现在城市选址和城市建设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存的模式中。

现代城市建设,在一味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二氧化碳排放过度,带来城市“温室效应”,在许多一线城市甚至产生了雾霾;对社会、对环境、对人体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与伤害[2]。这使得城市生态状况的改善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城市景观一直承担着协调城市与自然生态的重任,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可有效地调整与改善现有的城市空气质量、温室效应等问题。

同时,城市景观分布在城市的方方面面,从城市广场到社区公园,从街道绿化到滨水绿地,都是城市景观的内容。对城市景观进行顺应城市地理位置、符合城市形象、便于人们居住使用的景观设计。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考察城市地理位置、因素,因地制宜,利用和保护原有生态景观;多采用乡土植物品种,使植物易于存活生长,通过光合作用等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调节;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小品设施,体现当地文化与思想,增加城市辨识度;在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历史风貌的传承与保护,体现城市底蕴。

3 城市景观可持续设计的要点

3.1 低碳环保

现代城市在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过大,车辆、空调二氧化碳排放过量,且绿化面积稀缺的环境下,大多出现了“温室效应”现象。“温室效应”的出现表示城市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人居环境质量大幅下降。因此,城市的可持续设计首要就是恢复生态城市,降低温室效应。作为景观设计师,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通过积极的技术手段,合理利用当地的气候特点,利用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来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空气湿度,进行气候调节。

我国主要使用火力发电,若能在设计中注意考虑当地的光照、方向等,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减少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就能营造出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舒适景观环境。

3.2 人文历史的传承与保护

城市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城市景观同样拥有着自己的特性、背景和底蕴。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碰撞的过程中,城市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建设中逐渐缺失。许多城市在快速发展时,毫不犹豫地拆去原有建筑,建设出现代摩登的高楼大厦。在旧城改造的大潮中,宝贵的城市人文历史风貌被破坏殆尽,导致城市风格景致千篇一律,缺乏辨识度。因此,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设计中,城市景观建设应符合城市的自身特色,重视对当地原有生态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把握城市发展脉络,使城市景观既符合生态要求,又体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3]。

4 结语

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拥有良好的、建设优美的城市景观。而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拥有低碳环保的景观设施、舒适完善的生态构造体系、文明高效的精神风貌、富有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可以使城市焕发出更多的活力与更强的生命力。在城镇化进程中,从宏观和整体上对景观格局机器自然生态背景、文化内涵等进行可持续规划设计,在城市景观的营造中建设出因地制宜、生态节能的人居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舒适美好。

[1]廖磊.城市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延续——以长沙市沿江风光带为例[D].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2]张蕊,官春亭,许先升.低碳时代城市景观设计探讨[J].北方园艺,2011(11):91-94.

[3]谭婷婷.现代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04(24):54-55.

TU984.1

A

1674-7909(2016)36-53-2

罗淞雅(1988-),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温室效应景观设计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神奇的樽海鞘
制冷工质的温室效应及其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