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民宿改造研究

2016-02-19 22:07郑振华
乡村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中式传统建筑

郑振华 刘 琳

(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分院,江西 南昌 330201)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民宿改造研究

郑振华 刘 琳

(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分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构建新农村建设是多元化世界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需求,自“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被提出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更为细致的要求和需要。而将旧农村改造为商用建筑,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基于此,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县永木黎村为例,介绍旧宅改造为民宿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其中,不仅要改善周边居住区闲置和商业区匮乏的状态,而且要提供集休闲、娱乐、观光、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新农村环境,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品质。

新农村建设;民宿改造;文化遗产

1 设计主题

1.1 设计背景及风格现状

江西省南昌县永木黎村气候宜人,常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木黎村距离105国道仅2 km,交通便利。考古学家在这里挖掘出了一座藩王墓——唐永王李璘墓,这座墓在江西省的发现中历史最为悠久。而这里也因为拥有大量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而一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村落里缺少商业性、服务性的建筑。本次的设计方案是将旧宅改造为商用建筑,所以笔者第一想到改造为民宿,因为既然是用于商业,而此地又具有旅游价值,那么住宿是必不可少,而又要将这个建筑融入当地环境,那么笔者认为将风格定为新中式比较合适。

新中式风格出现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开始从以前的“临摹”和“复制”中抽离出来。在中国探索设计之初,新生代设计团队技术逐渐成熟和消费市场发展出内敛秀和的新中式风格。在中国文化日益影响全球的21世纪,中式元素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所谓的中式并不是一味模仿传统,而是对优秀的传统设计的继承。新中式风格的基本含义,一是中国古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文化体现,二是了解深层次的中国当代文化并对其进行再创作。新中式风格并不是一味地传统元素堆积在一起,而是通过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将看似冲突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以巧妙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用新时代的新眼光看待中国风格,让传统艺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21世纪。

现在城市中的居民处在节奏较快的社会环境下,有时会感到身心的疲惫,这时他们总希望回归质朴的、有大山好水的村中去寻求内心的宁静。所以,在这种心理诉求下,住在一个有着中式风格的旅社中,会真正感到心灵的放松。而之所以不采用传统中式风格,是因为这个村落本身就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群落,在中式中加入现代的简约元素,形成简约中式的风格,对于当地居民是一个改变,而这种改变又不至于来得太突兀,来得太难以接受。这个客栈的意义同样有着促进现代与古代的文化交流,游客从外面带来更为先进的观念,居民把古老的文化散播开来,处于这种新旧结合的设计风格中,能够给人们营造一种适于交流沟通的氛围。

1.2 设计目的和意义

在这个物欲横飞的年代,选择回归到建筑开始的状态,保留旧址的大致面貌,而在其中加入部分现代的元素,使其突出但不突兀。本案选址于南昌县永木黎村的一座古宅。古朴的木质结构与新中式家具通过色调、布置进行巧妙的结合,使人在享受自然带来的舒心之外,又能感受到现代带来的便利。铁艺、木质和布艺的结合,使空间充满柔和宁静之外,又不失利落之感,让客户感觉到简约与雅致相结合,同时又不失质朴与厚重[1-3]。

2 设计主题调研与理念

2.1 设计调研和分析

对于本次设计,在设计前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分析等方法,对项目进行深入的认识和分析。设计前期经过多次的考究与思量,最终确定设计主题与设计方向。此次设计位于南昌县板胡永木黎村,作为鱼米之乡,南昌市的建筑是典型的江南风格。而此次的改造对象是较为典型的赣派建筑,建筑内的木窗柱子上面有精致的人物、虫鱼、花草雕刻,所以此次设计也将保留大部分的原有风格,旨在传承中国古文化的同时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新时代下的新产物,引领新一代的审美潮流[4,5]。

2.2 相关设计理念

中国风其实在生活中比较多见,比如一些传统家具、太师椅、八仙桌等。在色彩上有着大致的规律,以黑红两色为主;布置方法上也是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方式,即对称的协调性,雅致大气,造型简朴端庄,色彩温暖而朴实。中国的传统室内布置包括字画、屏风、盆栽、瓷器、古玩和古书架等,其追求的是一种休养生息的精神境界。中国讲究对称美,无论是建筑、装饰还是布局,讲究的是端庄稳重。而在装饰细节上的体现为崇尚大自然,其中以花草、鸟虫为最,千般变化,体现了东方的神秘力量。

此外,中国人讲究层次分明,这一点自然也运用在设计上,这种固有的观念在“新中式”设计中,又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根据住宅人数与人口密度的不同,需要考虑分隔的功能性空间,采用古书架来区隔;在一些隐私的角落,则用屏风之类的隔挡,通过一些分隔方式展现出中式家居的层次美[6]。

熟练地将“新中式”运用于一些建筑中,不仅需要个人对于文化历史背景的认识,还需要自己对艺术有着敏锐的触觉,并要让两者巧妙地融合。而有些中式风格的装饰手法和饰品不能随意搭配,否则不仅会带来生活上的不便,甚至会贻笑大方。

而中式风格设计也被一些个性稳重的人所青睐。每一种设计风格带给人的感受及视觉冲击都是不一样的,带给人的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是不尽相同的。而新中式则是传统与现代的产物,这种简约主义的设计渗透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所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很喜欢这种新中式设计风格,其不仅不乏味,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散发出不一样的东方魅力[7]。

3 结语

在重视“三农”问题的今天,新农村的建设更成为了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改造他的同时也要将当地的文化保护起来,使之在发展的同时也能继续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旧的村落群不应被历史的巨轮淹没,也不应被城市同化,而是应该通过有规划的设计格局来使村落的环境、历史、文化和人文的生命过程得以传承和更新[8]。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样物质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更多还是像文物一样用玻璃罩保护起来,看得到、摸不到。但对于人文景观的保护,如果只是留下来不要拆除是起不到关键作用的,时间的变迁,总会慢慢消失的。所以,对于物质化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仍是目前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国内很多知名城市的人文景观保护措施是成功的,比如古建筑的保护、新老城市的交替与衔接等案例值得借鉴和学习。这项工作只有长期不遗余力地坚持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并在途中融入现代的元素,使之有蓬勃的生命力。

[1]刘永来.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10.

[2]胡承华.“新中式”风格室内装饰设计浅析——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及其设计理念的一种解读[J].中国美术,2010(1):322.

[3]王宝卓.从当代中式建筑典型案例分析看中国风的兴起[D].上海:同济大学,2007.

[4]张威威.浅析简约主义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2011(3):295.

[5]李蕾,郑啟翔.中国风——探索中式住宅建筑的发展[J].中华建设,2008(1):49-50.

[6]代元麟.基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居住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7]孙丽.传统文化的现代吟唱——室内设计中的中式新古典风格设计[J].艺术百家,2010(S2):153-154.

[8]卢卓君.关于新中式主义设计路线的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0.

TU986.2

A

1674-7909(2016)36-70-2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物质文化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以赣中乡村祠堂建筑为例”(YS1418)。

郑振华(1995-),男,本科,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中式传统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口语提升:和中式英语说再见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