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6-02-19 22:07魏转薇周宏利
乡村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越夏咸阳市分生孢子

魏转薇周宏利

(1.咸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陕西 咸阳 712000;2.咸阳市园艺站,陕西 咸阳 712000)

小麦白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魏转薇1周宏利2

(1.咸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陕西 咸阳 712000;2.咸阳市园艺站,陕西 咸阳 712000)

小麦白粉病是对小麦生长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详细介绍小麦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发病原因,提出综合性防治对策,以期为小麦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白粉病;小麦;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栽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于叶片,病情严重时也可侵害茎秆、叶鞘及麦穗,该病在小麦不同生长期均可发生。近年来,该病在多数地区逐年加重,甚至有些地方发病率已超过35%。因此,小麦白粉病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对白粉病的防治工作。

1 危害症状

不同生长期的小麦均可发病,病菌主要侵染小麦叶片,严重时还可侵染至叶鞘、茎秆、穗部等。发病初期出现白色霉点,随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扩大形成白色霉斑,病斑呈椭圆形,有些严重的整株均为霉层覆盖,到了后期逐渐变为白色或褐色,在小麦生长后期,病斑上再现许多小黑点,这是白粉病菌的闭囊壳,这些闭囊壳的子囊孢子就是主要的侵染源[1]。

2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侵染较频繁的病害,当发生重度流行年过后,一般会呈两三年轻度流行。小麦白粉病菌对温度和湿度较为适应,湿度越大,其萌发率越高。分生孢子在30℃以内均可萌发,特别是当温度在15~18℃时最易发生,分生孢子不耐高温,在夏季很快就会死亡。光线对分生孢子萌发具有一定抵制作用,因此植株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时易引起发病。

3 发病原因

3.1 种植因素

胡莎[1]报道指出,小麦在病菌越夏地区进行秋播时,早播的田间比迟播的田间发病较重些,而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密度过大较密度小的田块发病更严重些。另外,不合理的施肥如高肥水特别是偏施氮肥的麦田也容易诱发白粉病。

3.2 气候因素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小麦白粉病的侵染及病源菌的积累也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在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温度若高于25℃,其病菌的分生孢子均可萌发,相对湿度越高时,病菌的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越高,白粉病的发病率就会越高。特别是在阴雨连绵,田间湿度过大,密度过大,光照不足时,最易引起白粉病的发生。

3.3 品种因素

郭小山[2]报道指出,小麦白粉病菌存在复杂的变异性,而且生理变化速度非常快,当某一个小麦抗病品种开始推广时,表现出较强的抗性。但是,随着推广面积的不断扩大,这些小麦品种抗病性也就逐渐下降。

4 综合防治对策

4.1 选择优良的抗病品种

选择优良的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白粉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如西农系列、郑麦366、周麦系列等。

4.2 减少侵染来源

由于自生麦苗上的分生孢子是小麦秋苗的主要初侵染源,因此,在发生白粉病越夏的种植地区,播种前要尽量消灭自生麦苗,以减少白粉病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特别是在病原菌闭囊壳能够越夏的地区,播种前一定要妥善处理好带菌的麦秸秆。

4.3 加强管理

加强小麦种植管理,控制好田间种植密度,在白粉病越夏区域或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考虑适当晚播,从而降低秋苗发病率,但要注意过晚播种会导致冬前苗弱,春季分蘖猛增现象。同时,要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和播种期控制好播种密度,避免造成田间群体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相对湿度增加、倒伏等现象。

4.4 合理施肥

应根据种植田块土壤肥力状况,控制好氮肥用量,适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的使用量,这样可有效降低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率。

4.5 合理灌溉

北方小麦种植区应根据土壤墒情进行适当冬灌,减少春灌次数,从而降低发病高峰期麦田的相对湿度。发生干旱时,应及时进行灌溉,以促进麦苗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4.6 防治措施

4.6.1 播种前拌种。在秋小麦发病较重的地区,可使用三唑酮拌种进行防治,用量为种子量的0.02%。注意用量切忌过大,否则会影响小麦出苗。

4.6.2 春季喷药。小麦白粉病流行很强,在春季发病初期,要及时喷施药物防治,30%三唑酮、15%烯唑醇等均有一定效果。其他药物如50%硫磺、70%甲基硫菌灵、50%退菌特等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效果,但这些药物持效时间较短,因此需喷施两三次。

[1]胡莎,魏松红,曹远银,等.小麦白粉病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J].河南农业科学,2010(1):77-79.

[2]郭小山,周长勇,熊战之,等.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156-157.

S435.121.46

B

1674-7909(2016)36-85-2

魏转薇(1973-),女,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越夏咸阳市分生孢子
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咸阳市激发人才创新力
果树安全越夏四注意
鸡 妈 妈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关于咸阳市泾三淳区域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的结果分析
陕西省咸阳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