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着眼点

2016-02-19 17:17张锦颜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圆锥三角形思维

张锦颜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课堂提问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针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一、语言精练,明确指向

提问时,教师不仅要围绕教学目标、关键点和重难点进行提问,针对学生的困惑处设问,还要注意表达准确,语言精练,通俗易懂,有的放矢。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提问:“圆锥与圆柱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由于问题指向明确,学生能围绕问题进行观察、操作、思考,最终得出“相同点是它们的底面,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不同点是圆锥只有一个底面,上面是尖的”的结论。接着,教师可以追问:“圆锥与圆柱有没有联系?”这些问题指向明确,单刀直入,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二、设置悬念,诱发联想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定实用性问题,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研究问题的好奇心。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笔者做了一个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卡片,然后任意取一个三角形,露出一个锐角部分,让学生猜一猜:“这可能是什么三角形?如果露出部分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你又如何判断?”在学生回答出笔者的提问后,笔者又提出问题:“对于同一个角,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判断出来它是什么三角形,有的学生就不能判断出来呢?”这个问题具有针对性,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思维,还能把学生的思绪引向更深处,有效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设计有度,把握难易

教师的课堂提问极具技巧性,难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低。难度太大,学生容易卡壳,回答不出问题;难度太低,学生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问题,起不到训练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在设计问题难易程度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尽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从学生需要知道和掌握的知识出发,契合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紧贴教学目标,依据全体学生的掌握程度,严控问题难易度,既不让学生感到轻易能回答出问题,索然无味,又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只有提问设计有度,才能达到以问促思、以问促学的目的。

四、学会等待,留有缓冲

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掌握火候,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频率,提问应错落有致,不能不停地提问,这会让学生感到疲惫不堪,而应在提问间留有足够的停顿,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这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维方式,让学生把问题考虑得更周全,积极促进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

因为学习是学生内心感受的过程,学生经过思维,才能解决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感知和足够的时间,学生的回答会不全面、不深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专家研究指出,教师的提问必须有两个重要停顿,就是“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这里说的“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者请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评价或者提出另一个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在提问后,学会“耐心待等”,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

五、及时反馈,恰当评价

倾听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必须正确、客观、及时地给予评价,以指导、鼓励为主,强化正确,纠正偏差,激发热情,提高效率。教师切忌一路唱“赞歌”,诸如“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等,或者模糊地回答“好的”“嗯”。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模棱两可的判断,认为教师没有认同我,没有得到教师的肯定鼓励,从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给课堂教学造成巨大损失。由此看来,教师应多给学生肯定而恰当的评价,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使学生有产生认同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丁小东.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现状及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3,(28).

[2]詹兴强.以有效提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

[3]赵雪威.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圆锥三角形思维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三角形,不扭腰
学包圆锥粽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画一画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