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茶情

2016-02-20 13:51昌婵
南方文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姜茶茶香生姜

龙水,广西桂林全州县一个古老的乡镇,有弯曲深幽的老街,临街的门面窄窄,却有厚重的木头门,门上密密纵横的划痕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老街的路面是大片大片的青石板,被岁月的风雨磨蚀得洁净光滑。烟雨迷蒙的日子里,走在冰凉的石板路上,看两边白墙黑瓦的老屋在江南的细雨中沉默,如同面对一幅雅致而意境深远的水墨画。另一面,龙水又是一个富裕的乡镇。宽阔笔直的新大街,鳞次栉比的小楼,街上人流如织,市贾繁荣。离开龙水已近二十年,在龙水度过的那段日子却始终珍藏在记忆里。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次偶然的回眸,都会让我想起过去,想起那个亲切的小镇和那段茶香醉人的日子。

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龙水法庭工作,那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我早已耳闻龙水镇一个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小镇盛产肥腴味美的禾花鱼,曾为皇室贡品,它见证了南北风土人情,也让小镇盛名远扬。小镇的风雨桥,历经千年沧桑,被修葺一新后,安然地守候在小镇一端,它见证了小镇与生俱来的优雅与繁荣,为乡民遮风挡雨,也引来远方游人驻足游玩。还有龙水的姜茶,它仅以生姜、茶叶为原料,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细细品来,却自有一缕浓香,一股甘甜,一份温暖。如果说龙水的禾花鱼和风雨桥是盛名在外的大家闺秀,那么龙水姜茶便是温婉娴静的小家碧玉。她安静地滋润着小镇人的生活,不张不扬,却散发着生命的鲜活。它是小镇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平凡日子里的一抹亮色,是繁忙生活中的悠闲点缀。

龙水法庭静立在小镇黑瓦白墙的民居间。我们晨闻鸡鸣而起,暮见炊烟而歇,日子如河水般静静地流走,波澜不惊。初入社会的人,都曾有过一段惶惑与不适的日子吧。尤其是傍晚时分,一切忙碌与喧嚣随夕阳渐渐隐去,独立阳台,看晚霞满天,会无意识地生出满腹惆怅,因为形单影只,因为远离家人……邻居大妈胖胖的,似乎一刻也没停止过忙碌。我在阳台上往下望,她们一家的生活情景便尽收眼底。我见她淘米、洗菜、提水,她家厨房门口的压水井咿咿呀呀地响个不停。她偶尔一抬头,我们目光相遇时便笑笑。大妈的笑容很温暖,我想我的笑容一定是落寞的。一天,邻居大妈热情地邀我去她家里喝姜茶。反正也是闲着,我未假思索下楼去。进屋后我惊喜地发现,屋里已坐了几个同龄人。一锅热气腾腾的姜茶,弥补了因陌生而产生的距离。我和她们谈笑甚欢,心里沉积的烦恼一扫而光。邻居大妈心灵手巧,更因为有了爱心做作料,她端上来的姜茶就有了一种特别的香味,是那种把最真挚的感情融在茶里的难忘的滋味。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香味,只能用心品味,慢慢体会。聪明而善良的大妈以姜茶为媒,巧妙地将我领入社会。我就在姜茶的浓香里顺利地适应并熟悉了那个陌生的环境。时隔多年,我耳边依然回响着她那温和的声音:“小姑娘一个人离家在外,空闲时要多出来走走,别老一个人闷在屋里……” 一杯暖暖的姜茶,让我体会到了最纯朴最自然的关爱。

细细想来,其实姜茶在童年时就与我结缘了。那时的姜茶是外婆做的。每天早晨,外婆做好饭菜后总要额外煮一锅姜茶。生姜用刀拍松放在锅里煮,水开后搁点茶叶和盐滚几滚,然后就焖至一边。早起的外公荷锄从田间地头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接过外婆递过的香味浓郁的姜茶美美地喝上一碗。那时年少不更事,更不知品茶如同咀嚼人生滋味,只是外公的舒心与惬意,成了我脑海里最美好的画面,它一直温暖着我整个童年。每天早晨我就用这种姜茶泡了饭,津津有味地吃了,再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到小镇后,才发现这里的姜茶与我记忆中的相去甚远。小镇的人叫“剁姜茶”。制作颇为复杂,特别讲究火候。茶锅是特制的,浅圆,厚,沉,跟直径16公分的平底锅有些类似,但边沿有一个突出的嘴。茶锅在火上烧热了,丢几块生姜进去,加粗盐(据说加粗盐后生姜不会从锅里跳出来),用一个也是特制的L形木槌将生姜敲碎,越碎越好。熟练的人敲起来响声轻快均匀,是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流畅的曲子。不熟练的人敲起来时轻时重,生姜四下飞溅(放了粗盐也不管用),狼狈不已。生姜敲碎后要往锅里放一点食油,既避免粘锅,也增加香味。闻到生姜有些许焦味时放清水。热锅遇了清水,嗤的一声轻响,一股白烟升起,香味随之溢出。一会儿,锅里就滚开了花。加茶叶,搁盐,再滚几滚就可以了。热腾腾的姜茶倒在洁净的白瓷小碗里,茶色金黄,浓香扑鼻,是真正的“玉碗盛来琥珀色”!这样剁出来的姜茶非常好喝,咸香之中有如丝如缕的绵甜,喝完后有余香在齿唇间久久萦绕,让人回味无穷。据说,非土生土长的小镇人是剁不出这般好茶的。当然,那些从外乡嫁过来的小媳妇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了,也会练就一手好功夫。如我这样的人只会喝不会剁,偶尔依葫芦画瓢地剁了,不是咸得发苦,就是淡而无味。尽管有为师者悉心调教,却总也不得要领,此已成人生一大憾事。也许,剁茶也如人生,其中奥妙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小镇的人好茶。家家都有剁茶的用具,饭前饭后总要剁上几锅。小镇上的老婆婆最有趣了。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偶尔在路上相遇了,便站住拉扯起来,非得让对方去自己家里喝杯姜茶不可。看着她们颤颤巍巍、老态龙钟的样子,旁人都捏了一把汗,生怕她们跌倒。她们自己倒不在意,仍一心一意地拉扯着,客气着,又让人忍俊不禁。逢着下雨或农闲的日子,三三两两的主妇总会不约而同地往一块凑。你带一盘花生,她带一碟瓜子。生火,洗姜,架锅……没有多余的言语,人人配合自然而默契。远离了俗务与琐事的时刻,女人们才属于自己,她们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最初的忙碌过后,女人们便围桌而坐,喝茶,拉家常。能干的女主人一边照应着炉上的茶,一边与人闲聊。女人们的话题很闲适,很恬淡,但绵绵不绝,沾上了人间烟火的气息,带着岁月的痕迹。细雨斜飞的日子,走在小镇静谧的街道,总有缕缕茶香从门口溢出,总有这种幸福而温暖的画面映入路人的眼帘。

小镇人好客。随随便便走进一户人家,主人都会热情地请你坐了,然后就一边忙着洗姜剁茶,一边与客人愉快地闲聊,不会让客人受丝毫冷落。很快,现剁的热腾腾的姜茶就摆到了客人面前。一同端上来的还有各种香甜酥脆的茶点:炒花生、米皮、红薯片、糖和饼。最喜欢看炒花生,一口又沉又厚的铁锅,锅内有干干净净的沙子,花生倒进去,炉子里的干柴呼呼地燃起来,金黄的火苗欢快地在锅底跳跃。主人持了铁铲,连沙子带花生一同翻动,很快就有香味袅袅升起。这样炒出来的花生特别地香,特别地脆。喝一口姜茶,吃几颗花生,花生是香脆的,嚼时的口感柔绵里有不绝的甜香,姜茶与花生混合的香是浑厚的,弥散性释出的香味在齿唇间久久萦绕。米皮、红薯片也是自制自炸的,原汁原味,香酥可口,与温热的姜茶简直是绝配。有一次,一位大妈炸的米皮非常香脆,一个朋友吃得兴起,一片接一片地往嘴里送,头都忘了抬。端着茶锅的大妈温和地笑了:“这妹仔实在,爱吃这东西。”惹得我们一阵大笑。有了一次又一次如此般美好的回忆,我对姜茶的感情越来越深。

在小镇工作,我如鱼得水,因为我和小镇人一样喜欢喝姜茶,喜欢它的随意和简单,热喝可以出一身大汗,凉喝也是清凉润嗓。姜茶性温,有健胃驱寒之功效,因而姜茶不仅味美,还是预防、治疗感冒的良药。感冒了,鼻塞了,小镇人都会剁上一碗浓浓的加了葱白、豆豉的姜茶,热热地喝下去,出一身大汗,浑身就轻松了。曾经不信,试过几次后才知果有奇效。有一年,生姜价格暴涨,从每公斤一元四角上涨到每公斤十四元。要知道,当时每公斤猪肉才七元。走在街上,常见主妇们拎着几块珍贵无比的生姜抱怨:“生姜这么贵,连姜茶都喝不起了。”我们外出办案时又多了一项“前提工作”:坚决谢绝人家剁姜茶——生姜太贵了!有段时间,我感冒得很厉害,打针、吃药都不管事。那天,去镇上一户人家调查询问。我们像往常一样先谢绝主人剁姜茶的好意。但我很不争气,一边做笔录,一边不停地咳嗽。在外屋忙碌的女主人走进厨房,不顾我们的劝阻执意张罗着剁姜茶。一边忙碌一边责备我:“都感冒成这样了,还不喝杯姜茶驱驱寒。”很快,一杯杯滚烫的、酽酽的姜茶便端到了我们面前。她还不忘特地叮嘱我:“趁热喝,这样效果才好。”茶入口,苦、辣、香、烫,诸种滋味均衡混合得恰到好处,一喝就知道女主人特地放了多多的生姜,那香味特别地浓郁可口,似一只温柔的手,将五脏六腑安抚得舒舒服服。连喝两杯后,便浑身大汗,如醍醐灌顶一般,顿觉神清气爽了许多。临走时,女主人仍不放心,一再叮嘱我:“反正离得不远,明天再来喝,感冒拖不得。”我跟她并不熟悉,如果不是为了她邻居的案件,我们也许相见不相识。是小镇人特有的纯朴和善良,让她对一个陌生人倾注她真诚的关怀。

法庭受理的案件大多鸡零狗碎,不是这村的邻里相争,就是那村的妯娌斗嘴,我们大部分时间在田间,在各村庄奔走。那时候法庭条件艰苦,去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办案还需步行。奔走的路上,常常饥累交加,但每每进得人家屋里,主人总会热情地剁了姜茶端上来,茶香浓郁,喝罢累乏顿消。我们也常常就着茶香说着法与理,此时,强硬的法律也因了姜茶的温暖而有了些许温情,言者娓娓道来,听者如沐春风,很多纠缠在一起的心结就在一杯接一杯的姜茶中化解了。有一次,受理了一个赔偿案,双方当事人都在大山深处,交通颇为不便。选了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与同事从上午八时出发,搭乘了一小段路的便车后开始步行,直到晌午过后我们才到达目的地。我走得双腿发软,又累又饿。刚刚吃过午饭的被告一家人见到我们后惊讶万分。山里人纯朴但不善言辞,女主人和婆婆并无多话,只是相继迅速闪进了厨房。少顷,嗒嗒的剁茶声响起,一股浓郁的姜香随之飘来。不大一会儿,婆媳俩端着热腾腾香喷喷的姜茶和茶点出来了:“先喝点茶垫垫饥,饭一会儿就好了。”老婆婆有八十多岁了吧,但身板硬朗,动作敏捷利落,话不多,嘴角始终挂着一抹慈祥的笑容。她不停地为我们斟茶,一个劲地把茶点往我们身边推。那个案件办得很顺利,我们告辞时,已握手言和的两家当事人非让我们再喝一次姜茶。山中的清泉,云雾里的茶叶,在老婆婆精湛手艺的调制下,我在那一天喝到了最香最美味的姜茶。

在小镇的生活是平凡的,但因了那一缕缕茶香,平凡的生活变得真实,又因为真实而温馨。一个人,一杯茶,一世情,有些东西注定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时光带走了许多人和事,唯有那缕缕茶香历久不绝,时时穿越时空迎面而来,经历了岁月的沉积,愈发醇厚。那个姜茶飘香的小镇,是我最初的人生课堂,爱的课堂,我在那里品尝了甘甜的美味,体会了温馨的关爱。那段青春的经历和岁月,到现在依旧散发着芳香。

(昌婵,70后。1996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现供职于全州县人民法院。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人民法院报》、《广西日报》、《广西法治日报》、《桂林日报》等。)

猜你喜欢
姜茶茶香生姜
喜欢你的粉红系弟弟
嚼生姜对付小感冒
悠远的茶香
茶香苗韵
茶香的五种层次
路过心动
巧用生姜防治猪流感
高樱专辑
来一杯午后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