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内侧倒L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后柱骨折中应用

2016-02-20 09:26王保华何学艺张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

王保华 何学艺 张宇

【摘要】 目的 探讨后内侧倒L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后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1例胫骨平台复杂后柱骨折患者, 采用后内侧倒L联合入路, 其中14例合并外侧柱骨折联合前外侧入路, 4例单纯后柱骨折后内侧倒L入路, 3例合并内侧柱骨折联合前正中有限切口;后侧柱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或“T、L”型加压钢板, 外侧支撑钢板固定。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时间6~24个月。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 优11例, 良8例, 可2例, 术后无一例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 后内侧倒L入路与前外侧或前正中联合入路能较好地显露骨折, 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 可直视下复位, 固定可靠, 后柱骨折块可达到充分支撑, 可早期进行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 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胫骨平台复杂后柱骨折的手术入路方法。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入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031

胫骨髁骨折又称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是胫骨平台骨折特殊类型, 多为关节内骨折波及负重关节面, 还可合并半月板及关节韧带损伤, 关节面得到满意的复位及下肢力线的维持, 骨折处牢固固定支撑、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罗从风教授根据三维CT基础上, 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内侧柱骨折、后柱骨折、外侧柱骨折, 即“三柱分型”, 为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提供立体思维和诊断策略[1]。胫骨平台后侧柱骨折多为屈膝的垂直暴力或内、外翻暴力引起, 常合并内外侧柱的劈裂或压缩, Schatzker分型属Ⅴ或Ⅵ型骨折, 关节面严重碎裂。前正中入路或前外侧入路常被临床采用, 给予有限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固定[2]。采用单一切口常因手术显露广泛, 致软组织损伤重, 或后侧柱不易暴露, 关节面复位不理想、后侧住靠拉力钉固定缺乏有效支撑, 而影响关节早期锻炼, 甚至出现术后伤口皮缘坏死、裂开、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或骨感染。本院采用后内侧倒L入路或后内侧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治疗胫骨平台复杂后柱骨折21例, 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治疗胫骨平台复杂后柱骨折21例, 女 3例, 男 18例。年龄20~58岁, 平均年龄42.8岁。其中15例为高处坠伤, 6例为交通伤, 均为闭合性骨折;按三柱分型:单纯后柱骨折4例, 后侧柱合并外侧柱骨折14例, 后柱合并内侧柱骨折3例, 21例患者均常规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 17例行CT三维重建, 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6~16 d, 平均时间11.2 d。

1. 2 治疗方法 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后取漂浮体位, 术中保持患肢屈曲40~45°, 常规使用气囊止血带。

1. 2. 1 手术切口 均采用后内侧倒L型入路或后内侧倒L型联合入路。14例合并外侧柱骨折联合前外侧入路, 4例单纯后柱骨折后内侧倒L入路, 3例合并内侧柱骨折联合前正中有限切口。后内侧倒L型入路:切口横行部起于外侧腘窝皮肤皱褶, 沿腓肠肌内侧头弧向远侧呈倒L型切口, 掀起全厚筋膜皮瓣后, 于切口近端保护腓肠肌内侧皮神经、小隐静脉及腓总神经, 远端保护大隐静脉及隐神经, 钝性分离后显露腓肠肌内侧头, 然后将其轻柔向外侧牵拉并保护腘动脉及胫神经, 即可后外侧平台及胫骨近端后侧。前外侧切口:切口起于胫骨外侧髁上缘, 向内下弧形延伸胫骨结节下方, 长约15 cm, 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 然后切开胫前肌群于胫骨的附着点并向外侧剥离显露外侧胫骨平台。两切口之间宽度>7 cm。

1. 2. 2 固定方法 首先行后内侧倒L型入路, 采用6~8孔“L、T”板或重建板作后侧胫骨平台骨折支撑固定作用, 用2.0克氏针临时固定被撬拨复位塌陷骨折块并植骨, 重建后柱稳定性。然后行前外侧入路, 显露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复位后用2.0克氏针临时固定被撬拨复位塌陷骨折块并植骨, 前外侧平台胫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 术中常规显露半月板和前后交叉韧带。对于合并半月板损伤者, 同时修复损伤的半月板 (若为前、后角或体部铜饼状损伤, 则修整损伤部位;若为边缘损伤, 则修复缝合; 尽可能保留半月板)。修复关节囊, 关闭切口, 均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通过膝关节DR片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

1. 2. 3 术后锻炼 术后加压包扎3 d, 冰敷切口, 抬高患肢, 3 d后行主动伸屈锻炼或行CPM功能锻炼, 并扶拐非负重行走, 8周后扶拐部分负重, 16周后逐渐完全负重。

1. 3 疗效评价标准[3] 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 评估内容包括膝关节疼痛, 屈、伸活动度, 行走能力, 膝关节稳定性等6个方面, 得分27~30分为优;20~26分为良;10~19分为可;9分以下为差。

2 结果

随访21例, 随访时间6~24个月, 平均时间14.6个月。本组21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 未发生伤口皮肤坏死, 无深部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1例患者伤口脂肪液化, 伤口裂开, 经积极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骨折于术后3~4个月内愈合, 患肢基本恢复正常力线及患膝关节稳定性, 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术后平均13个月可正常活动。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估法, 优11例, 良8例, 可2例, 优良率为90.5%。

3 讨论

胫骨髁骨折是膝关节内骨折常见类型,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是胫骨平台骨折特殊类型, 多累及胫骨内外侧髁的后1/3, 是膝关节屈曲时暴力所致。尽管临床上采用多种入路, 如膝关节后正中入路、后外侧、后内侧S入路, Lobenhoffer入路等, 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块的治疗虽然有一定优势, 但缺点不容忽视, 易出现皮肤坏死, 血管神经损伤[4]。作者认为, 后侧倒L型入路, 能将切口全筋膜瓣掀起, 从腓肠肌内侧头肌间隙入路, 将胫神经、腘动脉一块掀起, 切口皮肤不易坏死, 血管神经不易损伤, 同时可充分暴露胫骨平台后柱, 可直视下复位, 从骨折固定角度看:膝关节屈曲时平台后柱所受剪切力大, 前正中入路单纯拉力螺钉不能满足胫骨平台内固定需要, 胫骨平台后柱骨块处于压力侧。

综上所述, 使用接骨板固定骨折块, 才能提供充分的支撑作用, 可早期膝关节伸屈锻炼, 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 促进关节软骨及周围组织修复, 有利下肢血液循环, 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 王满宜. 创伤骨科教程.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300-344.

[2] 方跃, 池雷霆, 王光林, 等.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的探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6, 20(7):596-600.

[3] 王章富, 陈海啸, 林列, 等. 青壮年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实用骨科杂志, 2006, 12(1):54-55.

[4] 葛志斌, 张前法, 庞清江. 重组合异种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4, 18(4):272-274.

[收稿日期:2015-10-12]

猜你喜欢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
三踝骨折复位内固定顺序的选择比较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可膨胀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比较
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比观察
解剖型髓内钉内固定术操作过程中导致医源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