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的水分管理

2016-02-21 00:12黎天生
乡村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需水需水量园林植物

黎天生

(湛江市海滨公园管理处,广东 湛江 524003)

园林植物的水分管理

黎天生

(湛江市海滨公园管理处,广东湛江524003)

合理的水分管理与园林植物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植物。正确地掌握植物的浇灌方法、浇水量、浇水时间是植物茁壮生长的基础。基于此,就植物的水分管理作出具体的分析。

园林种植;水分管理;浇灌方法

水和植物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植物。首先,水是绿色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含量约占植物鲜重的70%~90%,水使细胞和组织处于紧张状态,使植株挺立;其次,水是光合作用的物质来源之一。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对于植物生叶长枝、开花结果极为重要。水分的亏缺,导致叶片量减少,净光合作用减弱,蒸腾减弱,营养积累减少;与此同时,呼吸作用却增强,植物体温增高,加快养分消耗。但水分过多,也不利于吸收,易导致烂根。

1 园林树木的需水特性

正确全面认识园林树木的需水特性,是制定科学的水分管理方案,合理安排灌排工作,适时适量满足树木水分需求,确保园林树木健康生长,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依据。园林树木需水特性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1园林树木种类

种类、品种不同,自身的形态构造、生长特点、生物学与生态学习性不同,在水分需求上有较大差异。需水量小的也不一定要经常保持干燥,而且园林树木的耐旱力与耐湿力并不完全呈负相关。

1.2生长发育阶段

就生命周期而言,种子萌发时,必须吸足水分,以便种皮膨胀软化,需水量较大。秋冬季气温降低,大多数园林树木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即使常绿树种的生长也极为缓慢,这时应少浇或不浇水,以防烂根;春季开始,气温上升,随着树木大量的抽枝展叶,需水量也逐渐增大。即使在早春,由于气温回升快于土温,根系尚处于休眠状态,吸收功能弱,树木地上部分已开始蒸腾耗水,因此,对于一些常绿树种也应进行适当的叶面喷雾。

1.3园林树木栽植年限

显然,树木栽植年限越短,需水量越大。树木定植经过一定年限后,进入正常生长阶段,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间建立起了新的平衡,需水的迫切性会逐渐下降,并非需要经常灌水。

1.4园林树木用途

生产上,因受水源、灌溉设施、人力、财力等因素限制,常常难以对全部树木进行同等的灌溉,而要根据园林树木的用途来确定灌溉的重点。一般需水的优先对象是观花灌木、珍贵树种、孤植树、古大树等观赏价值高的树木以及新栽树木。

1.5树木立地条件

生长在不同地区的园林树木,受当地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影响,其需水状况有差异。在气温高、日照强、空气干燥、风大的地区,叶面蒸腾和株间蒸发均会加强,树木的需水量就大,反之则小些。由于上述因素直接影响水面蒸发量的大小,因此在许多灌溉试验中,大多以水面蒸发量作为反映各气候因素的综合指标,而以树木需水量和同期水面蒸发量比值反映需水量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土壤的质地、结构与灌水密切相关。如沙土,保水性较差,应“小水勤浇”;较黏重的土壤保水力强,灌溉次数和灌水量均应适当减少。若种植地面经过了铺装,或被游人践踏严重,透气性差的树木,还应给予经常性的地上喷雾,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

1.6管理技术措施

管理技术措施对园林树木的需水情况有较大的影响。一般经过了合理的深翻、中耕、客土,施用丰富有机肥料的土壤,其结构性能好,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高,能及时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因而灌水量较小。

2 园林植物的水分管理

园林植物的水分管理主要是植物的浇灌、排水、减少耗水和提高水利用率等几个方面。

2.1浇灌

欲达到灌水的目的,浇水时间、用量和方法是3个不可分割的因素。

2.1.1浇灌方法。最常用的是喷灌、用胶管浇灌和用水车运水浇灌3种。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喷灌以其经济、高效而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园林花灌木和草本。喷灌洒水面积较大且均匀,基本上不会引起地表径流,可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喷灌不会产生深层渗漏,可节约用水20%以上,对渗漏性强保水性差的沙质土可节水60%~70%;还能调节公园及绿化小区的小气候,提高了空气的湿度,减低高温、低温、干风对树木的影响;喷灌工效高,适于机械化操作;还可以配合施肥、喷药及除草剂,节省管理用工;喷灌对土地平整的要求不高,一些由于造景要求而地面变化较大的园林绿地,更适宜采用喷灌。但喷灌也有其不足之处:在风较大的情况下,难以做到灌水均匀,而且蒸发损失、地面流失都会较高;早春或夏季经常性的喷灌,对一些易感病的品种有加重白粉病和其他真菌性病害的可能。后两种浇灌方法虽然容易引起地表径流,且水的利用率较低,但由于必须预先埋设管道、操作灵活而被广泛采用。

2.1.2浇水时间。浇水时间主要取决于温度,夏季宜在清晨或傍晚浇,中午气温太高,浇水使土温骤降,抑制根系吸水,同时蒸腾作用因表面突然冷却而骤减,造成植物体内温度高,易造成植株萎焉。冬季则适宜在中午浇水,这时温度较高,水比较容易被吸收。

2.2排水

园林绿地的排水,主要是在施工时平整园地,不使坑洼或隆起,栽植不宜过深,雨季注意植穴底是否积水,并及时引排,一般采用明沟排水和地表排水,有条件也可暗沟排水。土质黏硬坚实,要加深加大植穴,客入肥土后方可种植。

2.2.1地表径流法。开建绿地时将地面整成一个平缓的坡度(1‰~3‰),使雨水能顺畅地排入河、湖。此法节省费用又不留痕迹,是绿地常用的排水方法。采用地表径流法应注意,要严格掌握坡度,过陡会引起水土流失,过平则易积水。

2.2.2明沟排水。在地面挖沟将水引导到出水口是最常用的方法。采用明沟排水必须全面规划,做好全园的排水系统,尤其要根据总的集水面积和可能的暴雨量,设置足够大的总排水出口和足够的排水坡度,一般明沟的排水坡度以2‰~5‰为宜。

2.2.3暗管(沟)排水。在地下埋设管道或用砖石砌筑暗沟,引导积水排出。此法有保持地面原貌、节约用地、便于交通的优点,但工程量较大,造价较高。在近期新建的公园和旅游景点中常采用明沟与地下管道相结合的排水系统。

S731

A

1674-7909(2016)20-94-2

猜你喜欢
需水需水量园林植物
研究揭示大尺度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景观格局与区域作物需水之间的潜在关联性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南京城市中心区生态需水量探析
马铃薯各生育时期需水关键技术
西藏地区作物需水量研究现状综述
贵州番茄需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成都市生态需水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