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审读报告的撰写要素分析——以《中国光辉的青铜时代》审读报告为例

2016-02-22 00:00王丽璇贵州民族出版社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
今传媒 2016年2期
关键词:选题策划

王丽璇(贵州民族出版社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出版物审读报告的撰写要素分析——以《中国光辉的青铜时代》审读报告为例

王丽璇
(贵州民族出版社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摘 要:出版物质量是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出版社的实际运营层面,还是国家整体的出版管理制度层面,出版物的质量历来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中国光辉的青铜时代》书稿为例,从撰写审读报告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稿件总评、编辑加工等方面,深入阐述对书稿进行全方位的加工,结合编辑在处理书稿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及采取的有效办法,提供编辑在书稿处理过程中解决类似问题的参考思路,以期增加文化科普性读物编辑与作者沟通交流的有效性,拓展编辑加工工作的思路,以及提高作者写作对策划意图的实现率,最终实现优质图书的顺利出版。

关键词:编辑加工;审读报告;选题策划

2014年是“出版物质量专项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以三审、责任编辑和责任校对等制度在管理机制中的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出版物的编校及装帧质量起到保障作用的环节进行了重申。2015年是“出版物质量提升年”,对于教辅读物、少儿读物、养生保健类和文艺类图书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继续加大了对图书编校和内容质量的检查力度。2016年1月8日,18种图书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为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重点围绕图书,深入推动各地开展出版物质量检查工作,将出版业从以数量规模增长为主向以质量效益、社会效益等提高为主逐渐转变。严格按照《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和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各级各类出版社在制度层面和机构设置上都采取了有力措施,按规定按需要对本社出版物开展长期自查,在形成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后,保障出版物的质量与编辑的成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编辑学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出版研究机构组织、邀请业界的专家学者,在各地组织各类编辑出版业务培训,对于编辑出版从业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更新知识,领会精神起到了促进作用。审读报告在编辑处理书稿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常的编辑加工工作中,审读报告的撰写是对书稿产生第一印象后,再进行细致梳理和科学总结,此举对于保障出版物的内容和编校质量与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一、何谓图书审读报告

编辑对书稿进行总体评价、编辑计划加工处理的思路、内容及步骤,作者与编辑对于书稿情况如何进行沟通,特别是对于编辑的加工意见,作者有哪些反馈,这些都是图书审读报告的核心内容。书稿是什么样?有没有出版价值?有哪些价值?这都体现了编辑对于书稿的全面认识,准确到位的书稿审读报告对于复审、终审起到了很好的基础作用,便于其尽快了解书稿情况,更能有的放矢地对书稿的编辑工作进行指导和完善,对于初审遇到的问题,更能准确地把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有所作为、多就少改、尊重作者、改必有据等都是编辑需要遵循的原则,到位的编辑能够大幅提高稿件质量。本文拟以《中国光辉的青铜时代》审读报告为例进行阐述。

二、《中国光辉的青铜时代》稿件总体评价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古代众多发明的文化价值为世界所公认。人类彻底摆脱了原始生活的标志是文字、城市和铜器的出现,而人类学家公认的三大文明起源之一正是青铜器。

本书是贵州民族出版社策划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由原中国科技馆馆长、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渝生担任主编,广西柳州市博物馆副研究员覃国宁进行写作,书稿精选大量青铜器的考古及实物图片,让读者能够直观地领略到被称为“国之重器”的青铜器独特文化光辉。

书稿分灿烂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青铜器的类别、用途、造型及流行年代,商周青铜器与多种社会生活的关系,历代青铜文明与繁荣,各地区青铜文化发展之概貌,卓越的青铜器工艺和文化,多姿多彩的铜灯艺,精美奥秘的铜镜艺术,神奇古朴的铜鼓艺术,青铜瑰宝艺术鉴赏,青铜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和青铜文化的世界影响共十二章,从青铜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角度,考察和探究了中国青铜时代之前,早期瓷器、玉器、漆器和文字的起源,梳理了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成中国的青铜时代,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大约15个世纪的发展源流。

三、《中国光辉的青铜时代》审读报告要素分析

作者是一位从事博物馆文物工作多年的专业科技人员,对于青铜器的出土鉴定、征集收购、修复复原、展览和研究,都有相当的经历,对各朝各代的青铜器出土和传世的文物有近距离的接触。而且该书作者还在大学任兼职教师,给学生上过《中国古代青铜器鉴定》的课程。作者怀着多年来对青铜器魂牵梦绕的情愫,把自己大半生对中国青铜器的感悟和研究成果中最灿烂的一部分呈现给读者,令人可感可佩。书稿围绕古代先民制作与使用的各种造型独特、形态各异的青铜礼器、工具、乐器、装饰用具和兵器,各种青铜珍品的艺术魅力得到全新的呈现,生动展现了我国先民所创造的灿烂多姿的青铜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书稿行文较为流畅,表述较为清楚,体例较为统一,作者在研究领域中,学术性的把握没有问题,她按照策划要求,对青铜器进行全面的阐释,进行了完备的资料收集,不仅善于把握和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摇篮——中原地区的青铜文明,也十分详细地介绍了其十分熟悉的岭南地区独具特色的青铜文明,还对目前少有人涉足的中国古代漆绘青铜器进行了研究。但是本书的策划目的中写明是要集严谨的科学考证和有趣有益的历史故事于一身,让读者感受世界文明中青铜器所带来的神州之光,注重全面展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以及对世界的贡献,对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向广大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并向世界展示中华古老文明的魅力。具体写作要求共有三点,第一点要求该书按照章节进行编写(具体形式以附件“《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目录”为参照);第二点要求该书原则上不做脚注,参考文献在全书最后统一列出,而不在每章后单列。上述两点作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但是目录中的标题还不够文学化、生活化,需要修改;写作要求的第三点是要求该书在语言上以叙述为主,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应现代读者的需求,对于书中涉及到的科学原理、规律不做学术性和过于专业的解释,而是用浅显通俗的语言介绍。语言整体风格生动活泼。这一点由于作者多年进行的都是专业的研究,所以对于文字的把握比较传统,还不能很好地达到写作要求,在沟通之后要求作者进行修改。

1.目录大纲的修改。作者一开始提供的目录大纲是:第一章灿烂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第二章青铜器的类别、用途、造型及流行年代、第三章商周青铜器与多种社会生活的关系、第四章历代青铜文明与繁荣、第五章各地区青铜文化发展之概貌、第六章卓越的青铜器工艺和文化、第七章多姿多彩的铜灯艺术、第八章精美奥秘的铜镜艺术、第九章神奇古朴的铜鼓艺术、第十章青铜瑰宝艺术鉴赏、第十一章青铜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影响、第十二章青铜文化的世界影响。

针对目录大纲,经过仔细思考,责编提出了以下修改意见,首先是根据原来提供的参考范本框架,要将学术化的语言转为生活化,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整个体例框架中,用生动语言为读者作出引导性标题,写作。针对大纲,要进行结构的调整,几大版块的调整,能够让读者快速了解基本知识,引人入胜,不经意中对青铜文化作出快速归纳,框架脉络清晰,而不是做学术报告。目前的目录体现出的是传统青铜器图书的写作方式和思路,没有达到笔者策划的要求,因此提出要按青铜器的功能对目录大纲进行重新的分类,主要考虑的是青铜器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关系,比如礼仪、音乐、舞蹈、酒文化等方面。并提供了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面条之路》,让作者能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笔者想要达到的行文效果,建议作者将所有的章节按青铜器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行重新调整,比如青铜器与农业的内容要继续扩充、丰富。丰富青铜器与军队、打仗、兵器、交通等内容。还应写明青铜与经济的关系,不只写货币。另要增加第七章文化、文明,重点写青铜与诗书、文化、文明的关系,中国文学的发展。像金石的内容可考虑放入,金石大家,辅以一些历史故事。结语(华夏之野)在比较了中外的青铜文化之后,有感而发的内容。建议作者所有章标题都要慎重取名,字数最好协调一致,风格类似。生动、写意、准确、简洁。

2.行文方式的修改。作者在写作中,一开始还是传统的思路,开篇对灿烂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进行叙述,文中是这样写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聪颖、富有创造性的民族,一个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爱美而又善于审美的民族。”

笔者希望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增加人们的探究心理,能够用文学语言的形象感来吸引读者。而且要用外国人理解的方式讲故事,不要一开始就讲自己,展现青铜器的世界意义,用国外的资料,引起国外的关注。比如用一些生动的故事来开篇,如引起中外关注的越王勾践剑的出土,百面中国铭文镜、百面日本和镜展等引人入胜,生动有趣的故事。

3.图片内容的修改。就图片方面而言,作者提供了近300张图片,但是完全都是青铜器本身的图片,如唐代的银背菱花镜、东汉的立蛙铜鼓、战国的楚王镈、商代的铜内玉援戈、春秋的四蛇方甗……都是非常珍贵的青铜器文物图片,但只体现了青铜器本身。笔者建议作者增加关于青铜文化的背景图片,比如文学、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更能立体地展现青铜文明的博大精深,展现青铜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共生,将中国青铜文明更加立体全面地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

4.与作者的沟通。本书稿的总体质量不错,作者的专业素养也很高,但是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出版物项目,而且策划目的是科普性的读物,要求视角新颖,立意高远。在综述中国青铜器发展的主线上,更纵向、横向兼述世界各地的青铜文明与中国青铜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国青铜文化对世界青铜文明的影响。在知识性、趣味性的基础上,又要突显科普读物的科学性、权威性。所以接下来还要与作者在写法上进行大量的沟通,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并进行反复的修改。必须要指出的是,由于青铜器是专门的学术领域,作者也指出了编辑所提的内容上修改的有欠缺的地方,此举让编辑工作更加得当。编辑实务、知识结构、基本功、责任心等必备素质是优质高效的编辑工作的基础,质量上乘的审读报告是编辑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抓手,加之复审与终审的严格高效的把关,与作者形成良好的沟通并得到有价值的反馈,那编辑工作就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编辑除了练好编辑业务内功,也要积极练好与作者沟通等外功,这样才能有好的编辑工作和掌握审读报告的撰写之道。

四、小 结

编辑在出版质量的体系中,是关键人物。书稿的审读与审读报告的撰写在编辑业务的工作中,是关键环节。审读报告不但要符合出版标准和相关规范,而且其中的学术含量、思想价值等都要不断提高,这不仅影响选题策划、图书出版等其他环节,更是编辑成长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渝生.中国光辉的青铜时代[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14.

[2] 雷群明.编辑修养十日谈[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3] 郝振省.努力提高审读报告的思想文化含量[J].出版参考,2015(1).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简介:王丽璇,女,贵州民族出版社有限公司第二综合编辑部副主任,硕士,主要从事图书编辑策划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04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126-02

猜你喜欢
选题策划
党政内刊选题策划的十大原则
浅谈科技类丛书的策划
浅谈民生新闻报道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党刊编辑素养的思考
浅谈图书选题的立体化经营思路
新闻采访选题策划的必要性
近三年引进虚构类畅销书的出版状况
回应时代课题,创新主题出版
新闻与历史的互动
浅谈引进版科技图书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