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食品安全建设的战略思考

2016-02-22 02:22谭治国
现代食品 2016年16期
关键词:食品市场食品检测

◎谭治国

(中共巫溪县委党校,重庆 405800)

1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

1.1 环境污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一要素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一些重工业、化工厂等重污染行业的违规排放越来越普遍,如汞、铅、铜等金属和氟化物、砷等非金属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随着长期无序的违规排放,加上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和环保投入的力度技术落后,工业污染物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造成地下水不同程度地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全天候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大面积耕地也被污染。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生产的农作物、水产等食物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类长期食用后,会导致身体慢性或急性中毒,引发各种新型疾病,甚至导致人类后代基因退化或变异。此外,滥用农药等一系列行为,使有害物质残留在农产品上,引发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在养殖水产时,为达到增产的目的,养殖人员滥用抗生素,许多激素、有害物质残留在水产品中。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中,由于有机氯类农药防治对象多、应用范围广而被广泛使用,导致大量的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上。

1.2 不良商家违法生产—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二要素

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存在着商家守法成本较高、违法成本较低的问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不良商家在制造食品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为了牟取私利而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也有些商家借助广告的形式,恶意夸大产品的功效,而其产品不过是普通的营养剂而已。

1.3 检测技术落后—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三要素

尽管食品安全监测指标较多,涉及面较广,但由于检测技术落后,缺乏检测设备,导致检测能力无法满足检测的各种需求。再加上政府在检测食品方面中所投入的资金有限,检测设施的更新换代速度较为缓慢[1]。食品市场系统较为庞大,涉及的种类很多,如果仅依靠单个部门抽查检测食品,将无法保证市场上所有食品的质量。

1.4 执法不严—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第四要素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多数人们往往通过食品来摄取平时生活、工作中所需要的营养。但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的食品标准、不同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等现象,再加上标准前期的实施效果较差,导致很多标准无法落实。近几年来,《食品卫生法》《质量法》等法律应运而生,但这些法律中未明确规定执法主体,也未指明执法依据,导致法律监管出现漏洞。

2 加强食品安全建设的对策

2.1 采取有效措施整治环境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严重危害到水产品的质量,因此保证干净的水质十分重要。工业企业在排放废水前,要事先确定排放废水的标准,并进行废水处理,只有废水达标后才可排放。在规划城市建设和规划工业区时,必须要考虑到水体污染问题。针对可能被污染的水体,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科学规划水体污染源,综合治理水体污染源。以前养殖业以农户散养、放养为主,然而目前的养殖业采取了集中的饲养方法。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畜禽养殖场的卫生条件。养殖户应制定防疫措施,定期对动物的健康情况进行检查。当发现异常情况时,要立即治疗,严禁使用违禁物提高预防重大禽畜疫情的能力。

2.2 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监管执法部门应正确引导食品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诚信守法,健全制度,合法经营,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食品从业人员应树立崇高的职业操守和荣辱观价值观,加强自律和风险预测意识,打造诚信模范企业,完善食品行业的信用评判机制。社会上出现的大量食品安全事件说明目前食品从业人员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和诚信经营意识,应发动群众监督的能力,使不法食品从业人员没有滋生的土壤,做到自我完善和自我规范。自由经济市场化的当下,食品从业人员的道德底线与职业操守已荡然无存,唯利是图成为食品从业人员的座右铭。为利益最大化,完全将诚信和道德抛之脑后,致使假冒伪劣,劣质食品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让消费者无法放心食用食品。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对食品行业正确引导,利用群众舆论监督,食品行业在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内运行。引导广大食品从业人员和企业了解到他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无污染、纯绿色、安全优质的食品行业营造一个良好环境,从而为建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态链奠定基础,使社会和经济更加繁荣和谐。

2.3 严格加强食品市场的流通管控

食品市场的流通管控是对生产食品的厂家企业一项强有力的检验监督和管理办法,促使企业必须按照规定生产,对原材料的供应、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流程、生产标准、产品的检验技术和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让产品的品质质量合格过关。我国的食品市场流通管制应按照食品安全需求进行加强和完善。

严格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食品流入市场的要求和门槛。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严格的食品准入审批和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不法行为,提高地方政府的保护意识,为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有利的保障。

严格管控进口食品的流通秩序,提高国际化的检疫水平。进口食品涉及的环节较多,从而会加大不安全因素的产生,所以食品安全的监管需要落实到基础上,保证各个环节能在阳光的环境下运行流通。在我国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管的部门虽然包括食药监、工商、卫生、质检等诸多部门,但多部门协管执法的管理体制也有很多弊端,如执法不力推诿等慵懒现象,大大影响了监管质量。政府应将权力集中合并,责任明确。让监管部门有法有力的实行自己的权力,使市场监管这一武器无懈可击。

3 总结

政府职能部门应挑起健康食品和谐社会的旗帜,教育和引导食品从业人员和企业用良心做好产品,用诚信和道德服务社会,进一步健全法律的惩处力度,让不法分子无处遁逃。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为人民健康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关炳峰.质量管理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282.

猜你喜欢
食品市场食品检测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热闹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粮农组织:全球食品市场未来一年将保持“基本平衡”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