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其斌主任医师治疗颈椎病经验

2016-02-22 21:36王天宝李艳萍薛乃强指导孙其斌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医医院
西部中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病手法

王天宝,李艳萍,薛乃强指导:孙其斌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医医院

孙其斌主任医师治疗颈椎病经验

王天宝1,李艳萍1,薛乃强2指导:孙其斌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2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医医院

孙其斌主任医师运用现代生物力学与传统中医康复理论探寻颈椎病的病因病机,提出顺筋理论,根据不同分型,结合相应的治法治疗本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颈椎病;病因病机;顺筋理论;孙其斌

孙其斌主任医师是甘肃省名中医,甘肃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甘肃省第二、三批省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甘肃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孙其斌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形成了独到的学术见解。笔者有幸作为第二批省级师承教育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孙老师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1 探求病因 立论施治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患者群体大致可归纳为青少年和中老年两类[1]。孙老师认为:该病临床发病特点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而异,青少年患者多由于跌、扑、闪、挫或劳累损伤引起,以颈型、椎动脉型(寰枢椎移位)多见;中老年患者多由于劳损日久,颈椎退行性变、曲度异常等因素,各型均可见到。孙老师就颈椎病诊疗提出:“筋顺则节利、筋损则节涩、筋伤则节错”的理论,创立了“顺筋而利节”的治疗法则,并提出了“筋顺力和则骨正节利”的学术观点。孙老师临证时根据不同的分型[2],采用针刺、拔罐、自制牵引椅牵引、中药口服等治疗方案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确切。

2 大道至简 推陈出新

孙老师认为,用最简便的方法,最小的痛苦,甚至无痛的疗法治愈颈椎病,才是最好的方法,故一直致力于推拿手法、针灸取穴、组方用药、牵引疗法治疗颈椎病方面的研究与创新。

2.1推拿手法推拿手法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手法[3]。孙老师运用推拿手法,注重以最小的力道、最简单的手法使患者获得最大的作用力和疗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他精益求精,不断简化、改进治疗手法的操作技巧,这不但有利于解决临床推拿治疗费时、费力的问题,更有助于推拿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例如,他将早年使用的仰卧位旋扳手法改进为微调手法[4-5]。近年来,他提出:“顺拨颈筋”这一新概念,这使得颈椎病的手法治疗理论和临床实践都得到升华。由于“顺拨颈筋”手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故可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具体操作如下:先对颈项部肌肉、韧带自上而下用点揉法,同时确定棘突偏转、压痛点位置,再用拿法、拿揉法自上而下放松局部软组织,术者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扶患者前额,使患者被动屈颈旋颈的同时,另一手拇指轻轻顺筋拨筋,理顺紧张的肌肉韧带,以轻柔手法旨在恢复颈椎外源性平衡,使“筋顺力和则骨正节利”,减少了颈椎病反复发作的致病因素,达到了内病外治的目的。

2.2针灸取穴针灸治疗颈椎病,取穴很重要[6]。孙老师认为,针灸取穴宜少而精,一般多则三五穴,少则一二穴,很少有超过5个穴位者。孙老师多以自创颈1(C4~5棘突间隙)、颈2(C5~6棘突间隙)及风池、风府、肩井、天柱、肩外俞、后溪、阿是穴等穴换用治疗,善用提插补泻手法,取穴少,要求强刺激,往往针去效显[7]。《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孙老师注重得气与循经感传,进针之后,反复询问患者的感觉,仔细体会指下的手感。例如,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时,多采用颈1、颈2,使针感放射至手指,起到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的作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采用风池穴,使针感上行至巅顶、前额,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目的。

2.3组方用药药物疗法也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8]。孙老师主张用小经方,药味一般不超过10味。在20世纪80年代,他以自拟验方开发出了院内制剂——头清胶囊。该药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头昏、头痛、项背僵硬、恶心、纳差等症[8]。方中香薷芳香化浊,和胃醒脑;白扁豆健脾利湿,和胃止呕;厚朴通腑降浊,调理中焦气机;当归补血活血,能走能守;川芎活血开窍,行气祛风;天麻熄风平肝,祛风通络[9]。诸药加减配伍,辨证施用,临床屡用屡验。

2.4牵引疗法牵引疗法在颈椎病的治法当中不容忽视[10]。有学者提出[11],牵引疗法是治疗各种无牵引禁忌证颈椎病的首选疗法。孙老师认为,颈椎牵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垂直牵引,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颈椎的曲度异常等情况采用个体化的牵引方案。他经数十年临床观察,结合现代康复及生物力学理论,研制出新一代的可调式颈椎牵引椅,通过调整颈部靠垫、牵引力、牵引角度等关键的牵引要素,使颈椎病的牵引疗效较传统牵引椅得到显著提高,体现了个体化治疗的思想理念[12]。

3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颈椎病的发病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防治当从青少年开始[13]。孙老师认为,颈椎病致病因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内因多为体质、发育等因素,外因多为劳累、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对于初诊患者,要详细记录病历资料,治疗后要告知日常枕头的高度、使用方法,以及生活起居等调养方法。他自创“抗疲劳方”,用于运动员及亚健康人群的日常康复保健,做到未病先防。对于复诊患者,孙老师先仔细询问上次的治疗效果,思考每次治疗后患者的情况,不断总结诊疗经验,提高临床疗效,以期达到既病防变的目的[14]。

4 病案举例

康某,男,42岁。初诊日期:2015年3月11日。主诉:颈部酸困不适3月,加重伴头晕、恶心2天。现病史: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肩部酸困不适,在当地诊所行拔火罐治疗有所好转,未予重视,2天前颈肩部酸困症状加重,并出现头晕、恶心,遂来求诊。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史。检查:血压130/76 mm H g(1mm H g=0.0133 k P a),C5~6棘突双侧、肩胛内上角压痛(+),双臂丛牵拉试验(-),叩顶试验(+),引颈试验(+)。诊断:颈椎病(椎动脉型)。治疗:给予顺筋手法(如上所述),配合针刺风池穴(双)、肩井穴(双)。风池穴使针尖指向对侧太阳穴,提插法得气,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使针感上至巔顶,用推弩守气;肩井穴采用提插法,使针感放散至整个冈上区。治疗结束后即感肩部酸困、头晕症状明显缓解,恶心症状也有所减轻。因为是外地患者,复诊不便,故给予头清胶囊口服,4粒/次,3次/d,服用4天。随访3月再无复发。

[1] 林少杰,陈小志,黄滂鹏.青少年型与成人型颈椎病发病因素临床症状与影像对比分析[J].河北医学,2014,20(2):182-185.

[2] 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90-195.

[3] 朱清广,房敏,沈国权,等.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肌力学性能及疲劳程度影响研究[J].中国骨伤,2012,25(1):18-21.

[4] 孙其斌.手法治疗环齿关节侧向移位性眩晕160例[J].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2002,9(1):25-26.

[5] 孙其斌,张参军,王天宝,等.头清胶囊治疗及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J].西部中医药,2014,27(10):86-87.

[6] 李丰军,衣华强.不同配穴方法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J].中医研究,2010,23(2):66-69.

[7] 孙力.颈八针旋指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4例[J].中医研究,2011,24(7):74-76.

[8] 沙锁,谢林.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机理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1,40(3):64-65.

[9] 尤从新,樊成虎,周君.头清胶囊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临床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25(3):73-74.

[10]张波清,徐守字.颈椎病牵引治疗关键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2,24(8):78-80.

[11]王为民,唐臻一,张君涛.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牵引治疗近况[J].中医正骨,2012,24(4):68-70.

[12]孙其斌,张崇岳.传统悬吊式颈椎牵引椅的弊端与改进[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48-49.

[13]刘亚梅,徐振奇,刘岩,等.青少年颈椎病的预防及康复治疗[J].临床荟萃,2011,26(11):1001-1002.

[14]江建春,邱德华,吴军豪.“治未病”思想在颈椎病防治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l0,42(2):5-7.

ChiefPhysician Sun Qibin′s Experienceof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sis

WANG Tianbao1,LIYanping1,XUENaiqiang2Director:SUN Qibin
1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50,China;2 Qilihe District TCM Hospital of Lanzhou City

Chief physician Sun Qibin raised tendon-regulating theory by usingmodern biomechanics,and the cause and the pathogenesisof cervicalspondylosisbased on traditional TCM rehabilitation theory,and he treated the diseased by the corresponding therapiesaccording to differentpatterns,which obtained bettereffects.

cervicalspondylosis;the cause and the pathogenesis;tendon-regulating theory;Sun Qibin

R249

A

1004-6852(2016)04-0049-02

2015-08-27

王天宝(1980—),男,硕士学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推拿。

猜你喜欢
椎动脉颈椎病手法
层递手法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七步洗手法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