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中学生校园暴力

2016-02-22 13:42董丽玲
西部皮革 2016年22期
关键词:施暴暴力行为施暴者

董丽玲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浅析女中学生校园暴力

董丽玲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女中学生的校园暴力种类复杂,且具有团体性、残忍性、冷暴性等特点,施暴的主体是女生,受害者也是女生,是平静校园挥之不去的阴影,给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不良后果。

女中学生;校园暴力;种类;特点

在大多数人看来,校园暴力只是男生之间的打架斗殴,校园暴力怎么也不会和弱小的女孩子联系在一起。但是,如今随着改革开放而带来的思想的解放,女孩子的暴力行为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女中学生暴力视频,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同时,人们也逐渐的意识到了女中学生的暴力行为也会给受害者身心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引起学校、社会、家庭的重视,同时为女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可行的理论和实践对策。

1 女中学生校园暴力概述

校园暴力的概念

“广义的校园暴力定义为:由教师、同学或者校外人员针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狭义的校园暴力定义为:指发生在校园或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同学或校外人员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1]本文所说的女中学生的校园暴力的主体是女生,受害者也是女生,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进行的以暴力性的侮辱、打骂、甚至是肉体上的虐待等,给受害者的精神、身体造成一定严重后果的行为。

2 女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类型

2.1 报复型。报复型是指施暴女生与受害者发生纠纷,摩擦等而产生的愤怒或怨恨,进而怀恨在心,而找机会对受害者实施的暴力攻击行为。

2.2 嫉妒型。心理学认为,嫉妒是在个人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对象所产生的一种不服气、不愉快、怨恨的情绪体验。

女中学生的嫉妒心一般比较强,很多女生对于比自己漂亮的女生和在学习上和其他各方面都表现突出的女生容易产生嫉妒的心理,而自己是无法达到像其她们那样优秀或者不愿意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自己。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如果没有好的教育和疏通,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对受害者的敌意、憎恨情绪,进而产生暴力行为。

2.3 泄恨型。泄恨型是指施暴者将本身因受到挫折而无法自我排解而形成的愤恨心理状况转移到受害者身上,而对其实施的暴力行为。这类型的暴力行为通常并非因为受害者,施暴者可能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挫折,教师或者家长的责备等产生。

2.4 戏谑型。戏谑型是指施暴主体与受害者并非有深仇大恨,而施暴者完全出于娱乐的心理,通过对受害者的施暴而展示其强者和权威的姿态,也通过受害者的无助和痛苦,来享受他们的暴力行为所带来的快感和刺激。这种类型的暴力行为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所特有的。

女中学生的校园暴力行为的类型比较多,也有是其中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综合类型的。以上的这几种类型在女中学生的暴力行为当中都是比较常见的类型,但是报复型的占很大的比重,由于日常的摩擦而引起的报复行为;其次是戏谑型,最后是嫉妒和泄恨型的。

3 女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特点

女中学生校园暴力和男生的校园暴力不同,女中学生的校园暴力有自己的特殊性,其特点如下:

3.1 暴力者具有团体性。所谓团体性是指多数人对一人的施虐,可能是群体一起对受害者实施暴力,也可能是轮流对受害者实施暴力行为,还有就是有几个主要的人实施暴力,其他的人冷眼袖手旁观。旁观者和施暴者对于受害者因痛苦而表现出来的神情和泪水感到痛快,并且用手机拍下来,上传到网上,让受害者更痛苦。暴力者具有团体性这一特点的重要原因是责任分担效应,即大家一起去做一件事情,没有人会认为自己要承担责任。

3.2 暴力手段具有残忍性和冷暴性。女中学生的暴力手段不同男生的殴打方式,最常见的就是冷暴力,通过呼吁全班甚至全校同学孤立一名女生,背后说她的坏话、歧视、谩骂,没有人愿意和她说话,严重伤害了受害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久而久之这名女生的心理就会产生问题,比如厌学、轻生等。其次,女中学生的暴力手段越来越体现出残忍性,比较常见的有:恐吓威胁、烫烟头、扎针、性凌辱等。而其中性凌辱现象较为严重,具体表现为强迫受害者半身或全身裸露,逼迫其作出淫秽动作,用器物伤害其生殖器官,还用手机拍下上传到网上,向社交媒体炫耀,给受害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3.3 暴力场所具有隐蔽性。女生施暴的场所大多都在宿舍、厕所、或学校中某个比较隐蔽的地方进行,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只要受害者不讲,事实就很难被发现。

3.4 暴力时间具有持续性。女生校园暴力一般持续时间都比较长,有的几个小时,还有的通宵达旦,甚至还有的长达一个月的长期持续性的暴力。

3.5 暴力后果具有严重性。女生校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都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使受害者的精神受到摧残,留下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同时,也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受害者生殖器官的迫害等影响极其恶劣。而且,对于施暴者而言也会产生不好的后果,成功实施暴力以后,施暴者会以更加强势的姿态看待自己,以后的行为会更加嚣张跋扈,而且这也会给青少年一种消极的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力量。

[1] 徐畅.校园暴力问题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2] 李欣然.中学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及校园治理[J]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3] 李元强.浅谈小学生嫉妒心理的预防与克服[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

[4] 李萌.校园女生暴力事件及预防[J]青少年犯罪研究,2011.

董丽玲(1992-),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学生,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455

A

1671-1602(2016)22-0274-01

猜你喜欢
施暴暴力行为施暴者
小编有话说
——
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许鞍华的三次“施暴”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