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涂阳肺结核疗效观察

2016-02-23 10:55郑燕段新亚陈桂仙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胸腺肽治疗

郑燕 段新亚 陈桂仙

【摘要】 目的 观察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121例耐多药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组)67例和治疗组(胸腺肽联合化疗组)54例。对照组采用6ZEAKCFX/18ZELFX化疗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相同抗结核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胸腺肽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第3个月末、第6个月末及第12个月末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3个月末,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81.5%, 高于对照组的5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吸收率治疗组为85.2%, 高于对照组的6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末,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90.7%, 高于对照组的7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吸收率治疗组为92.6%, 高于对照组的7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末,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92.6%, 高于对照组的7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吸收率治疗组为94.4%, 高于对照组的80.6%(P<0.05)。结论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耐多药涂阳肺结核能明显促进痰菌转阴, 病灶吸收, 空洞闭合, 可以作为耐多药涂阳肺结核的辅助用药之一。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胸腺肽;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094

流行病学显示, 全球肺结核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已成世界性问题, 中国结核病患者已位居世界第二。而随着全球环境的改变以后结核杆菌的变异, 导致部分患者对原有的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耐药肺结核病(DR-TB)患者的治疗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点, 尤其在中国。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 制定恰当、高效、低不良反应的治疗策略成为治疗DR-TB的重点[1]。本研究对本院DR-TB患者采用含胸肽腺和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并与不含胸腺肽方案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经过初复治化疗方案或反复应用主要抗结核病药物治疗6个月痰菌仍呈阳性, 药物试验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肺结核住院患者141例。诊断标准应用2010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 入选病例排出肝、肾功能不全疾病、糖尿病、矽肺及免疫系统疾病, 无胸腺肽过敏史。治疗过程中因药物不良反应不能坚持本方案到结束的有13例。随访丢失7例, 最后入本研究患者1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患者男39例, 女15例;年龄24~69岁, 平均年龄35岁;病程8个月~20年, 平均病程7.2年;肺内空洞29例。对照组患者男41例, 女16例;年龄24~68岁, 平均年龄35.5岁;病程7个月~18年, 平均病程6.8年;肺内空洞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6ZEAKLFX/18ZELFX化疗方案, 治疗组加用胸腺肽100 mg, 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1次/d, 静脉滴注, 疗程为3个月。

1. 3 观察指标 ①痰细菌学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每1个月连续检查痰抗酸杆菌涂片3次, 培养1次。②胸部CT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检查1次。③治疗前及治疗后每1个月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各1次(有临床症状时复查)。④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 4 评价标准 ①细菌学以连续3次痰检阴性且不再复阳为阴转, 每次间隙时间≥30 d。②胸部CT病灶变化评定方法沿用2005年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的标准, 显著吸收病灶吸收≥1/2原病灶;吸收:病灶吸收<1/2原病灶;不变:病灶无明显变化;恶化:病灶扩大或播散。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第3个月末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第3个月末,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81.5%, 高于对照组的5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吸收率治疗组为85.2%, 高于对照组的6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治疗后第6个月末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第6个月末,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90.7%, 高于对照组的7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吸收率治疗组为92.6%, 高于对照组的7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治疗后第12个月末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第12个月末,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92.6%, 高于对照组的7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吸收率治疗组为94.4%, 高于对照组为80.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药物热(低热)1例, 消化道症状4例, 药疗1例, 肝功能损害3例, 关节痛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对照组:消化道症状5例, 肝功能损害4例, 关节痛2例,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由于细菌变异, 缺乏规范治疗, 患者难以耐受药物副作用等因素, 导致耐药肺结核的病例数明显增加。耐药肺结核具有病程长、病灶范围广泛、多伴有空洞形成、合并症多、病情易反复、治愈率低和治疗费用高等特点[3], 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增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是提高耐多药肺结核完成全程治疗的关键[4]。

结核病的免疫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耐药肺结核病发生可能与结核特异性免疫反应密切有关, 耐药肺结核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免疫失衡[5]。因此, 如何选择药物, 指定合理、高效、低毒的化疗方案, 提高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与免疫功能成为治疗的难点。

胸腺肽是从胸腺组织中提取的一种多肽类物质, 能诱导和促进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 并可刺激T细胞产生及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从而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同时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与稳定[6]。

本研究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涂阳肺结核, 能改善肺结核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可使痰菌的阴转, 病灶的吸收, 空洞的闭合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有助于消灭结核菌传染源, 减少对人群的危害, 缩短肺结核病程, 达到显著提高肺结核治疗疗效的目的, 可用于耐多药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辅助治疗, 未见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件

[1] 肖志卫.联合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临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5):720-721.

[2] 中国防痨协会.耐多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09).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33(4):375-497.

[3] 唐神结, 肖和平. 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的研究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32(5):380-383.

[4] 何国均.耐多药结核病研究及发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33(23):119-123.

[5] 肖和平.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0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42-44.

[6] 王黎明.胸腺肽在治肺结核辅助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31):87-88.

[收稿日期:2015-08-20]

猜你喜欢
耐多药肺结核胸腺肽治疗
胸腺肽结合生脉注射液在免疫功能低下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孟鲁司特和亲旨胸腺肽水解蛋白联合亲旨敷料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胸腺肽不能随便打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效果观察
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耐多药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结核丸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及免疫功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