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清肌酐数值变化的原因分析

2016-02-23 22:27杜亚妮李明芳王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阳性率老年人影响因素

杜亚妮 李明芳 王芳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清肌酐升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369例健康人群体检血清肌酐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40岁、40~60岁、>60岁3个年龄段血清肌酐的阳性检测结果分别为0.30%、0.98%、6.33%, 女性阳性率为1.40%, 男性阳性率为2.78%。结论 从年龄段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也随之升高。尤其老年人的血清肌酐偏高的人数占6.33%。从性别上分析男性比女性结果偏高的多些, 与男性肌肉、运动、饮食的不同有关。

【关键词】 血清肌酐;影响因素;老年人;阳性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210

在临床医学中, 血清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疾病的最常用指标。无论血肌酐偏低或偏高都应引起重视。人体内的肌酐物质主要由肌肉代谢产生, 极小部分来自食物, 肌酐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一般情况下, 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 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 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 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 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 血清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 肾脏损伤程度占到整个肾脏的1/2以上时, 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 血肌酐并不能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本文主要探讨血清肌酐对老年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西安某医院2014年1~12月的体检项目, 血清肌酐项目检测结果3369例, 其中女1430例, 男1939例, 年龄20~80岁。并收集体检人员的相关基本信息资料。

1. 2 方法 严格按照ISO15189要求进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由实验室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进行质量控制和样本的检测。

1. 3 仪器与试剂 采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采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试剂。质控品为伯乐常规生化质控品。校准品为罗氏C.F.A.S。

1. 4 血清肌酐参考范围 女:45~84 μmol/L, 男:59~104 μmol/L。

2 结果

经过对3369例体检人员的血清肌酐项目的检测分析, 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人群血清肌酐的检测结果阳性率不同。从3个男女年龄段分析:男性3个年龄段人数分别为814例、587例、538例, 阳性率分别为0.49<1.36%<7.81%。女性3个年龄段人数分别为499例、537例、394例, 阳性率分别为0<0.56%<4.31%。综合分析:20~40岁年龄段1313例, 阳性率为0.30%;40~60岁年龄段1124例, 阳性率为0.98%;>60岁年龄段932例, 阳性率为6.33%。从而分析出, 不论男性或女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随之升高, 表现为0.30% < 0.98%<6.33%。从性别上分析血清肌酐结果的偏高比例, 男性1939例, 54例阳性, 占2.78%, 女性1430例, 20例阳性, 占1.40%。>60岁的人群, 男性538例, 42例阳性, 阳性率为7.81%, 女性394例, 17例阳性, 阳性率为4.31%, 男性阳性率2.78% 高于女性阳性率1.40%, 而>60岁年龄段, 同样是男性阳性率7.81% 高于女性阳性率4.31%。见表1。

3 讨论

人体内肌酐包括外源性肌酐由食物摄取, 内源性肌酐由肌肉组织代谢生成, 除非体重异常变化, 正常情况下, 人体内肌酐的含量是基本稳定的。

肌酐主要是在肌肉中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1], 肌酐分为血肌酐和尿肌酐。体内肌酐经血液循环系统释放到尿液中, 称为尿肌酐。血肌酐是人体肌肉的肌酸所产生的代谢废物, 每日体内所产生的肌酸, 几乎全部随肾脏(尿液)排出体外, 血清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肾小球滤过率)决定。滤过能力下降, 则肌酐浓度升高。肾脏机能受损时, 肌酐的正常排泄受到阻碍, 致使血清中肌酐含量增加, 血清中肌酐含量升高意味着肾功能受到损害, 因此血清肌酐是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2]。

本实验是在2014年1~12月对西安市某医院做健康体检中发现, 在体检项目中的血清肌酐检测结果阳性率偏高的问题, 医院对此有所反响, 经过深入的调查和了解, 对此次结果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

此结果反映出, 从年龄段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也随之升高, 其表现为:20~40岁年龄段, 阳性率为0.30%;40~60岁年龄段, 阳性率为0.98% ;>60岁年龄段阳性率为6.33%。得出年龄越大阳性率越高0.30%<0.98%<6.33%。

从男女性别上分析, 男性阳性率为2.78%高于女性阳性率的1.40%, 尤其是>60岁的老年人阳性率较高。从性别上分析男性比女性阳性率高, 男性1939例, 占2.78%, 女性1430例, 占1.40%;而>60岁年龄段, 同样是男性阳性率7.81% 高于女性阳性率4.31%。

那么肌酐增高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除肾脏疾病的患者外,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疾病及外伤、药物的影响都可导致血清肌酐的升高。 随着造影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严重问题。随着老年人接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逐年增加, 其并发症造影剂肾病(CIN)也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3]。老年人脏器功能相对减退, 是退行性变的表现很正常。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的肌肉和各个脏器逐步减退, 血清肌酐正常水平也在逐步降低。老年人的血清肌酐正常水平应低于年轻人, 而本文结果显示>60岁的老年人血清肌酐结果阳性率占比6.33%, 提示虽然老年人脏器发生退行性变化, 但是老年人又有很多潜在的多种疾病的缠身, 应该引起临床的重视。

在肾没有病的情况下, 肌酐之所以高于正常水平是因为肌酐是人体肌酸的代谢产物, 肌酸量与肌肉量呈正比, 肌肉发达的男性所产生的肌酐相对高些。男性的运动量比女性大, 饮食与女性也不太相同, 因此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肌酐值比女性高[4]。通常, 所说的正常值是指许多正常人检查的平均值, 统计学上还有标准差的概念, 即均值代表95%可信度, 加上标准差才达到100%, 即指5%的人高于或低于均值, 仍属于正常。

目前国内测定肌酐常用的方法是碱性苦味酸法, 此方法成本低且操作方便, 但也存在干扰物质的影响, 可导致血清肌酐的偏高, 比如一些肌酐的同系物或生物如胍基乙酸内酰胺及乙酰乙酸、丙酮酸、丙酮酸钠、α-酮戊二酸等物质均能和苦味酸发生反应, 这些物质称为“假肌酐”, 可导致肌酐测定结果偏高。在肌酐酶法测定方法中, 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抗干扰能力不强, 测定试剂稳定性差, 只适合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5]。

由于肌酐检测有不同的方法, 而且不同检测方法测定同一份标本时, 方法学之间存在差异, 测定的结果并不一致, 也会出现结果假阳性或假阴性的问题, 同时由于设定肌酐参考值范围时采用的检测方法与临床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检测方法不同, 因此临床医生将两者进行比较, 做出医疗决策时就会产生困惑[6]。肌酐测定的方法均对血清肌酐浓度有一定影响, 在利用血清肌酐浓度评价肾功能状态时, 要充分考虑到以上各种影响因素[7]。

总之, 血清肌酐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性别、年龄及其他一些干扰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单项指标过高, 不一定是某种疾病造成, 要多做一些了解和分析并定期复查再下结论, 才对健康有益[8-10]。随着生物酶检测技术研究的深入,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此和化学发光技术结合起来, 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肌酐将可能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因为肌酐经过生化反应后产生的过氧化氢, 利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过氧化氢已见国内外文献有诸多报道, 所以研究一种抗干扰能力强, 测定灵敏度高, 重复性好, 价格低廉, 能真实反映血清肌酐含量的化学发光检测技术,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5]。

参考文献

[1] Murray RK, Granner, Mayes PA, et al. Harpers Biochemistry. 24th edition, Stamford:Appleton and Lange, 1996:11-18.

[2] 张东玲.肌酐测定的方法学进展.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7(6):521-523.

[3] 尹巧香, 侯晓平, 缪京莉.老年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中华临床保健杂志, 2008, 11(3):236-237.

[4] 刘倩予.血清肌酐浓度的临床应用进展.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化学分册, 1994, 15(6):255-258.

[5] 程武, 连国军. 血清肌酐测定方法学进展及其评价. 中国保健, 2009(15):562-565.

[6] 王薇 , 张建平, 王治国, 等.临床肌酐检测结果质量水平现状分析及溯源性问题研究.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 2011, 26(3):47-50.

[7] 兰莹莹, 李海波, 张自云, 等.轻中度高血压人群中血清肌酐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 18(6):518-519.

[8] 胡英, 杨川. 老年人血清肌酐及尿酸增高与心脏损害的临床观察. 医学综述, 1996(11):624-625.

[9] 郝尧, 张扬帆, 牛健生,等. 血清肌酐正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肾功能再评估. 陕西医学杂志, 2015(1):50-52.

[10] 王育芳, 查卫琴, 毕佳训,等. 白族老年人血清肌酐水平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18):89-90.

[收稿日期:2015-08-26]

猜你喜欢
阳性率老年人影响因素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