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hCD4和hCCR5基因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2016-02-23 17:12李雅婧诸葛福艳梁娟何金洋谭宁曾常春
华夏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基因表达质粒

李雅婧 诸葛福艳 梁娟 何金洋 谭宁 曾常春

摘要:目的:构建一种高效转染hCD4和hCCR5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方法:应用Gateway技术构建可表达hCD4和hCCR5的质粒载体PLA.ExBi.P/puro-CMV-CD4-IRES-CCR5,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进行慢病毒包装,用qRT-PCR方法检测293T細胞中hCD4/CCR5的mRNA表达。将本慢病毒载体转染于小鼠白血病细胞L615,应用qRT-PCR检测细胞内hCD4/CCR5 mRNA的表达及对HIV-1的易感性。结果:成功构建PLA.ExBi.P/puro-CMV-CD4-IRES-CCR5质粒表达载体,包装成的慢病毒载体在293T细胞中具有hCD4/CCR5 mRNA水平的高表达(P<0.05);转染于L615细胞亦表现出hCD4/CCR5 mRNA水平的高表达(P<0.05),并具备了HIV-1入胞感染的特点。结论:成功建立hCD4和hCCR5基因双启动的慢病毒载体,可使目的细胞高效表达hCD4及hCCR5分子,对HIV-1宿主细胞的制备、HIV/AIDS的发病机制和抗病毒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hCD4/hCCR5;质粒;基因表达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5-0006-06

慢病毒是一类逆转录病毒,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猿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和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 ficiency virus,FIV)等。慢病毒可以将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从而达到长期稳定表达。作为一种体外基因运输的工具,与其他逆转录病毒相比,慢病毒不但能感染分裂细胞,而且还能感染非分裂细胞,已发展为转基因动物和基因治疗研究的重要工具。hCD4分子是一种膜分子,主要表达于辅助T(Th)细胞,也是HIV-1入侵细胞的主要受体。hCCR5作为G蛋白偶联因子超家族(GPCR)成员的细胞膜蛋白,是细胞内β趋化因子(RANTES、MIP-lα和MIP-1β)的受体,亦是HIV-1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本实验通过构建hCD4/CCR5基因慢病毒载体,为新的HIV-1宿主细胞研制提供基本条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GatewaySPCIonaseTMⅡEnzymeMix、GatewayLRClonaseTMⅡPlus Enzyme Mix购自invitrogen公司,QIAquick Gel Extraction Kit购自QIAGEN公司,质粒小提试剂盒购自TIANGEN公司,PrimeSTARTMHSDNA Polymeras、Taq DNA Polymerase、dNTP Mix、GeneRulerTM100 bp DNA Ladder购自Takara公司,细胞培养基(DMEM)、胎牛血清(FBS)、双抗(青霉素/链霉素)、胰酶购自GIBCO公司,包装质粒混合物(ViraPowerTMPackaging Mix)由pHelper1.0、pHelper2.0、LV3/LV5 3个质粒成比例混合而成,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慢病毒转染试剂盒,转染混合液:Opti-MEM I、Lipofeetamine 2000购自invitrogen公司,RNA提取试剂购自Invitrogen公司,RT-PCR试剂盒购自Takara公司。

1.2制备方法

1.2.1利用PCR扩增attBl-CD4-attB2反应体系为5×Primer STARTM Buffer(Mg2+Plus)10μl,dNTPMixture(10μm)4μl,引物-F(10 μm)1μl,引物-R(10 μm)1μl,模板DNA 1μl,Primer STARTM HSDNA Polymerase 0.5μl,ddH20加至总体积50μl。扩增程序:98℃3 min,98℃10 s,60℃10 s,72℃60 s共30个循环,72℃5 min;最后6×loading buffer终止反应。用1%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参照QIAquick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试剂盒,20℃冰箱保存。

1.2.2构建pDown-CD4,pUP-Promoter、pTail-IRES/CCR5 25℃,BP反应3 h(反应体系为attB1-CD4-attB2100ng,pDonr221/pDonrP4P1r/pDonrP2rP3100ng,BP clonase 1μl,TE buffer up to 5μl);加入蛋白酶K终止反应(10 min,37℃);转化BP反应产物到大肠杆菌Stb13;菌落PCR筛选阳性克隆(PCR反应体系:10×Taq Buffer with(NH42SO43μl,dNTP Mixture(10μm)3μl,MgCl22μl,引物-F(10μm)1.2μl,引物-R(10μl)1.2 μl,TaqDNApolymerase 1.5μl,模板DNA 2μl,ddH2O 16.1μl,总体积为30μl。PCR扩增程序:94℃3 min,94℃30 s,60℃30 s,72℃1min共29个循环,72℃1 min;挑取阳性克隆质粒;送交阳性克隆测序。

1.2.3构建重组病毒质粒PLA.ExBi.P/puro-CMV-CD4-IRES-CCR5小量提取质粒pDown-CD4和骨架载体,25℃,LR反应3 h;反应体系为pUP-CMV12.89 ng,pDown-CD4 10.42 ng,pTail-IRES/CCR513.03 ng,骨架载体60.28 ng,LR clonase 1μl,TEbuffer up to 5μl;加入蛋白酶K终止反应10 min;转化LR反应产物到Stbl3;菌落PCR筛选阳性克隆;挑取阳性克隆质粒;送交阳性克隆测序。

1.2.4基于293T细胞的慢病毒包装 在5ml离心管先加入1-5 ml无血清Opti-MEMI培养液,再加入pLV/helper-SL3、pLV/helper-SL4、pLV/helper-SL5、目的质粒(各4μg),轻轻颠倒混匀;另取1支无菌的5 ml离心管,加入1.5ml无血清Opti-MEMI培养液和40μl的Lipofeetamine 2000,轻轻颠倒混匀。室温孵育5min;将已稀释DNA加入到含有Lipofeetamine 2000的无血清Opti-MEM I培养液中,轻轻颠倒混匀。室温孵育20min,制备获得DNA-Lipofeetamine 2000复合物。将复合物添加到293FT细胞中过夜培养,转染后24h,更换10 ml含10%血清DMEM培养液。转染后48 h、72 h收集培养上清进行浓缩,分装好的病毒放置80℃保存。

1.2.5 293T细胞中mRNA的qRT-PCR检测 取对数生长期的293T细胞,置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当细胞融合率达50%左右,加入慢病毒载体,传代培养。7 d后收集细胞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参照潞蜕明书进行逆转录合成cDNA,以逆转录所得到的cDNA为模板进行RT-PCR。引物序列为:CD4(上游引物:5-TGCCTCAGTATGCTGGCTCT-3,下游引物:5GAGACCTTrGCCTCCTTGTrC-3);CCR5f上游引物:5-GCTGGTCATCCTCATCCTGATAA-3',下游引物:5'-ATGGCCAGGTrGAGCAGGTA-3)和GAPDH(上游引物:5一TrCACCACCATGGAGAAGGC-3,下游引物:5-GGCATGGACTGTGGTCATGA-31。通过ABI75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检测,反应程序为:95℃1 min,94℃15 s,60℃1 min,40个循环。

1.2.6 L615细胞的慢病毒转染及HIV-1感染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白血病细胞L615,置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当细胞融合率达50%左右,加入慢病毒载体,传代培养。3 d后收集细胞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参照试剂说明书进行逆转录合成eDNA,以逆转录所得的eDNA为模板进行RT-PCR。7 d后,L615细胞感染HIV-1,收集2、4、6 h上清液提取RNA,进行qRT-PCR检测。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实验数据以x±s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菌落PCR鉴定hCD4/CCR5

重组质粒puro-CMV-CD4-IRES-CCR5菌落PCR鉴定结果如图1所示,可见2个阳性条带,根据设计的引物,目的片段CD4和CCR5的理论大小约为193和75 bp,与其相符,表明CD4和CCR5皆为阳性克隆。空载体(Mock-Vector)Pgk-puro为空白对照。

2.2 PLA.ExBi.P/puro-CMV-CD4-IRES-CCR5全序列

重组质粒puro-CMV-CD4-IRES-CCR5载体的全序列测序结果见图2,显示所构建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均含有所设计的目的片段,其序列与设计的puro-CMV-CD4-IRES-CCR5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证实目的片段已正确插入PLA.ExBi.P慢病毒载体,成功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载体。

2.3转染后293T细胞CD4/CCR5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

提取转染后293T细胞中的RNA,进行逆转录,以cDNA为模板进行了qRT-PCR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与空的慢病毒载体(N-T)相比,CD4和CCR5mRNA水平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

2.4转染L615细胞后的CD4/CCR5 mRNA表达及HIV-1感染检测结果

L615细胞转染慢病毒及进行HIV-1感染的结果如图4所示,图A为L615细胞感染慢病毒载体第3、5、7天后qRT-PCR检测结果,其中T表示的是感染有表达hCD4/CCR5慢病毒的L615细胞,Control则是空载病毒对照,显示转染后3d、5d和7 d的hCD4和hCCR5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图B为转染后L615细胞被HIV-1感染后上清中qRT-PCR第2、4、6 h检测结果,其中T表示的是感染HIV-1的L615细胞,Control则是空载病毒对照组,显示HIV-1RNA转染后2、4、6 h表达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CD4分子主要表达于辅助T(Th)细胞,是Th细胞TCR识别抗原的共受体(co-receptor),与MHCⅡ类分子的非多肽区结合,参与Th细胞TCR识别抗原的信号传导。同时,CD4分子也是HIV的主要受体。CCR5是细胞内β趋化因子[RANTES、(MIP-1)α/CCL3和(MIP-1)β/CCIA]的受体,具有调控T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系的迁移、增殖与免疫的功能,主要表达于记忆性的静止期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等的细胞膜上,目前研究亦表明CCR5是HIV-1侵入機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HIV-1对宿主细胞具有高度选择性,仅能感染T4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受体的限制就是其基本原因之一。基于此,为使非HIV-1宿主细胞可被病毒感染,需克服受体的限制。

慢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可以将外源的DNA插入到感染细胞的基因组中,有实验发现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后比其他逆转录病毒的致癌性低。与腺病毒载体相比,腺病毒载体携带的目的基因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在传代的细胞中容易将基因信息丢失,同时一些腺病毒基因产物也会引起细胞凋亡。本实验选用了慢病毒进行载体构建,首先,加入了REV元件,因为最近的研究表明骨架中含有REV反应元件(RRE)能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率,REV元件的存在能使基因组在插入载体时抑制异常连接;其次,将WPRE元件插入在慢病毒载体序列中,WPRE已被证明可以稳定转录从而增强了转基因的表达,加入WPRE元件后,在生产病毒颗粒时能够增加病毒的滴度;第三,CMV作为CD4-IRES-CCR5的启动子和IRES双启动子作用,CMV作为启动子不仅能使病毒的滴度提高,而且可以使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能使其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感染效率加强。

本实验应用Gateway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LA.ExBi.P/puro-CMV-CD4-IRES-CCR5,将构建好的质粒载体进行了Ndel/BamHI双酶切鉴定和核苷酸测序分析,结果表明hCD4和hCCR5均正确地插入到了质粒载体中。为了检测慢病毒包装后hCD4/CCR5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检测了小鼠白血病细胞L615中hCD4和hCCR5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的慢病毒载体相比,表达hCD4/CCR5分子的慢病毒载体的hCD4/CCR5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相当高,这表明基于表达hCD4/CCR5分子的慢病毒载体是可以成功转染鼠类细胞的。随后,转染后L615细胞进行HIV-1感染,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上清中HIVRNA表达量有显著下降,这表明HIV-1病毒顺利地入胞于小鼠白血病细胞L615中。也就是说,应用本研究所构建慢病毒载体,转染后L615细胞可成功表达hCD4及hCCR5分子,促成了鼠类细胞对HIV-1的入胞感染,作为一种构建HIV跨物种细胞模型的转基因工具,对HIV/AIDS的发病机制、抗病毒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基因表达质粒
人源LDHA基因启动子质粒的构建及在肺癌细胞中Nrf2对其转录表达调控和功能分析
短乳杆菌天然质粒分类
低温处理对斑马鱼CNSS系统应激相关基因的影响
基因芯片在胃癌及肿瘤球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中的应用
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大鼠难愈合创面VEGF表达影响的研究
非生物胁迫对拟南芥IQM4基因表达的影响
重组质粒rAd-EGF构建并转染hDPSCs对其增殖的影响
乳杆菌属天然质粒研究进展
Survivin-siRNA重组质粒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作用
BAG4过表达重组质粒构建及转染结肠癌SW480细胞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