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3: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观察

2016-02-23 17:12陈锦连
华夏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髋关节

陈锦连

摘要: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12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5 min平均步行距离为(326.25±34.36)m,显著高于对照组(280.46±22.58)m,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围手术期;髋关节;股骨颈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5-0092-03

股骨颈骨折日渐成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该部位骨折不易愈合,导致丧失活动能力,并且还会引起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极其有效的方法,而护理手段也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重点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效果。現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男39例,女25例;年龄60~80岁,平均(65.8±3.9)岁。研究组男41例,女23例;年龄62~81岁,平均(66.5±4.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髋关节正侧位X线、CT、磁共振检查验证股骨颈骨折患者;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者;患侧大粗隆升高者。排除标准:患处无疼痛、胀痛和畸形现象者;不配合护理者;资料不完全者。

1.3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瓜果蔬菜,不能剧烈运动,并提供给患者锻炼手册,未实施系统的护理计划和方案进行指导;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在骨折以后心理容易产生焦虑、消极情绪,护理人员要充分做好关怀工作,向患者介绍手术的重要性以及成功概率,消除患者对假体植入手术的担忧顾虑,增强患者的安全感;②术前备皮:术前1 d常规备皮,按照规定使用5%碘伏棉球,对手术区皮肤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2)术后护理:①观察病情:术后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②疼痛护理:分析评估患者切口疼痛的时间、程度,听取患者诉求,分散注意力,或遵医嘱给予使用镇痛泵;③功能锻炼:术后4~7 d指导患者定时坐位或半卧位,强化抬高练习以及全范围关节活动;1周后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活动,3周后指导使用双拐下地,避免使患肢负重;④预防并发症:适当抬高患肢,经常按摩,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⑤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出院以后每天进行患肢锻炼,注意运动强度和劳逸结合,尽量避免双腿交叉、盘腿、弯腰、屈膝等动作,防止髋关节脱位,告知家属要给予协助和保护。

1.4疗效观察

术后12周以后对两组患者开展5 min步行测试,观察和记录患者以最快速度在5 min内的平均步行距离;通过X光片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并发症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5 min平均步行距离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5 min平均步行距离为(326.25±34.36)m,显著高于对照组(280.46±22.58)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随访3~5个月,通过X光片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极其有效的方法,而护理手段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5 min平均步行距离,发现对照组5 min平均步行距离为(280.46±22.58)m,而研究组为(326.25±34.36)m,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出院后身体功能恢复较差,行走速度相对较缓慢,且行走过程中容易感到疼痛疲惫感,而研究组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卧床时间比较少,出院以后的身体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家人的保护下,自行行走的时间与距离都较长,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摆脱对助行器的依赖,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缩短了恢复时间,节省了治疗护理费用。

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5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股骨颈骨折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对照组股骨颈骨折不愈合11例,研究组仅有3例,对照组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18.75%,明显高于研究组1.56%,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经过一般护理的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由于不注意消毒、卧床时间过长、早期功能锻炼少以及后期锻炼不合理等原因,增加了发生并发症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和生活质量,增加个人和家庭的思想、经济负担,而研究组患者给予系统完整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前注意避免感染,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出院后坚持适当锻炼,能促进血液回流和手术创伤的愈合,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加快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